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走向目中有人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人有了生命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生命的质量,譬如,白痴与植物人。在我看来,人生命的意义在于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人类发展史已经表明,生命质量的提升与优质教育成正比。优质教育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濮涛 《生物学教学》2006,31(11):21-22
教育真正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整合生命教育的不同层次,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下面谈一谈作者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体验生命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命教育开始逐渐受到学校的关注,这是现代教育进一步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向。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在当前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意义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忠礼 《辽宁教育》2004,(10):13-15
优质教育是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追求教育质量最优化和教育效果最大化为标志,着眼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品质、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以及有效地促进教育与人的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模式体系。目前,努力办好优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兴隆台一中的理想追求。一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紧密联系。但目前高校生命教育薄弱或空白。因而高校要很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生命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是现代性生命与生活实践"问题意识"的产物。生命教育既是现代生命危机的表征,也被视为现代生命问题的解决之道。生命教育最有价值的启示之处在于它批判性地认为现代生命观的反生命性,建设性地认为生命的质量可以通过某种合乎生命原则的教育得到提升。然而生命教育对生命价值的诉求并未超越现代性。一种对生命教育的改进方案在于,生命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有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紧密联系。但目前高校生命教育薄弱或空白,因而高梗要很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生命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的发展需要生命的活力。因而,教育者的目的在于让那些实实在在的生命个体能够在自身的成长历程中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是生命,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人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生命质量。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学校建设主要依靠校长引领。校长在学校建设中必须要唱好“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命教育逐渐受到学校的关注,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趋向.心理辅导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07,(9):2-2
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除应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外,还应具备它独有的特性,即通过身体的运动,以炼“体”促进生命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提升生命质量,这也是教育的本意所在。可是,在我们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体生命存在、泯灭学生的生命创造性等偏离体育本真意义的现象却并不罕见,导致学校体育越来越肩负着外在于生命的重任,甚至使学校体育走向生命的对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始点与归宿,只有关注生命的教育、注重生命的质量与发展、敬畏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才能使生命在更高层面上提升质量,培育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没有对生命的珍爱,也就创造不出生命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实现人生命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育。根据人的三重生命即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生命教育分为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培育生命丰富社会属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通过培养三重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改造人类文化,使人类重新认识自我,找回现代人失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终极追求是完善人的生命。作为教师,了解人的生命及特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没有人的存在。生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在时空上不断变化的网络,生命的每一部分都影响着生命的整体。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过程。生命的特点在于其独特性,在于生命的公平性。其次,人与他人、他物的联系与区别首先体现于生命之中。DNA组成成分及结构的发现,揭示人的生命与他类生命具有共通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很清晰地告诉我们,生命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提高生命质量是教育的终点;这个定义也科学说明了教育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生命存在是教育存在的逻辑起点,教育不仅离不开生命,教育更是为了生命,为了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发现、开发、提升、实现、创造人的价值:语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对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奠基功能,对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引导功能。对人的精神塑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语文教育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内容是学生赖以生存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同时,获得生命的精神支柱,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叶澜 《中国教师》2012,(10):1-1
<正>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促使个体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个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命存在、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9.
人是具有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存在,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点燃人的生命激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培养健康和谐人格,成就美好人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实施以提升生命为目的的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付启凤 《青海教育》2010,(12):21-21
叶澜先生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化的一种事业。”而语文教学是学生生命化意义建构的平台,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以其学科特色及地位性质,毫无疑义地承担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养成任务,是学生由混沌转向明朗,由单一转向多元,由朴素转向丰富的重要媒介。笔者认为,要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让语文课堂开满生命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