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厘清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特别是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生长的机理,是提升人力资源生长水平的关键。影响人力资源生长的基本要素有自然环境、本土文化、经济形态、学校教育和个体自组织能力等。人力资源的生长状况存在标准化人力资源和本土化人力资源的类别分化,二者生长过程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程度亦不同。学校教育对标准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远胜于对本土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而自组织对本土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远胜于对标准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LSS)的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组织问题,根据基于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的学生模型,在基于知识树的领域知识表示、媒体空间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组织过程模型,从基于认知状态的学习内容组织、基于学习风格的适应性内容表示和基于学习风格的适应性导航三方面阐述了适应性学习内容的动态组织策略,并通过SCORM标准实现适应性学习内容聚合。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习内容组织策略为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动态地生成适合学习者个体特征的学习内容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职教论坛》2008,(3):35
孙杰远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撰文指出.教育在影响人力资源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教育的发展成为支撑和推动人力资源发展的根本途径。厘清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特别是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生长的机理,是提升人力资源生长水平的关键。作者指出,尽管生活于相同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但由于生长的路径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谋生的手段和方式不同,人力资源生长状况实际上出现了分化,  相似文献   

4.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激励是有投入与产出的管理活动,文章通过定义激励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体的激励效益及其合理最大的概念,建立了一个组织激励效益和个体效益合理最大化的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5.
混沌边缘涌现的生命及教育生境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这种状况可以用混沌的边缘来描述:起始条件下的微小扰动会导致宏观的涨落。这是一个复杂性与简单化激烈竞争的地带,适应性生存模式足个体在对内外环境中的资源进行自组织的基础上产生的涌现。涌现为个体开辟了生境,教育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培育生境为个体生命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个人发展作为大学教师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大学教师作为自然人、社会人、组织人需求的满足与个体提升的过程。在美国,大学教师的个人发展是教师个体、结构、制度、理论诸多因素的合力所致。美国学者和教育联盟提出不同的个人发展观。个人发展的概念也经历了从服务教学到重视教师个体需求的演变。美国一流大学的教师个人发展兼具组织支持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主体的机构合作、专属与依附的两种发展形态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EAHAM模型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在本质上是一类支持个别化学习的在线学习环境,它针对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因人、因时)而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本文在增强适应性超媒体应用模型(EAHA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组成部件、适应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该系统能够根据学习者在知识基础、认知风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应性学习支持,在系统实现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生物进化演变机理中研究得出的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关于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超循环是由循环组成的较高级的循环,说明了系统进化演变到每一个层次,不仅系统演化的个体发生了变化,而且其环境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它为高职教育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借助超循环理论来分析高职教育中自组织演化的超循环机理,探讨了高职教育集群性的内涵和特色,对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事物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与其环境交互作用以致中和的过程。当前教育却是一种位育失当的教育,过多的追求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适应性"教育也由此而产生。"适应性"教育自有其合理之处,但其局限性亦很明显,主要原因便是教育不能准确定位自身位置,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本末倒置。为此,我们认为,在实施教育之前应准确把握当今人与社会的复杂性,并在个体自明的基础上引导其社会化,最终使个体能够"安所遂生",实现生命的自由,如此便是教育的"位育"之道。  相似文献   

10.
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对象可以是单个学生,也可以是某个学生群体。如果测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那么测验结果既包括每个学生在各个因素上的具体得分,也包括班级的整体情况,测评结果既可用来判断群体学习情况,也可以用来诊断个体的学习问题。学习适应性测验一般都是自陈式量表,其可信程度受学生答题真实性的影响较大,所以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青年群体出现了价值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参与自主化的趋势。以QQ群、飞信好友、SNS好友、微博粉丝、聊天室、校园BBS等为主要形式的网络青年自组织在社会上大量出现,且跟者从众影响巨大。可以说,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校园现象和社会现象。但是,随着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深入发展,在网络青年自组织发展中所存在的组织、群体和个体风险越发成为其组织健康发展的桎梏,因此,对网络青年自组织发展风险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岗匹配"的原则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原则,个人特质与胜任特征的相互匹配,是这一原则的表现形式。求职者的求职与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实质就是个人特质与胜任特征相互匹配的过程。现实中的求职与招聘活动除了要注意它的必然性,还要注意其绝对性与相对性。  相似文献   

13.
指向自我认同教化:大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概念是实现个人自治和公共生活健康的保证。社会关系中个人的人生实践是以积极的方式构建自我的过程,而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与自我认识水平密切相关。乔韩窗口理论把自我概念划分为公开区、盲目区、隐密区和未知区四个领域。教化的使命就是促进这四个部分发生着良性变化———缩小其他区域以扩大公开区域而非相反。  相似文献   

14.
教学系统对话机制的生成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德全 《教育研究》2006,27(10):68-72
教学过程是若干逻辑系统之间相互运演的动态变迁过程,教学系统是一个随时处于不平衡与平衡之间相互交替的自组织开放系统。这种系统是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对话”系统。“对话”是教学自组织开放系统的生成机制。教学对话机制的生成最终依存于问题与问题解决,基于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则是“处方”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论三重生命之教育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实质是一个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过程。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构成的三重具体完整的生命存在。依据这三重生命的特性,赋予以下教育意蕴:确保生命的自然天性———尊重生命,体育为先;实现生命与教育的共生长———德、智、美育之统一;社会生命回归生命价值———个体社会化、"共在"状态、生存教育;最终实现生命品性之完满张扬。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都有着更为深刻和具体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教师人力资源个体和群体的需求为根本和目的,区分和理解其生存需要、情感需要、服务需要、社会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六大层次的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激励制度,达到个人与组织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点,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是推动创新的直接动力.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一体化过程,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各级创新教育的衔接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环的滞后与欠缺都会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建立一体化的协作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Drawing on their experience in a Midwest healthcare system, the authors propose a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through action learning that embraces ‘concentric collaboration’ at its core.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process of concentric collaboration can serve to strengthen the skills of the individual leader as well as foster collective leadership. Central to the model i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leader which extends outward to create connections with others, ultimately increasing the social capital necessary to effect organizational change. This work contributes to the leadership development literature by offering a comprehensive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growth as well as collective capacity,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support or inhibit this process as well a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教学资源挖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是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该遵循语文规律、把握课程特点,才能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