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海栋  李西安 《考试周刊》2015,(12):185-186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行选课制和学分管理,促使学生"走班"上课,固定不变的"班级"形式被打破,成为一个动态组织,使传统班级组织和管理形式被推进到后行政班时代。本文从班级管理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着重阐述后行政班时代班级管理的几个核心要素,旨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班级管理要为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服务,使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更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
走班学习是我国近年来在中小学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旨在弥补班级授课制照顾学生差异的不足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其含义是学生的学习不是固定在一个行政班级里完成所有的课程内容学习 ,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学习个性 ,合时机地选择一定内容 ,在不同类型的班级间流动学习。它主要有分层必修走班学习、选修走班学习、活动走班学习、特长发展走班学习四种形式。对走班学习的组织形式与运行管理加以探讨 ,有利于推进其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一、走班学习的内涵与组织形式“人与人心理智能不同的观点 ,已经广为接受…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选课走班的顺利实施,提升教学质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结合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的经验,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做好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的精细准备工作,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针对选课走班学生的多变性、课堂的流动性、模块的多样性等现实,加强选课走班的过程管理;针对走班背景下模块考试、学分认定、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等复杂问题,完善选课走班的评价机制,加强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选课走班"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等不同而采取的差异化的教育,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提高其学习的针对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对"选课走班"教学应该进行的课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的"选课走班"的教学的实施策略,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学校积极准备,为走班教学管理提供支持 “选课制”是“走班制”产生的依据,“走班制”是“选课制”发展的结果。“选课制”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最佳发展”的要求。根据主观愿望选择学科学习.选课制为学生实现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汀了以下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6.
走班制教学是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走班制教学因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个性化教育而受到国内课程专家的推崇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基于2000-2017年1826篇走班制教学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发现:近20年,我国走班制教学研究日益增多,其发展过程与课改关系密切;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以中等学校实践探索为主。随着国家新课改和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走班制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化,我国走班制教学逐渐从单科走班走向多科走班、从分层走班走向选课走班、从单方面的分层教学逐步走向更为全面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无论是选课走班模式还是分层走班模式均面临选课、授课、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评价以及教育资源的均衡调配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和阻力,尤其是对高等院校人才选拔的影响,亟待解决。走班制教学是否走得通,依赖于多方支持和多手段并举。互联网和教育信息技术助力走班制教学,或可助于构建多元选择、开放灵活的线上/线下走班教学模式,帮助解决走班制教学遇到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阳光体育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何让小学生在阳光下自由地玩耍,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近几年来,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倍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选课走班制,应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索开展走班教学的有效措施,旨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2014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开始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探索,至今已有两个年级进行全科走班,逐渐建立了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双轨制"班级管理模式。一、问题的提出"选课走班教学"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教育不断趋近"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跑道(课程)"。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在走  相似文献   

9.
冯小兵  郭勤 《知识文库》2023,(4):112-114
<正>在新高考改革下,教学要想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挥学生自主性,实施“选课走班”制度。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实现了教育过程的数字化,为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此,本文以大数据为依托,结合县域高中教育实情,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原因,查找病情,并提出易操作、数据化、可行性的“选课走班”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注重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使高中教育不得不对以往的教育方法进行革新。选课走班的教育方法再次兴起,并且备受教育部门关注。然而,在新时代中的选课走班制与早先的选课走班制大不相同,但一部分高中老师并没有正视选课走班制,进而无法使选课走班制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选课走班学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小班化教学凸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人文性管理,个性化成才。在小班化教学当中,如何利用小班人少之优势,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组,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更加相得益彰,从而实现最优化教育,这是小班教学的关键。文章结合学校英语小班化教学实践,简述了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策略、课堂模式及优势所在,并提出了问题反思及在未来几年中将要进行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2.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s and self-reported employability are increasingly a fe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measures. However, graduate outcomes do not denote the whol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he student nor is the student experience reducible to a single statistic. This paper discusses a design-centric approach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which was enacted within a hybrid learning space. The study engaged 52 final-year speech pathology students, their lecturer, the lead researcher and a career practitioner (advisor) at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 first created personalized employability profiles using an established online self-reflection tool. The online tool produced a personalized report and enabled students to access developmental resources relating to employability and student success. The project team used anonymized student data to transform a previously generic “careers” workshop into a targeted workshop in which students explored individual and cohort findings and participated in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informed by the data. The initiative’s contribution to learning space research is in its composition as a hybrid learning space in which educators and students engaged as learners and developers of their online learning spaces, and educators collaborated to analyze student data and inform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hancements within the same study period.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data from subsequent years will inform the curricular review, particularly if subsequent student cohorts express similar concerns.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方式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新理念。它将改变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快乐于教育中,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教育发展中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着诸如思想观念、经济发展与大众化高等教育、资源建设、支持服务与质量保证、生源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应该相应采取多种媒体并用、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加强个别化辅导、改革考试模式和为新生补课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体间教育实验以主体间指导学习教育本质理论为依据,目的是在基础教育研究性学科教学、科学发展新学校建设和知行统一高校教育学专业改造实验和教学活动中,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促进学校改进、师生全面素质提高和创造性发展,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全面发展——教师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四位一体的师生主体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师生主体性,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生源日益多样化,而与此同时,师资却相对不足。在此情形下,如何提升整体人才培养成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探索了在同一课堂的时空维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同一路径上的层次化目标,实施分层迭代教学。迭代则是通过项目载体来实现知识技能的递进式上升。本文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基于“求同存异”的融合多样化教学法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异步教学模式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基础。能将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异步指导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现代教学模式。大学足球课程异步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双边关系,包括学生的异步化学习模式和教师的异步化指导模式。学生的异步化学习模式是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个步骤的有机结合;教师的异步化指导模式包含分类教学、个别教学、全体教学的内容,并有“四步指导法”和弹性教学法两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带来了新的转变和挑战。语文诗歌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从线上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线上课后作业三个方面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语文学习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给学生带来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随着新的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不断涌现,新的教学模式也在实践中逐步成型。学生主体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信息效度原则和互动交流原则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导思想,关注学生的个别化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李翊 《时代教育》2010,(1):139-140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联系不足的事实,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课程为载体,通过对课后学习的引导与管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凸显课后学习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以教改为突破口,以课后学习为主导,把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寓管于教,以教促管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