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准确把握温差发电器的热电性能,课题组根据温差发电器件的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主要的热电性能参数,搭建了一套能够较为精确测定温差发电器热电性能的测试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温差发电器的热电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该测试平台能够精确测定温差发电器的热电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微电子学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以MEMS加速度开关为应用对象,开展MEMS加工技术综合性实验研究。根据MEMS加速度开关的结构特点,设计加工工艺流程;以MEMS工艺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教学,开展湿法腐蚀、阳极键合、ICP刻蚀等关键加工工艺研究,完成MEMS加速度开关原理样品的研制。该实验从器件结构、加工工艺到测试分析,简单直观,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MEMS加工工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钙-氢氧化钙储能实验为例,分析了质量检测过程中用时长、效率低、准确度差等问题,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一种实验用可自动计量存储的电子秤系统,实现了被测物体的质量自动、实时、准确地测量和存储。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系统的测试相对误差小于1.2%,满足一般实验的测试要求。该系统优化了准确度、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长时间、变质量检测实验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换流器件IGBT的开关特性,设计一套用于中压IGBT动态特性测试的实验平台。该测试平台采用双脉冲测试的方法,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充电电容提供母线电压,通过DSP提供双脉冲,以高效能示波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借助实验所得的电压、电流波形曲线及存储的数据,可估算IGBT的开关特性参数和损耗。通过对FF50R12RT4(1200V/50AIGBT)的开关特性的测量,从而验证了该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开发了直控式电动舵机教学实验系统。采用STM32Cortex-M4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设计实现了直接控制式电动舵机的位置闭环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任务、硬件组成、数学建模和仿真设计,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的上位机软件界面,实现控制指令输入和动态测试。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软硬件方案,有助于深入学习电动舵机闭环控制、STM32单片机、上位机设计等知识,提高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设计了一种悬挂式定位实验系统。该系统基于开环控制元件步进电动机、STM32单片机、红外光电传感器以及uc GUI等技术,能够实现物体在指定的范围内完成指定运动,比如循迹运动、画圆运动、定点运动等。实验操作者通过在触摸屏上选择运动模式并输入坐标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本设计完成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对相关功能进行了测试。该系统已应用于实验教学,学生反映良好,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效率和解决多器件测量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与测试系统。该校准和测量系统由校准开关模块、校准接口模块、测量适配座模块、测量开关模块和BNC连接组件模块构成。通过使用85032F校准套件对Agilent E5062A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短路、开路、负载和传输进行校准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系统校准功能的可行性。一组15人的校准对比实验,显示使用该校准系统比没有使用该系统平均减少约50%的时间。另外,通过两个中心频率为101.764 MHz的声表面波器件的测试,验证了该系统多器件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性能,设计了一套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被测伺服驱动器-电动机系统、负载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借助于该实验平台,开发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性能测试开放实验。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易于创新的实践环境,有效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零电压全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该实验装置是对电力电子技术中多电平和软开关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是在全桥结构DC-DC变换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加入了三电平技术和ZVS技术。以DSP为控制器,通过采用移相斩波的控制方法,实现各只MOS管零电压开关。该实验装置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尤其适合在实验教学中应用,让学生动手实践,测量观察三电平和软开关技术的相应实验波形。重点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基于落锤式动态信号发生装置的研究型实验,介绍了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内容和组织实施方法.通过该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采用测试技术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机械类创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系统仿真与测试创新实验"的实践,该实验课程是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的创新性实验课程,拟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融合多种知识与分析方法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简述该创新实验课程教学实践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
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并实践了层次化、系列化的开放式先进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了模块化、积木式硬件实验平台,实现了多终端、分布式远程实验运行体系,创建了层次化实验课程体系以及个性化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多年实践表明,此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13.
对LED及其驱动装置的特性,从理论到设计进行了探讨。该装置是由嵌入式计算机控制模块,对以大功率三极管为核心的恒流源电路进行控制,采用双供、双路输出充电方式,且双供电源采用独创的智能无触式电子开关,能够自动完成供电方式的切换。系统还可对电池的电量进行检测,电量低时能够自动充电。本设计由STC(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进行了磁辐射泄漏的极限测试,其数据表明所完成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测试技术课程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运行方式,该设计把实践教学环节分成课堂内和课堂外两大类,课堂内实验教学包括验证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课堂外实践环节由自主研发的网上虚拟实验系统和开放性实验环境两部分构成.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光导开关的加工过程与测试设计,报告了光导开关分别在jns与ps激励脉冲光源激发下,处于线性工作模式时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文章对光导开关的瞬态特性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以较低成本提高电缆故障点的定位精度,并且使测试结果更加直观,设计了一种具有波形复现功能的电缆故障测试仪,该测试仪采用时域脉冲反射原理进行电缆故障点定位.测试时,首先将电磁脉冲加载到待测电缆,依据相应高速比较器的参考电压将测试脉冲波形二值化获得单次测试位流数据,然后将参考电压由高到低逐次扫描所得位流数据依次排列,重构并复现测试脉冲波形,进而可以得到电缆脉冲衰减特性、短路故障、断路故障及故障位置的诊断.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仪能够有效测定电缆的故障类型和位置,测试结果直观.  相似文献   

17.
计量地理学是一门教、学难度都大的学科,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论证了教学模式改变的必要性;其次,根据每个计量方法的特点和逻辑关系,按照“分段”和“实践”的模式构建思想,完成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框架。通过差别化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希望能把复杂的计量方法逐步分解教学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科氏质量流量计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着重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和指标,以及重要部件的选型。实践表明,该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测试准确可靠,可以用来模拟气液两相流。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4):138-142
分析了信息安全实践教学的技术现状,提出了建设基于云的信息安全攻防实践及竞赛平台,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该平台架构分为教育应用层、应用接口层和基础设施层,主要实训内容包括漏洞测试、手机安全、安全防护、持续控制目标。该方案转变了传统实验模式和管理模式,解决了目前高校信息安全实践环节建设成本高、管理维护效率低、实验室利用率低、优质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一种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参数测试的实验平台的结构。基于该实验平台,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并引入了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改进了机构创新设计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标准并予以实施。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的开设激发了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该实验教学的形式对其他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