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情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有着独特的呈现状态,往往呈现为一种专注灵动、纯真圣洁的心境,一种强烈而亢奋的情感激流,一种潜涵着丰厚底蕴的载体,一种新鲜而独特的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哲理诗以质朴的叙述、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鲜明的形象以及益人神志的诗情和理趣,给人以哲理的思考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诗的本质在于抒情,但也不乏理趣。即便是那些情味甚浓的诗作,也或多或少地蕴涵着哲理意蕴。究其原因就在于:"诗言志",作为我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是诗中言理的直接源头;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在儒家思想统治之下,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使得诗中言理得以张扬。再则,哲学的浸润使诗歌丰厚了哲理意蕴。这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推动古典诗歌中哲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月亮是一个中国文人反复咏叹的意象,是一个多重象征系统。对月亮意象的哲理性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身价值、家园意识、生命意识、宇宙意识的探索过程。文人在不断追寻中实现与月亮平等的对话、“物我合一,”从而使心灵有了归属,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对宇宙本源有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的诗歌在中国现代白话新诗领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之所以受人瞩目,语言华美有度、诗情空灵、想象奇特、气质柔美自不必说,其娴熟的艺术技巧的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善用反讽、比喻、象征等手法,从而使其诗歌达到情景交融、情趣横生、意境深邃的审美境界,大大提高了诗歌的美感和表现力,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诗与政论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这已经成了研究者们对鲁迅杂文的定评。他的杂文,充满了炽热的诗情,体现了高尚的诗情美。其诗情美究竟是怎样体现的呢?它的特色、价值、渊源和影响如何?这是本文企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诗歌艺术的画意美李善奎中国传统诗学,特别看重“情景相触而成诗”。就是说,诗情的表达离不开物景和环境。即使非专属写景之作,也少不了描摹景物的笔墨,因为作者情思的触发离不开外宇宙的撩拨,而爱悦山川自然又是古代审美意识的重要趋向。加之“诗画一体”的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娟 《职大学报》2014,(6):48-50
歌词充分发挥了草原文化特有的符号,将细节放大,运用合理的结构和生动的词语诠释出蒙古人对草原母亲的依恋,对草原生命的礼赞。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结着历史的风云、社会的经纬、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演进轨迹,成为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考察诗歌文化现象,不但能激起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愉悦,而且会唤起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和积极探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从诗歌文化研究的内容、现状、方法等几个方面,回答了诗歌文化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试图引起人们对诗歌文化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禅意诗情入画境——论王维山水画中的意境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文士的以禅入诗、以禅入画,始于王维,禅宗思想对王维影响深远,他将禅意与诗情融合在其空灵清寂的山水画中,开拓出诗境、禅境与画境高度统一的美学境界,充分体现了空淡清幽的艺术风格。王维在山水画上的高深造诣在中国画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王维山水画中所体现出的意境,阐明王维绘画中的诗情、禅境与画境。  相似文献   

11.
重论古文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复兴不是韩愈的专利,而是文类稳定的中心与可塑的边缘辩证运动的命定之局。骈体脱离散文精神旁逸斜出,是古文复兴的直接动因;骈体内“文心”与“诗情”不可调合的矛盾,是古文必然复兴的内在依据。而三唐世风心态的转变,仅是使内因起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诗歌音韵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非常密切。应根据音韵特性有所取舍以更好地表达诗情。音韵涉及声、韵、调三个部分,影响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是韵和调:1、洪音与细音适宜表达不同类型的情感;2、诗韵关键字的对诗的情调影响很深;3、一韵到底与换韵对于全诗情感抒发有不同影响;4、平声韵、仄声韵各有其适合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3.
多多诗歌有着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其特征之一在于诗人善用奇崛惊人的现代修辞策略,以象征、暗示、变形、荒诞、反讽等现代诗歌技法精心打磨每一首诗歌,深度挖掘人类命运,展现其生存困境,并努力寻找和铸建精神家园,从而体现出独特的文本风貌及诗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精辟深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普遍联系的原理、发展的观点、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很好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认为《离骚》虽然诗情饱满十足,但它缺乏严谨的熔裁、结构,或者说:《离骚》是“心灵的想象之流或意识之流”,全篇“很难作出逻辑划分”。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七子派既重视诗歌格调,也重视诗歌意象。许多成员都对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构成方式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使七子派成为明、清两代诸多诗文流派中最为集中地论述诗歌意象问题的一个流派。格调理论和意象理论的建立,标志着七子派对诗歌艺术的本体特征已经有了深刻的体认,在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虽然郁达夫早已离开了人世,可他作品中那炽热的诗情,却不朽地镌刻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它那强大的艺术生命,鼓舞着一代青年去追寻、去探索,去研究、去创造。在人生的旅途中一直闪烁着醉人的光环。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诗歌”是文革地下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诗歌在那个时代所达到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地下文艺沙龙是孕育它的温床。从那时起,在人员构成上便形成了特点:由高干和高知子弟构成其主体。独特的家庭背景对他们选择文艺道路,阅读范围和诗歌的文本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制约着着他们无法走出局限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一生创作了不少抒情言志诗,这些诗可分为早期与晚期。在现实主义的深化,在理想情致、主观意绪的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呈现了不同的风貌,有着发展变化的脉络。但两者也有着不可否认的统一性:激越奔放的诗情,洞烛幽微的理性审察,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的寓意以及反语艺术等,又形成共同的特色。鲁迅的抒情言志诗是他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庄子》寓言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多 ,约有 175篇。 2、内容丰富。有讲述庄子身世的、有讲处世之道的、有批判仁义圣智的、有描述理想国境界的、有讨论天地自然产生运行原理的、有探讨“道”的。 3、具有神奇的想象力。这种神奇想象力的表现如远古神话的超凡出世 ,如楚辞般瑰丽炫烂。他摄取了自然造化的灵气 ,使人感到神、奇、怪、妙。 4、思想深刻。虽经几千年时间长河的浸泡 ,仍闪烁着诱人的智慧之光。 5、形象生动 ,言简意赅。庄子是形象描述的大师 ,是创造成语名言的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