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本文中所举案例均为此套教材)自使用以来,已经接近两个年头。对于新教材,我们一直处于边摸索、边实践、边思考的状态中。由于其各版块命名的不同,教学中,教师们也在不断地作着大胆的尝试,努力寻求更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方法。虽然教材编写发生了变化,不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新旧教材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如第一个版块的Storytime教学,其实就相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2004年9月起已经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个省区铺开使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我们教师应如何用新观念教新教材?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不同于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 ,不同之处就是它培养的是教学型人才而不是演奏型人才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 ,教材问题应是重中之重。一本真正适合于师范院校教学的钢琴教材 ,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教材的版块性应增强。所谓版块性是指 ,教材的编写可以从方方面面明确划分不同版块 ,教师和学生拿到的教材应是一目了然的。学生入校后不管程度如何 ,都要进行一定的技术训练。由此可先设立一个技术版块 ,在技术版块中 ,从单音的弹奏到音阶再到句子。从单手到双手 ,从双手到和弦再到琶音等等 ,每项技术都应逐层…  相似文献   

4.
依据《课标》编写的苏教版生物教材,在我们实验区已使用了近一年。一本好的教材,再加上实验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使初一的生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了。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增加了学生活动,其内容组成分为三个版块,即文字叙述、图文资料和学生活动。那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是浓缩文字叙述,读写图文资料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以上途径实现信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教学中,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新教材设计思路,把教材和教学、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是每个教师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下面就新教材(人教版)的使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化学实验创新和探索 ,增设了探究性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等。然而 ,光有实验教材的改革是不够的 ,有必要对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反思 ,探索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合理利用新教材的各个实验 ,更好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就实验教学谈几点体会 :1 重视边讲边实验———强化化学实验的实践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教学中 ,学生的主要动手活动就是化学实验 ,因此 ,化学实验应是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我对高一所任班级的学生做了测试。开…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精神的探索与实践中,如何运用新教材是实施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能灵活、科学地运用好教材,我们的课堂将重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运用好新教材,使教材为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生气,笔者认为要注意四忌。一、忌照搬教材,忽略教学的灵活性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觉得新教材量太多,产生了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的困惑。为此我们对一年级试点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听课,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太墨守成规,没有改变以往严格按教材体系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做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  相似文献   

8.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再生教材,把教材当做活的资源来使用。只有认真研读新教材,感悟新教材,领会新教材,才能把握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化学新教材。两本教材化学平衡版块的编写有一定的差异,人教版编写简约直接,注重知识理解,鲁科版编写细致具体,注重思维形成。两本教材各有千秋,教师可以感知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与新教材编写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教学教材是经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它准确、生动、全面的体现了<教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从而使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按照原国家教委的部署和安排,1997年秋季江西和山西、天津开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各科新教材试验也同时进行。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试教工作已经三年,教学实践证明:新教材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一部立意新颖、特色鲜明的好教材。本文就高中语文第一册新教材与旧教材(1990年版本)作一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入地把握新教材,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一、体系与结构高中语文第一册新教材与旧教材在体系与结构方面有以下几点不同:1编排体系不同。旧教材是阅读与写作、口语训练混合编排,其中写作和口语交际以…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是体现课程改革最直观、最直接的载体。面对新教材。我们常常昕到这样的声音:“教材编排单元偏多,系统性不强,犹如蜻蜓点水,为后续学习带来困难。”“教材内容需要调整,教材在编排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旧教材双基知识编排呈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而新教材呈波浪型,忽高忽低。特别是新增加的领域.教材把握起来有困难。从教师实践视角看,系统性不强,知识点分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障碍之一,是来自教材层面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连教材都没吃透的教师是适应不了新课堂的!实践证明。借助于教材研读活动,通过自读自悟、同伴合作与专家引领,提升教材解读与实施能力.能较好地化解教材变化与教学经验之间的矛盾。由此进一步悟到:深入教材解读,是教师教学自我解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地理实验教材中的“活动”版块是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应分析新教材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挖掘释放“活动”内能。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是体现课程改革最直观、最直接的载体。面对新教材。我们常常昕到这样的声音:“教材编排单元偏多,系统性不强,犹如蜻蜓点水,为后续学习带来困难。”“教材内容需要调整,教材在编排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旧教材双基知识编排呈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而新教材呈波浪型,忽高忽低。特别是新增加的领域.教材把握起来有困难。从教师实践视角看,系统性不强,知识点分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障碍之一,是来自教材层面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连教材都没吃透的教师是适应不了新课堂的!实践证明。借助于教材研读活动,通过自读自悟、同伴合作与专家引领,提升教材解读与实施能力.能较好地化解教材变化与教学经验之间的矛盾。由此进一步悟到:深入教材解读,是教师教学自我解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实施新课改,使用新教材,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或年级还没有开始使用新教材。而我们在使用“九义”老教材的时候,必须体现新课程新理念,不然就会落后。那么。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很好地运用新理念上好旧教材,以便将来顺利地与新教材接轨呢?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在上旧版教材时,应该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和四个互动。  相似文献   

16.
较之旧教材,新教材呈现出了更具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新气象:它的教学内容基础而丰富,它的呈现形式丰富而开放,它的设计思路则开放而多样。新的课程理念给新教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新教材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验者,我把使用新教材的过程同时看做验证新教材的过程,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些困惑和感悟。  相似文献   

17.
根据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要求,由于知识更新,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使用新教材并且勇于创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使用教材,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熟悉大纲,吃透教材;使用新教材,切忌走老路,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正确处理师生双边关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2019年版)与旧教材(2007年版)相比,在内容呈现方面有较大更新。基于元素周期律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建构,对新旧必修教材中核心概念在映射、关联及系统三个层级呈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阐释新教材在各水平变化的特点,并获得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设计等2个方面的教学启示,为使用新教材进行核心概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感受才能明白,体验才能了解。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我感受到了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新"的盛宴:新的人物形象,新的教学版块,新的教学内容以及新的目标要求等。当然,我们也会遇到新的挑战,可谓"虽已春风拂面,但脚下荆棘万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措施才能使新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呢?对于这个需要引起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我有如下几点看法。一、认真研读教材,确立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20.
对新旧教材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旧教材引入比较生硬,没有注重情感的教育,而新教材是探究式的模式设置的,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