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邓乙真副院长在体操系教学革新现场会上,号召要在全院掀起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运动.右上:四年级一班同学王骥创造的"滚珠轴承保护带".可以保获运动员在单杠上练习多种复杂的高级动作.右中:普修教研组教师创造的作单杠双挂膝下练习的保护带.右下:作双杠后空翻成支撑倒立动作时,用滑车保护带可以帮助运动员体会空中动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单杠运动的起源、发展及相关分类理论,提出现阶段竞技单杠动作分类设想:用转动特征和基本技术特征两个标准及难度因素将竞技单杠动作分成回环、大摆和屈伸三类。  相似文献   

3.
单杠练习是人体围绕着单轴做支撑和悬垂交替进行的园周运动,它在克服重力(单杠上没有慢起倒立那样克服重力的动作)和摩擦力方面(属于转动摩擦)要比其他项目小得多,故单杠练习的绝对力量要求不高,是男子器械项目中最省力的一项.由于它是悬垂项目,因而对肩、髋关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并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的时间、空间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单杠动作还有幅度大、内容多变(包括各种换握、转体和腾越等长短半径相结合的动作)、动作惊险而优美等特点,并能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所以单杠是男子竞技体操最有代表性的项目.  相似文献   

4.
单杠练习,特别是高级运动员的单杠练习,多半由回环动作组成.所以衡量一个运动员这一项的训练程度高或低,可以看他是否会用各种不同的做法和连接方法来完成基本的回环动作.我们在研究回环动作时运用了电影图片分析法,并且考虑到旋转运动的一般力学规律.这种力学规律决定着回环动作的技术,这基本上可归为下列两个方法:(1)运动员借助于身体各环节的相互位置的改变,在回环的前半部尽力增大旋转半径,在后半部则先缩小,然后再增大;(2)身体各环节相互位置的改变程度,决定着由身体的一个环节转移到另一个环节的动量,此外,这种改变是否适时,也决定着回环  相似文献   

5.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肖钦和滕海滨完成的单杠并腿特卡切夫腾越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于提高我国单杠的技术水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单杠技术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资料分析以及数理分析,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完成情况和动作编排进行统计、对比与研究,结合我国团体中参加单杠的运动员技术,分析找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单杠技术的差距,并提出我国男子单杠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研究和比较我国优秀运动员尤雅男和罗马尼亚运动员蒂卡完成的“单杠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再抓杠”的高难度E组动作,分析他们共同的技术特点和差异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动作在杠水平部位两手同时撒手,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后两手几乎同时抓杠,抓杠时身体位置也在杠水平部位,重心抛物线轨迹几乎垂直向上向下运动.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动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体操等级中,三级是最具有普及意义的一个等级,它共有双杠、单杠、自由操和跳箱四个项目约29个动作.因此,自国家体委颁布了"男子体操等级运动员图解"及有关规定后,全国许多大中学校和各体育院系都相继开展了三级体操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工作,一些大中城市还举办了专门的体训班及比赛.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性体操运动的开展,本文仅就男子三级体操运动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从体操教学的反馈控制;男子三级大纲动作的序列;男子三级体操运动员的练习等三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单杠肖瑞智空翻动作分为准备阶段、基本阶段和完成阶段.对其技术特征,从运动学角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可供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在教学训练及科研工作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梁富亮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此类动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体操属技能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其复杂多变的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紧密结合已成为艺术体操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显著特征,然而我国运动员的器械技术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器械技术训练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片面的训练指导思想;基本技术训练不规范等问题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会单杠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统计.指出:当今世界体操单杠项目的竞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单个难度动作以D、E组动作为基础,并向着F、G、H组等高难动作发展,特卡切夫、马尔凯洛夫、科瓦克斯等飞行类动作是成套难度动作构成的核心,中穿转体(阿德勒类)动作连接飞行动作是连接的首选,下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二连接动作仍然是主流,而"杠上+飞行+杠上"或"杠上+飞行+飞行"的三连接动作将成为连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冯喆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拮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单杠后空翻三周下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杠后空翻三周下,是当前各种比赛中所采用的高难下法中腾空最高和空翻周数最多的动作.该动作要求运动员在离杠瞬间具备足够大的质心速度和对质心横轴的动量矩,而这些主要靠运动员在该动作的准备阶段,即离杠前的最后一个大回环中获得.因此,研究单杠后空翻三周下准备阶段的生物力学,对提高动作质量,发展新动作,充实生物力学和体操基础理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及其对运动成绩的意义技术是决定运动成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科书中和体育科学文献中所介绍的标准的技术规格,都是一些理想的动作模式。它是通过把许多优秀运动员共同的动作特征集中起来,进行计算、设计,准确地予以描述而被确立下来的。但实践中,却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完全按照这种技术规格和要求来完成动作,每个人与理想的动作模式都有偏差。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技术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近似地达到理想动作  相似文献   

16.
十五日晚间,教务处在中体操馆召开了技术革新现场会.会上,体操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耿国辉同志介绍了该系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情况和经验.在这次技术革新运动中,体操系站到了最前列,一马当先高唱出了技术革新第一曲.目前,体操系师生已经提出了技术革新2000多项.他们在会上当场表演了"单杠流动式滑车保护带"、"单杠轴承保护带"、"单杠双挂膝下保护法"、"吊环滑牵保护带","双杠部分动作保护法"等五  相似文献   

17.
1.前言本文选择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下称单杠屈伸上)和双杠杠端跳起经屈体悬垂摆动屈伸上(下称双杠屈伸上)这两个普修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典型动作为实验内容,目的在于探索节奏强化教学的方法。上述两个动作均为三级运动员必修的动作,又是高一级运动员的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4年苏州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肖钦、滕海滨完成的单杠特卡切夫腾越动作技术的比较分析,找出了两名运动员在振浪、越杠、再握技术环节的优势与不足,为二人以及其他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对此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单项决赛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动作难度等方面对动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由体操国外运动员Ⅲ类动作的使用率高,而我国运动员则大量使用Ⅳ类动作,难度动作大幅提高;鞍马Ⅳ类动作的个数最多,Ⅲ类和Ⅳ类构成了鞍马成套动作的主体;吊环Ⅲ类和Ⅳ动作都远高于其他类型动作,构成了吊环动作的主体,我国运动员在规则利用方面走在了前列;跳马Ⅲ和Ⅳ构成了跳马动作的主要部分,我国运动员此类动作单一,在高难动作的使用上我国运动员远低于外国运动员;双杠Ⅰ、Ⅲ类动作占多数,动作的选择较为分散,呈多样化趋势;单杠Ⅱ类动作占优势地位,飞行动作是国外运动员的首选,而我国运动员"掏腿"类动作较多.  相似文献   

20.
一、解释下列名词概念1.动作技能是指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的动作.2.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为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3.间歇训练法是指运动员在进行一定的练习之后,严格按照间歇时间进行休息,再进行练习的方法.4.运动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合理而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