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李叔同 《美育学刊》2021,(6):F0002-F0002
此画作于李叔同留学日本期间。《广洽纪念馆》([新加坡]广洽纪念馆编辑委员会编,2007年3月)第43页收此画,裱纸注:"李叔同(弘一大师)第一次所作之木炭画。原画藏丰子恺处。"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弘一大师全集》(第3版,修订2版)第八册·文艺卷、杂著卷、书信卷第163页注此画"一九〇六年作于日本东京"。此注之依据今未见。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与本世纪告别之际,今年1月,湖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10卷本的《胡风全集》,这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出版的第一部《胡风全集》。我被全集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装帧深深地吸引了——您看那第1卷,收录了作者全部诗作(含译诗12首),从1925(乙丑)到1984(甲子)年,创作时间跨越了整整一个花甲!当诗人还是一个“在那无路的颠扑里寻路”的少年时,虽然明知“简直不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进行“关学”文献检索时,发现一篇名为《关学研究的里程碑》的文章(马延著,《渤海学刊》1992年第1期),当时异常惊喜,因为这正是我近来关注的问题。但读后却发现,是作者读王学奇先生《关汉卿全集校注》一书的评论,与学界所认同的“关学”一点也不搭界。我认为该文把“关  相似文献   

4.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见《孟子·公孙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给“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注:“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孟子译注》(杨伯峻编著)给“有不战”作注:“此‘有’字可以译为‘有无’之‘有”;亦可读为‘或’,古书‘有’与‘或’经常通用,译文系用‘或’字之义.”以上两注都似不妥.  相似文献   

5.
王晓昕、赵平略《阳明先生集要》点校本,以《四部丛刊》影印上海涵芬楼借印无锡孙氏小绿天藏明崇祯间施氏刊本为底本,参以国家图书馆藏新建谢氏《王文成公全书》原刻本,康熙二十八年江都张问达辑、忠信堂藏版《王阳明先生文抄》及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点校而成,其选本之善,反映了点校者的学术眼光,并以点校之精而称功用甚巨。  相似文献   

6.
(1)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承续《资本论》和伯恩斯坦,最早注目于股份制研究的人,是美国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凡勃伦。1904年,他发表《企业论》一书,和《资本论》的认定相同,提出股份制是“信用手段”的一种新的使用方式或曰“信用经济”(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第8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492—493页),是“借助于信用筹集资金以扩大资本的简化程序,在现代工业公司的改组与合并中达到了发展的顶点”(第67页)。由此,凡氏认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六经”之一,熊十力对《诗经》进行新的诠释,走的是一条“经学泛哲学化”的理路,把“四科”之中的“义理之科”作为“六经”之宗,没有“义理之科”的贞定,“经济之科”“考据之科”“文学之科”乃茫荡无根据。他明确指出《诗经》一定有《诗传》,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传》的总纲领。同时认为,《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出自“农家”学派之手。《诗经》中有大量表现“怨”的诗,当作孟子的论断“《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原因。熊十力对《诗经》中《二南》诗高度重视,之所以读《关雎》得出“思无邪”的评价,缘见得人生本来清净、真实,不须作更多的猜想。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兴的原因,即“即事多所欣”。在日常生活里,自有一种欣悦、和适、勤勉、温柔、敦厚、庄敬、日强等等的意趣,用不着起什么恐怖,也不须幻想什么天国,并要求我们通过解读《二南》,识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步走上人生的坦途,向前努力,而不至于面墙了,表达了熊十力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8.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见《论语·公冶长》)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杨伯峻编著的《论语译注》把“敏而好学”译为“聪敏灵活,爱好学问”.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给“敏而好学”作注:“敏捷而又努力学习”.以上两种理解均不妥.关键在于“敏”字在句中应如何解释.新版《辞源》1346页“敏”字的第三个义项是“勤勉”,举的第二个例子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辞源》认为“敏”在句中应解释为“勤勉”.我认  相似文献   

9.
案头摊着三期《写作》,翻开展现四篇文章:张铎的《“文眼”琐谈》(以下简称《琐谈》,1987年第8期)、何凯丰的《挚友深情焉能忘?——关于<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文眼》(以下简称“何文”,1988年第1期)、张铎的《忘却——战斗——再谈<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文眼”》(以下简称《再谈》,1988年第5期)和赵康龄的《“忘却”义明“文眼”出——也谈<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文眼”》(以下简称“赵文”,1988年第5期)。阅读深思,每篇各得其奥,内中不乏见地独到、鞭辟入理之谈,也颇有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之  相似文献   

10.
韩偓字致尧,小字冬郎(《唐诗纪事》卷65),自号玉山樵人(《香奁集》自序)。《四库全书总目》151《韩内翰别集》:“《唐书》本传谓偓字致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字致尧,胡仔《渔隐丛话》谓字致元,毛晋作是集跋,以为未知孰是。案刘向《列仙传》称:偓佺,尧时仙人,尧从而问道。则偓字致尧,于义为合。致光、致元,皆以字形相近误也。”今从之。岑仲勉《补唐代翰林学士两记》上《补僖昭哀三朝翰林  相似文献   

11.
病 《说文》:“病,疾加也。从疒,丙声。”许氏所谓“疾加”,就是重病。这是“病”的本义。名词。例如: 《韩非子·难一》:“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管仲病危,齐桓公前往探问他,说:“您要不幸去世,将以什么遗言告诉我呢?”(管仲病而桓公问遗言,可见其症状不轻。成语“病入膏肓  相似文献   

12.
笛卡儿的“以太”、“旋涡”说与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摘译自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著《翰林集》(《Hanlin Papers》)的第二集第九章(1894年上海出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原来的标题是《前笛卡儿的笛卡儿哲学》(《The cartesiam Philosophy before Dcscartes》)。作者比较了张载的“太虚即气”说和笛卡儿的“以太”“旋涡”说,认为二者十分相似,并提出了笛卡儿的学说可能来自张载学说的推测。这一推测,受到了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和我国高能物理学家何祚庥(见《中国科学》1975年第5期)的重视。译者认为,这篇文章为研究关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影响,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史记》卷7《项羽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第298页)记载:“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且又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读此段文字,似乎(项)梁被拜为楚王、上柱国,这令人生疑。古代有封王之称,未见有拜谁为王的记载。据此段文字记  相似文献   

14.
樊崇是西汉末年赤眉农民军的首领。关于樊崇和赤眉军的结局,在解放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著作中,看法颇有分歧。这里按其出版失后摘录如次: (1)一九五八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109页:“(公元)二十七年,冯异大败赤眉军。赤眉军走向宜阳,刘秀亲率大军截断去路,赤眉军刘盆子樊崇以下十余万人全部投降。”(2)一九六三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稿》第二册第125页:“赤眉军在回溪(河南洛宁)打败了邓禹,但接着却被冯异打得大败,折向东南,又在宜阳陷入了  相似文献   

15.
抽暇粗涉《辞源》修订本第一分册一过,于其中之注解及引例有可商榷者,随手记之,凡得若干条。为使“我国现代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词书”更臻完善,不揣谫陋,谨择抄其较著者如下,以供“再作必要的订正”时参考,并愿请教。 一、释义方面 【一切】①权宜。《淮南子·泰族》:“今商鞅之《启塞》,申子之《三符》,韩非子《孤愤》,张仪苏秦之从衡,皆掇取之权,一切之术也,非治之大本。”  相似文献   

16.
《四部备要》为一大丛书,收经、史、子、集四部书共356种,上海中华书局民国9年(1920)到23年(1934)排印出版。半世纪以来,它已成为人们研究文史的常用书。应当承认,它有一定的编选体例,选书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古籍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并注意收入清代学者研究古籍的新成果。此外,它用铅字排印,售价低廉,也易于普及。但由于当年之中华书局要和商务印书馆竞争,商务影印出版《四部丛刊》风行于学术界,中华便出《四部备要》与之竞争。但又不如商务能广搜旧本,于是“求通行善本”(中华书局《校印四都备要缘起》),改用铅排。多年来,学术界已公认《备要》校勘不精,至于《备要》所用版本是否真系“通行善本”,问世以来尚无专文评论。我以一年多时间对所用版本逐一查对考订,发现舛误抵牾之处不下百数起,于是撮其大要,略事分类,写成这篇《纠谬》,庶今后使用此书者可不受其误。  相似文献   

17.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后记》中写道,其小说的“技巧和价值”“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五大卷1400多万字的“封刀之作”——《鹿鼎记》,在金先生心目里自然是最好的。我国近年来出版的金庸小说评论集子中也不乏这样的观点:“《鹿鼎记》是金庸的最独特、最深刻也最成功的史诗性作品,是他的炉火纯青的集大成之作”;“《鹿鼎记》就是金庸的《堂·吉诃德》”等等。另外,金先生在回答“《鹿鼎记》是不是别人代写的?”这一读者来信所提出的问题时,还明确地说:“《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记。”  相似文献   

18.
关于“章”字的结构,现行一些语言书籍说法不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现代汉语界说百题》第34页写道:“结构复杂的字,用偏旁一分析,就便于称说,如经常听到人们说‘我是姓弓长张,不是立早章’。偏旁对人们辨认、书写汉字也是非常有用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上册第47页写道,“如‘章’,《说文解字》注为:‘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章的本义指音乐告一段落。这个本义,可从‘章’的造字结构得到说明。从音,就是指与音  相似文献   

19.
《阅读》2005,(10)
★红泥巴读书俱乐部推荐★http://w w w.hongniba.com.cn■《机器人》系列(8册)阿西莫夫/汉声杂志/天地出版社2005年出版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科幻作品中最主要的两大系列之一,包括四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全集。《机器人》系列是他的作品中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部分,他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现象巧妙糅合,又融入侦探与推理小说技法,令读者不忍释卷。■《浪漫鼠德佩》罗凯特·迪卡米洛/著王昕若/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出版2004年获美国纽伯瑞奖金奖的童话小说。它看上去有点“幼稚”,但读下去你会感到很享受,风趣、睿智,也很浪漫。它带有比较明…  相似文献   

20.
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所流传下来的诗歌共有四百零一首,其中七言古诗有五十一首,占八分之一。从量上来看,是不多的,但却集中地代表了他的诗歌的独特风格,也是他的著名的边塞诗的精华所在。历代的诗评家对岑参的七言古诗评价都很高,把他和王维、李颀、高适并称,视为盛唐七言古诗的正宗。明胡应麟说:“唐七言歌行,……高、岑、王、李,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诗薮·内卷》)清沈德潜也说:“王、李、高、岑四家,驰骋有余,安详合度为一体。”(《唐诗别裁·凡例》)但前人在评论岑诗的具体风格时,亦有不够精当之处,即总是把岑参和高适的诗放在一起,统概之曰:“悲壮”。这种评论起源于宋朝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讲道:“高岑之诗悲壮。”此后代相沿袭,成为定论。如胡应麟云:“高岑以悲壮为宗。”(《诗薮·内卷》)明高棅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