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楠 《出版参考》2009,(18):29-29
什么是“靠谱”?拿过来能用,用之有效即是“靠谱”,对于健康书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靠谱”,就是别虚,别做老百姓看不懂的,做那些有用、有效的健康书,要做这样的健康书就必须在编辑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从选题策划、内容选定、图书定价、营销宣传几个方面做实做精,才能最终出来“靠谱”的、老百姓喜欢的健康书。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的"张悟本事件"给火了好多年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浇了一个"透心凉",老百姓对养生书的信任度跌至谷底。之后总署出台一系列通知,规范了养生保健类图书市场的经营。如何才能做出内容"健康"的养生保健书?如何重新获得  相似文献   

3.
问责"烂书"     
由部分媒体读书版记者和书评人举办的"年度烂书榜",已经评过了四届.2009年有8种书上榜,今年1月,网上还评出了"新中国60年10本最差图书".对于被评出的所谓"烂书"或"最差图书",一直争议不断.批评者认为其中有些书,"就是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蛙鸣般的自我膨胀","诱人的奶泡下却是毒害人思维与常识的化学药品".而被点名的上榜人,则根本不屑一顾,讥讽那些评委"有眼无珠","满嘴喷粪".在当事双方之外的一般入,也是见仁见智,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4.
对于"书",大约没有别的文字会像汉字这样用一"读"字约定得如此准确、有力和明白. 上学,叫"读书".尽管也有叫"念书"的,那原意不过是说"读书"要"念",所谓"书声朗朗"而已.  相似文献   

5.
研修班课程安排围绕"实战"二字展开。"实战"这个概念用得很好,我们大都来自出版社一线,玩的都是真刀真枪,参加研修班,套用洪昭光的健康书广告,那就是"一学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要的就是用得上。上课的老师也许并非德高望重的出版前辈  相似文献   

6.
要写好财经报道,关键是要把报道写"活",用老百姓看得明白、听得懂的语言"翻译"出来,我们称之为"第二种翻译",其写作方式必须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7.
总结报刊发行创新的"重庆模式",那就是:聚焦"商圈商流",做实"有效发行";落实创意策划,培育"搭车发行";助推管理升级,践行"标准化发行";营造企业文化,倡导"快乐发行";应对科技革命,开创"数字发行".  相似文献   

8.
每年8月底、9月初,在大批度假的法国人回到工作岗位、学生重新回到课堂的时候,文学也随之回来了.这就是法国人爱说的"rentré e litté raire",胡小跃先生就曾把它译为"文学书潮",这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9.
交通与老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笔者以为,交通新闻报道要出"绝活",需要从"独特"入手.  相似文献   

10.
书次号和索书号的定义不同,"分类出版号"就是索书号,而索书号并不能作为图书查重和检索的依据。分析了用出版者号和书名号作书次号和用"分类出版号"作索书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叶挺 《新闻实践》2022,(1):69-70
随着媒体业态的改变,面对"流量经济"带来的压力,暖新闻如何继续"出圈",金报集团也在推进暖新闻报道的转型升级.笔者以金报集团暖新闻报道为例,浅析暖新闻如何引领文明新时尚. 让暖新闻出彩,做"金华好人"典型的发现者 金报集团注重挖掘、发现老百姓身边的人物典型,讲述好市民身边的感人故事,以小见大,细节生辉,让这些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伴随着<生活日报>的改版,<生活日报>的标题也发生了"颠覆传统"的变化,变化的理念,就是让<生活日报>的新闻标题更加"亲民".所谓"亲民",就是让标题更加直接、直白、大众化;用老百姓最熟悉、最常用、最直观的语言引领新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今人理解的"目录",是指对图书或篇章进行著录,而后依次加以编排,便人查检的书目.这是"目录"演化到今天给人们留下的概念.初始的所谓"目录","目"与"录"则各有所指.所谓"目",系指篇目;所谓"录",系指叙录.两者相叠当合称为"篇目叙录",但古人也单称为"录",因此"录"可以涵盖"目".<汉书·艺文志·总序>谓:"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相似文献   

14.
新学年里,教师开列书目,学生和家长纷纷依照书目到书店去"抓"书,成为近日书市一"景",书市上同样因为这样一张张书单,而变得异常热闹、火爆.  相似文献   

15.
陈凯 《传媒》2016,(13):30-31
2016新年伊始,《北京青年报》主办了以"传统行业'互联网+'"为主题的智囊沙龙,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行业、政府机构、风险投资界以及学界近40位嘉宾从不同视角出发,深度探讨传统行业如何转型、如何实现"+互联网",以及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机遇等一系列务实话题.讨论由喧嚣的互联网话题开始,不同行业背景的人在"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以及"如何+"等话题上分歧明显,但却能毫不费力地超越技术层面回归商业本质达成共识:不论传统与否,做任何行业最本质的深层制胜逻辑依然没变,那就是看清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那么,报纸应该如何做到从"看清自己"到"做最好的自己"呢?  相似文献   

16.
"与众不同,乃众所求."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新闻事件要新,同时要求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要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享受同样的新闻资源时,要做到"与众不同".<牡丹晚报>常常要求记者"要做菏泽最好的新闻".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运作过程中,在"策划"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出版业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我们要辩证地思考出版业如何扩大内需:既要做"精品",又不忽视"快餐文化";既做大众书,也做小众书;既建设"大书城",也铺设"小网点";既做好传统出版,也发展数字出版。这样才能真正做强做大出版业。  相似文献   

18.
电视在中国一出现就是个惹人瞩目的焦点.1958年5月1日,大戏没看过几场的中国老百姓,突然看到"戏匣子"里出了人影,惊愕之情、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此后,随着"戏匣子"里的节目内容不断丰富,电视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成员",过去的几十年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离不开电视"的几十年.  相似文献   

19.
书为何越来越"难读"?——对时下"书个子"等的感受与感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喜欢读书,也算读了几十年的书,而近年来感觉"书"(这里的"书"指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越来越难读."书难读",不是针对书的内容和表达而言的,而是针对书的编排设计而言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的编辑出版为例,探究了一本书除了选题之外,重要的还是要把书"做对",而不是"做好"。做好很容易,用最好的纸,最好的开本,精装就可以了。但是做得好不一定是做得对。所谓的对,首先要符合内容,每本书都有一种最适合的表达内容的方式。其次是市场的对,就是要为读者着想。第三是感觉要对,就是感觉它与自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