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继承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和总结反腐倡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新的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和新举措,形成了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方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一、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新的定位党的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之一,就是进一步深化了对反腐倡廉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地位的认识。在很长的时期内,我们  相似文献   

2.
反腐倡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为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及利用大众传媒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效和现实。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廉政理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国外优秀反腐理论成果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从执政兴国的长远大计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规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决策,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结合新的形势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发展党的反腐倡廉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基本内容的形成,都通过党代会报告和党章修订中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建国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建国构想产生于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世界大背景中,且与政党建设相结合相伴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握时局的变化和历史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不同时期的建国方案和治国方略,形成了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创新的特点.人民共和国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自觉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个不同时期,都始终不断地坚持理论创新、始终不断地坚持实践探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既体现在理论创新方面也体现在实践探索方面。  相似文献   

7.
反腐倡廉 ,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自身建设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其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反腐倡廉理论经历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改革开放三个时期 ,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优良品格。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党的反腐倡廉思想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具有各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内涵丰富,既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高度给予了理论和历史定位,又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方面阐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主线,还从构建“惩治和预防体系”的角度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框架。通过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倡廉经验,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反腐倡廉,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年代产生,并在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被压迫的政党转变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特色。研究这一思想的特点,对今天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是党的反腐败工作理论武器,思想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杨新宇 《文教资料》2010,(9):106-108
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并创新发展了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反腐败的一系列论断和思想,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探索和奠基产生了重要作用。回顾邓小平结合中国国情对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历程,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表现出鲜明的创新特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先进的政党本质、党自身建设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创新的特质.中国共产党创新的历史传统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表现在保持理论鲜活性的努力中,表现在驾驭社会发展的能力上.不断创新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创新素质就是一种执政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检验执政党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的逻辑和现实的要求,呼唤建设创新型政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的这一性质和宗旨决定,反对腐败,保持廉洁是其一贯方针,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同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并在长期的反腐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回顾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特别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一、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反腐倡廉的有关思想,对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在理论层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历史层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百年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从现实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核心要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历史任务,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相伴随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地位作用,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着重围绕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来论述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深刻地剖析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这一“双重转型”时期,所产生的腐败现象的表现、成因、本质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创新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思想上,反腐倡廉必须从服务于阶级斗争实践转移到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在策略方针上,反腐败既要坚决地依靠人民群众,但又不能搞政治运动;在具体措施上,必须建立“法制、监督和教育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机制;在斗争重点上,关键是抓好党的领导干部。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既有丰富多彩的理论观点,又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既实事求是地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又有极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既是党的整个反腐倡廉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执政地位。党在苏区执政具备的历史条件体现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及对苏联经验的吸收借鉴等多个方面。党在苏区执政实践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战略转移阶段及西北苏区执政阶段四阶段。党在苏区执政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坚强领导、妥善处理党政关系、注重经济建设、实施民主新政、关注民生、反腐倡廉以及总揽全局等方面。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执政掀开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篇章,是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伟大尝试,为培养、造就大批党和国家栋梁之材提供了宝贵课堂和实践基地,也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框架。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执政过程中形成的苏区精神和优良作风,是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于其论著当中经常涉及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对于现代社会的反腐倡廉工作均有高度的借鉴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缔造者与饱受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对于反腐倡廉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贯穿中国革命历史的全过程,是经过实践检验和时代考验的真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