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数字人文大会是国内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会议之一,也是加强中国数字人文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展示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成果、探讨数字人文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2021年11月6–7日,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以“时代经纬: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为主题在南京大学召开。笔者以此次会议中的专家报告、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和案例分享内容为综述对象,根据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新理念、新成果。总体而言,本届大会聚焦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了数字人文知识生产范式,充分展现了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呈现出了数字人文学科边界不断拓展、交叉融合持续深入、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技术持续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2):73-81
本研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通过聚焦平台媒介——电子游戏产业的"平台化"与游戏玩工在平台经济中"劳动化"过程来揭示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流通形式具有平台资本主义的垄断与剥削特征。研究认为平台媒介通过对娱乐休闲活动的劳动化来获取巨大的数字劳动剩余价值,其生产与剥削依托平台对社会实践的集聚以及平台对信息数据、社交关系等新兴资源的垄断而实现,形成了以数据为资源,以"数字劳动"为生产力,以及以互联网"价值网"为结构的新的利益循环网络模式。平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平台的嵌套平台层次结构优势深刻影响着信息社会的劳动结构与价值增值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平台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为时间轴,回顾和总结了中国数字劳动研究近10年来的核心议题,全景式地展现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具体而言,近10年来,中国数字劳动研究者围绕着资本、劳动与技术之间的多元动态关系展开了大量理论化的思考与探索,同时立足本土社会语境,将数字劳动与性别、社会关系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揭示出其背后的多重权力关系,展现了宽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社会关切。当前,Web3.0技术带来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亟待相关研究者省思与回应,该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形塑着数字劳动及其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数字空间中的权力关系在如今技术加持下逐渐被隐藏,资本对于数字劳动的剥削也由此变得更加隐秘。新媒体时代下,技术与资本、媒介“合谋”形成了数字空间,该空间内以技术为底座具有高稳定性,媒介平台逐渐演变成权力的导管,不断输送着对个体的绝对指令。在这里存在的劳动交换活动,也进一步推动着资本不断进化成数字资本形态。企微平台便是该时代背景下的媒介产物,它将权力触及每位数字劳工。在这种状态下,“自由”成了例外,剥削成为常态。全液态化的监视将劳动剥削渗透至数字劳工私下的时间与空间中,甚至改变了其对于自身劳动价值的判断。但资本逐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辩证地看待当下资本与劳工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资本在市场良性运转中发挥正向作用也是看待当下数字劳动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视角。  相似文献   

5.
黄钿  杨莉明 《新闻知识》2023,(11):41-51+94
数字代沟是数字鸿沟在代际层面的体现。本文以短视频App为“数字代沟”研究视角的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青年和中老年群体在短视频接入、使用和素养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此了解短视频的数字代沟特点及成因,从而探究数字代沟的弥合路径。研究发现,青年与中老年受访者在短视频App的接入、使用与素养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地域、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人口特征变量是影响“数字代沟”的重要因素,而家庭代际关系对“素养沟”影响更加明显。用户获取信息不对称、新媒体素养缺位及平台适老化程度不足等,是形成“数字代沟”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间的“数字反哺”有助于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综合媒体与社会力量则能从更长远的角度实现数字代沟的弥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许多人,特别是数字青年文化实践的基础设施和空间场所。本文聚焦我国数字青年如何以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为基础开展圈层化的文化实践,进而在数字平台上以圈层为名建构起自我和群体认同。在日益流动的数字化空间中,不同平台、不同文化圈层,特别是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圈层之间并非完全区隔,在数字青年的主体实践和不同力量的介入下,跨平台、跨圈层的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圈层之间的一种“多层次的协商关系结构”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7.
李瑞卿 《传媒》2024,(6):91-93
“数字劳动”在媒介技术的升级过程中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智媒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数字劳动”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文章梳理了“数字劳动”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形式,同时分析了智媒时代“数字劳动”中隐藏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大众的反“数字劳动”意识、强化数字治理保障合法权益、落实相关企业及平台的责任、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数据共享等策略,以期为我国数字经济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应对“数字劳动”危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汪金刚 《新闻大学》2023,(2):44-54+118-119
数字劳动何以形成价值?这一问题关乎媒介化社会“数据商品”的合理性。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切入视角,分析媒介化社会数字劳动价值商品诞生、价值交换及其剩余价值生产的整个形成机制。研究认为,数字劳动及其商品是媒介化社会条件下出现的新的价值表象与载体,但其价值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其交换关系依然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对“商品二因素”及其“劳动二重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从达拉斯·斯迈思的"受众商品论"到互联网产业中的"数字劳工",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为我们批判地理解受众劳动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剥削语境下的受众劳动研究忽视了对劳动者主观体验的考察,本文通过对字幕组、哔哩哔哩UP主和豆瓣小组等网络群体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关注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构建过程,从文化研究学派的视角对数字劳动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9,(6):77-86
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合,媒介技术社会已然成形,数字媒介研究的实践分析取向开始出现。该取向从社会学实践理论和人类学媒介研究中汲取理论资源,并与重建传播学范式的各种努力联结在一起,成为突破人与媒介二元关系的方法论视角。目前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媒介实践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数字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生产,数字媒介与日常交往,数字媒介实践中的能动与结构。本文指出,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研究日常生活特性与数字媒介实践的交互关系;从技术哲学路径重新理解数字媒介;结合实践论与存在论回答人与数字媒介的根本性关系。跨学科、混合方法和再造人类本体论或将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三个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王为 《出版广角》2015,(8):26-27
公益性出版社、公共图书馆和公共档案馆都是面向大众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文化资源,但也存在着优质文化资源共享困难的问题,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公共文化视角下档案、图书及出版的数字化融合,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改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吕鹏  葛孝 《国际新闻界》2023,(8):155-176
作为一类独特的网络主播群体,底层网络主播的走红及其陨落昭示着底层人民的数字生存逻辑和数字命运走向。本文以媒介生命史为研究方法,以MC天佑的媒介生命历程作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底层网络主播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数字劳动。面对底层网络主播“雷同”的媒介生命历程,本文认为主播们在数字劳动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和职业的双重生产,并生成了使主播们在各个平台上进行声名流动的媒介身份。当网络主播无法处理自我认同中的媒介自我身份带来的冲突时,“自我的悲剧”便使网络主播的媒介生命走向陨落;这种被动的“陨落”是治理的必然走向及结果。文章通过对底层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及身份认同的分析,以及治理结果的呈现,强调平台的可供性可以作为文化多元空间内的治理落点,需要用双向思维的连续性连通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从而在善治的思维中探索中国的数字治理路径。一种协商式的治理方式将给予底层网络主播更大的生存空间,也会使其文化生产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字人文的兴起引发了社会人文历史领域的广泛关注,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为更高效和宏观地解决人文研究中长期存疑和讨论的主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尽管有关数字人文的合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数据驱动下的跨领域人文计算在人文主义重构活动深度与广度上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已经被大量项目与实践所证明。本文以宋代政治为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符号分析方法对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资料库”进行实证探索与可视化分析,结合已有的史学问题和相关观点,从宋代政治整体网络分布特征、核心人物的地位与结构拓扑以及不同时期宋代政治网络的时序政治关系演化模式三个层次,进行逐一分析与讨论,为研究宋代党争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14.
文化强国建设中,出版融合成为新闻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传统新闻出版业要通过出版传媒融合、与数字出版融合、与文化娱乐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际话语权,提升网络传播领域的文化品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国强  粟晖钦 《当代传播》2022,(1):56-61,66
全球不稳定劳工的涌现与资本主义新危机的起伏,使得“重返马克思”成为当下西方学界思考社会问题的新路径。此种研究视角下,社交媒体被描述为充满剥削的“无墙工厂”,而粉丝则被视为被资本压榨的“数字劳工”。本文以微博“控评”为案例,从受众劳动、商品化、情感异化三个维度管窥和反思西方“数字劳动”等术语在理论旅行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契合度与合理性问题。研究认为,尽管数字劳动等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粉丝研究视野,并有效避免权力结构与不公问题滑落到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之外,但由于缺乏对本土化情境适用问题的考量,忽视作为具体个体的粉丝主体性意识、情感的复杂结构以及社会性互动的深层意义,对新媒体时代作为亚文化社群的粉都与资本、偶像、国家之间的张力关系也缺乏深入考察,因此,将粉丝简单地定性为数字劳工并不十分令人信服。本文跳脱剥削范式与结构主义的窠臼,探讨马克思主义与数字化时代粉丝平台及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数字人文的勃兴为GLAM领域的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了新的需求。文章以上海图书馆“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人名规范库”“历史文献众包平台”为例,介绍数字人文环境下新的历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主要包括“资源与服务全托管模式”“资源与服务半托管模式”“联合编目模式”“数据中心模式”“开放链接模式”“众包模式”等六种,随后分析比较其适用范围和可行的技术方案。通过实践案例论证了解决数字人文环境下GLAM领域的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利用以技术的手段作为政策和机制的补充,提供一种技术驱动的低成本资源共建共享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俊 《编辑之友》2024,(2):14-20
基于对当下代表性数字视听内容样态的分析,文章探讨数字视听文化迭进的规律,并立足于媒介文化的历史与社会角色展开反思。通过对网络综艺、网络微短剧、剧场化平台和虚拟现实项目四种样态的考察,提出当代数字视听文化在演进过程中体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呈现出结构化和展演性的新特征,并以智能化为未来向度。据此,可从五个方面展开对数字视听文化的速朽性的批判性反思。数字视听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是其艺术属性与媒介属性关于传播效能问题的分歧,应以对抗速朽为价值目标检视数字技术加诸文化的消极影响。通过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理论的方式,探索以坚持历史标准和公共旨趣的“活文化”来对抗速朽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项目是数字人文与档案事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案例,为历史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跟着档案观上海”项目的实践做法,发现其在平台建设价值、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数字技术应用和平台建设导向四方面的先进之处,为历史档案开发的数字人文平台建设总结出经验。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提出历史档案开发与数字人文融合发展应持续深化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引入生成式AI技术等建议,旨在为历史档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温旭 《新闻界》2023,(6):41-51
数字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生产方式的表现,它使得一般智力并入数字资本且变成数字增长极。当代西方左翼把身份政治从现实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从数字资本主义发展视角形塑数字身份政治,把数众作为数字政治主体推上历史舞台,却忽视了数字工人阶级的独立性。遗憾的是,数字工人主义没有从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的剥削出发,而是以数字活劳动去反抗数字资本,因为数字活劳动是一种无法被完全汲取的本体性、生成性的数字力量,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颠倒”的数字反抗方案。在探求超越数字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当代西方左翼提出了各种数字共同体的设想,却受困于数字资本逻辑的数字技术共同体的局限,并没能做到对数字资本逻辑的颠覆、对数字劳动逻辑的高扬和对数据所有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电脑和网络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而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关于数码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2002年10月举办的“亚大多媒体艺术展”的介绍,向大家展示了现代数字艺术的魅力。文章总结了数字艺术在当前发展背景下的几个方面的内涵意义,以及其创作过程的人文观念性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次展会的主题是“润化”,融合各种比喻,通过将电路及计算机与艺术连结在一起,使我们对技术的艺术潜质有了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可以预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创作可能性,而艺术家们就在这新的数字层面推动着人类艺术向更深发展。“以人为本”、“以人文精神为根基”是数字艺术获得永久动力的源泉,一件件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将数字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