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互联网+"这一新兴概念的探讨,寻求其渗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有效途径,多方面提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服务社会化的创新途径和针对性方案。为"互联网+"思维下服务辐射社会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环境的逐步优化,进一步加速了现代化营销理论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融合发展。归纳总结"互联网+"环境对高校图书馆营销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营销管理模式的主体流程,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营销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互联网+"环境之中,我国档案管理正在向数字化方向进行转变,需要我们以"互联网+"的思维,推动数字化档案建设,推动我国档案管理的快速提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新思维,探讨了"互联网+"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应对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周琳 《兰台世界》2017,(2):23-26
国内关于手机媒体与数字档案馆结合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二者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手机媒体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程度较浅、范围较窄、时间较短,档案部门作为传统公共服务部门应积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发展迅猛的手机媒体创新数字档案馆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俊兰 《兰台世界》2017,(19):43-46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档案馆的工作方式,丰富了数字档案馆的内容,建设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档案馆,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数字档案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并探讨了对其服务模式变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一系列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积极应对措施与创新策略,以期改善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兴的读者决策采购(PDA)使高校纸本图书馆藏建设更接近于公共性选择.由于传统纸本图书采购模式的弊端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馆藏建设模式的更新具有必要性;"互联网+"和馆配商云平台技术上的搭建,使PDA推行具有可行性;相比较而言,读者参与馆藏建设的传统模式及不足,使PDA模式优势明显,并建构可操作的PDA模式基本流程.基于这一背景,高校图书馆要主动应对,进行科学决策,在"互联网+"环境下积极推进PDA服务模式,提升高校纸本图书馆藏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春丽 《兰台世界》2017,(14):50-52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形式的创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馆藏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图书数据库,促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的内涵及对图书馆的影响,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联系,并从服务理念和技术两方面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SWOT态势分析法,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基于优势-机会、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劣势-威胁四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策略,为新时代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文章探讨依托于"综合校务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必然性,提出了建设高校数字档案馆的三个着眼点,分析在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内涵,论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构成,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培养策略,为"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兰台世界》2021,(Z2):66-67
<正>"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是以互联网的思维逻辑、价值理念和运营方式为主导,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有机融合、深度创新的新思路。"互联网+"为档案信息服务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和平台,网络环境也激发了档案利用者的潜在需求。作为高校档案工作者,亟待思考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利用者的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利用习惯和真实需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准确地为档案利用者提供高效服务,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利用老龄用户的知识、时间、专业优势,及其主动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愿景,构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使互利双赢成为可能;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主动把握用户需求的变化,为老龄用户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理顺思路、提供平台,实现用户间的理性"对接",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改革进行科学尝试。  相似文献   

15.
陈陆  李慧  卞咸杰 《兰台世界》2017,(12):48-51
"互联网+"强调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重塑再造。本文以手机档案馆为例,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利用进行了探析。目前传统的档案利用有很大局限,借鉴图书馆、博物馆与"互联网+"融合的案例,手机档案馆的建设具有很大前景。对"互联网+档案利用"的具体途径探析可以从手机客户端和借助微信平台两个方面展开工作。面对"互联网+"档案界还存在着服务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尚未满足新要求、软硬件投入不足等问题,应认识到"互联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档案时更要要强化专业性、体现互动性、保持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基础应用,综述了现阶段我国各大图书馆应用"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的进展,深入分析了目前发展"互联网+"智慧平台的不足之处,最终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转型策略和建议,对构建图书馆智慧创新服务平台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燕婷 《兰台世界》2017,(15):61-63
"互联网+"时代向高校档案宣传工作发起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档案宣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包括推进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提升宣传管理水平、重视档案编研开发、扩展网络宣传渠道、重视受众互动等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档案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蕾 《兰台世界》2016,(17):65-67
首先分析了高校档案数字化的现状,阐述了高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基于"三网一库"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设想,并从数字化档案馆的局域网设计、校园网设计、互联网设计、数据库设计等不同方面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设想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9.
旨在应对"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图书馆阅读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阐释了"互联网+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发展状态,梳理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从读者需求、图书馆阅读服务理念创新、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文献资源优化和整合、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对图书馆阅读服务新生态的构建提出了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和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档案是高校重要的本源性信息源。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学校各类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和利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档案馆的内涵剖析,总结浙江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探讨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建设模式,以期对高校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