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凯里市生态农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采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现对凯里市生态农业发展作初步分析,并提出凯里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绿色食品作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成果,在满足人们追求食品消费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问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安徽山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和皖西两大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很多,保护山区生态环境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在"生态+现代"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总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山地、丘岗、盆地(谷地)和库区等各类型区应该选择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促进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云南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云南生态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依据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云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清远属于广东“一核一带一区”中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北部生态发展区,经济发展在北部五市处于中游水平。第一产业占比过高,可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培育农业品牌和龙头企业;第二产业占比不断降低,必须在保证环保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则要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该文论述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特征 ,具有结构的合理性、模式多样性、功能高效性和生态持续性 ;辨析了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目标、内涵、意义等方面的一致性。针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提出在新疆特殊环境条件下 ,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成果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襄阳市现代农业的要素禀赋情况,剖析了襄阳市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形势。提出襄阳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上,应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以吸引资本和劳动力回流为目标,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为目标,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有基本模式(农林立体结构生态模式、生物物种共生生态模式、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模式、综合开发的复合生态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包括以渔塘为中心、以山林为中心、种植业和沼气池相结合的3种家庭生态农业园模式),循环农产品加工中小型企业模式(列举了以奶牛为中心的饲养、加工、消费循环模式及以果树为中心的种植、加工、消费循环模式),农业、生态整合型旅游模式(以葡萄园生态旅游模式为例)。为此,要做到加强宣传、制订规划、突出“绿色”科技先行及保护水土、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社会稳定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进程研究,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必要性,剖析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与"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接为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安全生态农作物集成示范区、精准农业示范区、新型节水农业示范区,提出了三个示范区创新解决方案。智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项目将推动滨州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面域支撑。重庆市未来时期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及保护形势较为严峻。根据重庆基本市情特征,农村发展态势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带来的新的压力和威胁,以及未来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总体思路是:共享为本,生态积累;乡城联动,全程渗透;创新驱动,多元集成。要着力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气候、水土和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尤其是以稻空大点作生产为中心的农业活动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制约着稻作农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宋元以来,南方地区以围湖造田、丘陵山地开垦为主的大规模农业经济开发,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要素的负面作用逐步加大,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和水旱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也因此受到很大危害。近现代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进一步扩张,河湖淤废、森林破坏有增无减,而且水土环境的化学污染越来越严重。长江流域是中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的稻米产区,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因素变迁与稻作农业发展的关系,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指导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所谓的原生态文化并非原始文化,而是融入了时代元素的传统文化。因而,原生态民族文化也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创新发展。明清以来,黔东南苗侗农耕文化的发展曾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而不断进步。今天,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原生态民族文化同样要积极吸收现代化的元素,才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云南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人居改善,宜居、宜业和宜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目前,云南乡村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渐趋恶化,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升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简单粗放,农民生活水平受到农业生产的严重束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种植,保障农田基本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着力提高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水平,是推进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人类以化为方向的进化,与其自身自然的冲突,是产生现代明病的根源,也是危害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的基本因素。知识分子作为人类化进化的先进代表,其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以运用创造性脑力劳动为主。这种脑力劳动,如果长期不与体力运动相配合,就会干扰和破坏人体生命系统的平衡,进而危害其身心健康。体育锻炼是调和这种冲突最有效的自然手段,也是维护现代人生命系统平衡的生态措施。因此,知识分子必须重视和加强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化进化与其自身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生态旅游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伦理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目前,我国学者虽然对生态旅游研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伦理所提倡的道德与责任问题进行了诠释。但多是围绕生物多样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地区发展等目标进行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践研究,缺乏针对性与操作性都较强的有关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方法的综合性、深层次研究,其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生态农业的建设要根据地区特点。以贵阳市城郊生态农业的发展为例,提出了在城郊生态农业的发展中要注重石漠化治理、提高土壤质量的改良、减少水土流失、建设观光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