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媒体不仅是传播的物质载体,而且构成了巨大的文化场。电视节目作为媒体的一部分,显然也承载着文化场作用,而以《非诚勿扰》为首的相亲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各大电视台也开始效仿,类似于麦当劳奇观、体育文化奇观那样,形成了一种电视相亲节目奇观。本文结合媒体奇观,从电视节目的场景建构、收视、造星奇观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江苏卫视2010年开播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电视婚恋浪潮。这些节目的流行与当下所处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不无关系。中国当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浸染着后现代之风。文章主要从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反美学的审美判断、快餐化的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揭示后现代语境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马燕 《广西教育》2010,(24):10-11
本文分析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受众的正确判断与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社会转型期间媒体如何肩负社会责任、道德底线如何坚守等争议话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杨娜 《华章》2010,(33)
继"超女"、"快男"等电视选秀节目大赚收视率之后,电视相亲节目蜂拥而上,已成新宠.各大电视台也纷纷上马,克隆,复制这种节目形式,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最初的繁荣之后,情感婚恋类节目纷纷走向了整顿、停播的命运,情感婚恋类节目到底能走多远?在今后的运作中媒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下,电视相亲节目的卷土重来既有其对时代变革的反映,也体现着电视人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但面对时下这种新的电视潮流,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反思潮流背后隐藏的同质化竞争、导向的误区、嘉宾身份不真实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婚恋情感类电视相亲节目经历了由萌芽、兴盛到衰败,再到"重出江湖"、异常火爆的发展历程。为实现可持续与健康发展,婚恋情感类电视相亲节目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走精品化发展道路,拓展节目的创意视野,坚持真实性,积极发挥主持人和情感顾问的正面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非遗100》系列短视频(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多达一亿的观众收看,并于2021年末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表彰,评选为2021年优秀网络视听节目。节目的闪光之处在于,突破了电视台单一的纪录片呈现与电视传播模式,转向在内容上的叙事创新,聚焦于双重主体与短视频镜头迭代。在渠道上多方面整合,将电视与新媒体共同连接起来宣传节目。在现实价值上,推动了电视、非遗、受众三者长远发展。节目的传播实践与现实价值,成就自身的同时也成了四川非遗与广电媒体转型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相亲类节目风靡整个电视荧屏,作为相亲类节目的代表《非诚勿扰》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其中的原因:多元化、冲突性强的节目内容;舞台及音效的特色包装;独特的节目效果等。但这类节目依然有缺乏创意、诚信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存在,需要从增强节目创新意识、提高版权保护意识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剩男剩女"队伍的壮大,荧屏上掀起一股电视相亲热。通过分析国内如《非诚勿扰》之类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探究此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并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观众是电视消费的主体。没有观众,电视节目和频道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电视媒体经营就是无源之水。湖南电视台电视管理观念演化的四个阶段显示,电视管理观念从节目质量概念上升到节目价值概念。节目价值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管理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可称为电视操作论。这一理论要求全面而又正确地处理节目质量、节目成本和收视率的关系,强化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江苏卫视推出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曾一度掀起了国内相亲节目的收视狂潮。这样的婚恋相亲节目在美国也是非常流行的,例如《单身汉》、《单身女郎》、《恋爱达人》等。这些婚恋交友类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在中西方社会中美女性的思想状态、价值体系以及社会地位等等。  相似文献   

12.
媒介生态下教育电视新媒体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核心,具有数字化、交互性、以受众为中心等典型特征。教育电视媒体作为新媒介生态下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亦由传统电视发展为网络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形态。教育电视新媒体体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受众参与创造信息,因此,互动成为教育电视新媒体研究的核心问题。教育电视新媒体包括基于受众需求的选择式互动、基于受众行为模型的信息推送式互动、基于受众参与的角色扮演式互动三种形式。目前支持电视媒体交互的常用技术有IPQAM和IPTv两种,但两者支持交互的传输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将音视频信息和互动回传信息通过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后者均使用IP信道进行传输。为了提高教育电视媒体互动的质量,我们应采取积极的互动策略,如促进各种信息渠道融合,加强互动过程监控,精心设计互动内容,吸引受众长期注意等。  相似文献   

13.
当下,媒介化社会已经真正来临。电视媒体在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遭遇了观众分流和公信力下降的现实危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媒体选择了主动改变自身并积极与新兴媒体展开合作。在此过程中,我国电视新闻在融合和合作中发生了历史性转向,它不仅重新确立了直播日常化的基本理念,还将文本引入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时空,并表现出"即兴叙述的现场直播、超文本链接的传播平台、受众改变的主体创造"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纷争,拼挤打压的严峻形势下,郴州广播电视报和全省其他的地市广电报遭遇了同样的重创。采取营造比较优势,靠大联强,改名更张等方法可以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从德育环境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具体分析了家庭教育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影视书刊传播媒体等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电视读报节目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电视资讯节目形态类型。在这类节目中,电视媒体通过对报纸信息的再加工、再整合进行二次传播,很好地将电视易懂、生动的特点与报纸深度,多元的优势结合到了一起,彰显了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主持人是电视读报节目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新的文化生态环境、社会心理语境以及电视读报节目自身“声画缺位”等传播特点,决定着该类节目中主持人独特的角色定位。本文就试图从以上这些角度,对电视读报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带来媒体的不断变革,数字信息技术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户外新传媒、移动电视等以互动性为旗帜的新型媒体大量涌现,为服装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受众群体。但在传播中也存在着诸如营销理念、品牌价值、诚信、人才等问题,需从如下方面完善营销传播策略:服装品牌定位应趋向差异化,整合服装品牌传播内容、渠道,利用网络口碑提升品牌知名度,利用网络公关提升品牌美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