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骨骼肌是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它的收缩牵动了骨骼,引起人体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动作。骨骼肌在人体分布极为广泛,全身有400—600块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四肢肌占全身肌肉总重的80%,其中下肢占50%,上肢肌占30%。人体各部分由于机能不一,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2.
气温与温度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体温调节的机制保证了人体在高温条件下体温的恒定。穿得很少又处于安静状态时,体温可以在40℃,相对湿度中等,或30°~31℃高湿度条件下几小时内保持恒定。在更高的温度湿度时,特别是在运动条件下体温调节机制就显得不足了,热平衡破坏,体温升高。紧张持久的运动时,例如马拉松跑,工作肌肉中热量的生成超过基础代谢的热量生成15~20倍。肌肉中产生的热量几乎全部传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体温     
人是恒温动物,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人们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体温的恒定在于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代谢过程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正常体温24小时内,变动范围不超过1℃,清晨2—6点睡眠时最低,下午2—8点时最高.影响体温的因素很多,如:年令、性别、进食、天气状况和体育锻炼等。在体育活动的影响下,由于肌肉的收缩,使产热过程加强,超过了散热过程,体温可暂时上升1—2℃。体温的上升,不仅可以避免肌肉的损伤,而且利于肌肉做强丽有力的快速收缩运动。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一般情况通过四条途径向外  相似文献   

4.
隆冬时节,或瑞雪纷纷,或冷风呼啸,寒风逼人,未及脱衣,人已打颤,冬泳不仅锻炼身体,更考验人的意志。由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25倍,因此人在冬泳时,大量的热量很快消失,体温骤降,冬泳每人每分钟需要消耗24个千卡的热量,这相当于陆上剧烈肌肉运动所消耗的热量的5倍,而且冬泳所消耗的热量大部分是要靠内脏和周身各部的细胞活动所产生的,这样对内脏及器官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超等长训练简介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就是对骨骼肌(与支配他的神经系统)的强化和协调。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两大类。动力性收缩又包括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s)三种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指同一骨骼肌先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  相似文献   

6.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发挥着在人体内运送养料和保持体温的作用。在肌肉运动的时候不仅聚集力量,而且产生热量。防止身体升温的办法是出汗。体表汗液的蒸发带走了热量,使人体的体温保持正常水平。因此,专家建议,运动员以及普通人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就应及时补充水份。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对骨骼肌生长和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轴是肌肉生长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虽然许多组织都能表达IGF-I,但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骨骼肌是IGF—I的靶器官,同时也分泌IGF—I。骨骼肌组织表达的IGF—I对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修复非常重要,也是通过适当干预保持肌肉质量的重要调节因素。主要讨论GH/IGF—I在促进骨骼肌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并讨论其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人类完成长时间体力活动的能力通常受下述三种主要因素的限制: ·供氧不足引起的乳酸堆积。·肝糖元储存量的损耗。·水盐丧失而造成的体温过高。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讨论在耐久力运动中水盐丧失和体温过高(过热)的问题。体热产生于食物的吸收、肌肉运动和促进基础代谢率的整个生命过程(如激素作用)。体育运动导致体内大量的热量过剩,如果运动员指望在这样的高温下继续运动,就必须排出体内部分热量。根据阿斯特兰德和罗达尔在(1970)年发表的研究表明:步速的耗氧量约为4升/分的长跑运动员,在动运中一般可以产生相当多的热量,如果不散发这些过  相似文献   

9.
肌肉衰减症是指具有渐进性、全身性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丢失为特征的综合症状,该综合征状伴有身体活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风险。骨骼肌质量和功能降低(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身体活动能力下降)是评判骨骼肌衰减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有氧运动、尤其是抗阻训练和快速力量训练是改善老年人骨骼肌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骨骼肌衰减的定义和临床诊断标准,以及运动干预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骨骼肌衰减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献综述法,对近年来肌肉营养因子和运动对肌肉营养因子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研究运动与肌肉营养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运动与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的关系上,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生长激素(hGH)等兴奋剂的检测水平,而且可进一步阐明运动导致骨骼肌、心肌肥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运动生理基本概念●王枫编写收缩与舒张(放松)收缩与舒张(放松)是指骨骼肌的两种活动状态,是人体各种随意运动的动力来源。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要对它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就必须先了解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许多肌细胞(肌纤维)组成。每一肌纤维包含...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和活性氧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川 《体育与科学》2003,24(2):49-52,55
在运去的几年里,一氧化碳和活性氧作为骨骼肌收缩新的调节者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本文综述了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内源性一氧化氮影响骨骼肌收缩的机制(2)内源性活性氧对未疲劳骨骼肌的调节过程(3)活性氧在疲劳肌肉中的作用部位和活性氧作用的逆转。  相似文献   

13.
<正> 运动之后出汗是必然的。因为肌肉活动可使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体温升高。如果是剧烈活动,产热量多达正常量的60倍,这样人体的皮肤血管扩张远远调节不了升高的体温,须以出汗来加速发散体内热量。出汗之后洗浴是必需的,洗浴不当而致病者是常见的。那么,怎样洗浴才是科学可取的呢? 热水浴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帮助散发体内多余之热,有利于放松、解乏,加速骨骼肌肉系统疲劳的恢复。但必须注意:由于运动出汗时,皮肤温度可达37°~40℃,而且洗浴本身也是一种运动,因而洗浴时间不宜过长,尤其不能久泡;水温不宜过高,以40°~50℃的温水为  相似文献   

14.
一、运动中的体温调节人类在转化食物能量用以做机械功方面的效率是很低的,贮存在糖类和肪肪中的能量大约只有20—25%真正变成了肌肉可用来收缩产力的能量形式。而其余70—80%的能量被以热的形式释放了。在运动过程中,当能量利用率增大时热产生的速率也增加。因此,为了避免体温的过度升高(称做过热症),机体必须设法解决这一多余的热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形性变性疾病,其中家族遗传性ALS约占5%-10%。ALS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主要由编码CuZnSOD的SOD1基因突变引发。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骨骼肌的老化,ALS易感性呈上升趋势,表明年龄为其易患因素之一。为了保护患者的肌肉力量对ALS的传统治疗一般推荐避免进行体育运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对抑制ALS患者的运动能力下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肌酸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游泳》2000,(5):8-11
在过去的5年 中,甚至更长的时间 里,人们对肌酸的研 究和认识还不很透 彻。多数教练员、运 动员,甚至科研人员 对于肌酸补品的认识 尚存在着“概念不清” 和“理解错误”的现 象。本文试对肌酸产 生的误解加以分析, 以便更好地认识它。 利用它,提高我们的 运动成绩。 什么是肌酸 肌酸主要是一种 在大部分肌肉中 (95%)自然地产生的 氨基酸。在大脑和睾 丸中也有少量肌酸。大部分肌酸以磷酸肌酸(66%)储存在肌肉中,其余(33%)以游离形式存在血液中称为游离肌酸。一个普通身高的人,肌肉内“肌酸池”(即磷酸肌酸+游离肌…  相似文献   

17.
人体活动需要能量。为肌肉活动提供的能量物质被认为是三磷腺苷(ATP),它是肌肉收缩的通用能量。这里所谈及的是两种能量的类型──力学能量和化学能量。人体的化学能量是食物被分解的结果,其中某些部分转化为能量化合物,可被分解供骨骼肌群体从事力学活动所利用。1能源系统人体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产生能量的方式却是身体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所决定的(即肌肉里ATP耗尽的再生产)。突然爆发性努力的活动,例如跳跃和短跑冲刺在短期内需要产生大量的能量;长程跑步和骑自行车,要求持续期间连续产生能量。赋予上述第一类身体运…  相似文献   

18.
口服肌酸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酸(Creatine),即甲基胍基甘氨酸,是自然存在于人和高级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正常人体内肌酸含量约1.7‰,其中95%分布于肌肉,少量存在于大脑、肝、肾和睾丸中。人体骨骼肌中肌酸的平均浓度足125mmol/kg干肌重量,正常情况下约60%的肌酸与高能磷酸键结合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贮存自由能。当肌肉剧烈运动时,磷酸肌酸与ADP反应,转移高能磷酸键再合成ATP供能。肌酸和磷酸肌酸是肌肉无氧代谢中的重要平衡体系之一,人体肌酸水平的高低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田聚群  罗汉礼  强政 《精武》2013,(19):13-14
因为骨骼肌具有肌肉依赖性质,当试图改变已经适应了的运动负荷时,个体将会体验到身体心理不适的感觉。骨骼肌的肌肉依赖性质正是运动以来的形成机制。具有运动习惯的人突然中止运动时身体会发生明显的不适感觉,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在开始参加大负荷运动时身体同样会产生明显的不适赢觉,在研究运动依赖问题时它们都应该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骨骼肌是葡萄糖最主要的利用者,同时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贮藏部位(占糖原总量的70%)。本文介绍了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对葡萄糖利用及骨骼肌对葡萄糖利用的潜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