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中国重要报纸论文全文数据库(CCND)为检索来源,以华东地区省级党校图书馆发文量为研究主体,以H指数、A指数为计算指标,从发文数量、发文质量及未来发展预期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评价了2001—2010年间华东地区党校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发展的波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亚茹 《情报学报》2002,21(1):121-128
本文以 1989— 199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量和引文量为评价依据 ,建立了科技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的发展波动分布模型 ,以发展波动强度系数为评价因子 ,给出 10年来中国科学发展趋势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中国知网期刊影响力指数CI存在的不能有效防止评价指标人为操纵、评价时效性差、完全否定自引等问题,借鉴变权思路,采用数据变权的方法调整总被引频次、被引次数、载文量等基础数据后,再调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权重,提出一个新的期刊影响力指数PCI,并基于图书情报学CSSCI期刊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PCI指数能够防止评价指标的人为操纵,评价结果更加符合预期,其评价值更加接近正态分布,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评价时效性好,克服了传统CI评价的不足。可根据评价目的进一步调整PCI指数的计算方法,建议采用PCI指数代替CI指数。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的学术论文评价,不仅要统计发文量、专业期刊和专业核心期刊刊登量,还要注重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文章利用CNKI的"学术文献总库"和"引文数据库",对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和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2005年至2009年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和图书馆领导提供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CNKI数据库档案学、档案事业领域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源,统计1992—2017年被引频次排名前99位学者的论文发文量、被引频次,计算目标数据的篇均被引、h指数和p指数,实证分析了p指数应用于档案学、档案事业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关系,以2009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166种医学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为源数据,采用SPSSl6.0软件作线性、对数、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回归拟合和Logistic回归。二维散点图和曲线回归拟合分析均发现,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呈密切相关,但与来源文献量的相关性不强。因此,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应相互补充,共同用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h指数评价个人科研能力时有可能出现多人具有同一h指数,从而无法进行细分这一缺陷,对h指数进行一次修正,设计出一种功能更强大、使用范围更广泛的hi指数,介绍hi指数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并使用hi指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部分作者进行评价以证实其效用。最后总结hi指数与其他几种形式相似的类h指数方法之异同,界定各自的适用范围,并指出hi指数的最大优点就是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都贯彻发文量与被引量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的数据对39种广东省医学类科技期刊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价广东省医学类科技期刊的总体学术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h指数用于高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评价是有效的,但对低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进行评价存在缺陷,且数值易于雷同,不易区分。P指数在学者研究绩效评价方面具有同h指数相一致的维度,它不仅考虑学者的被引次数(c),而且考虑学者的研究质量指标——平均被引率(C/N)。以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科领域49位专家为例,对比分析专家的发文量(N)、被引次数(c)、平均被引率、专家h指标、g指数、p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p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g指数,更具有评价的合理性,应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信息化和谐的内涵和构成,构建信息化和谐指数测量的二阶段模型,以2001~2007年中国31省市信息化水平为评价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测量31省市的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化水平在31省市间分布均衡的视角,借助扩展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测量2001~2007年中国信息化和谐指数,得到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逐年提升,但和谐指数逐年扩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搜索引擎新思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网络资源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 如何更好地组织这些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分析和评价现有搜索引擎的两种组织方法, 即关键词索引和等级式主题索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索引组织方法——联合索引, 它有机地把前两种组织方法结合了起来, 充分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优点。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为: 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基础, 精选主题词(或主题词串) , 并把它们按学科等级关系建成一棵棵主题词树, 然后把由索引软件所抽取的关键词, 根据语义关系 (主要是同义词关系) 与相应的主题词联结起来, 以实现充实等级式主题索引工作的自动化和关键词索引的高级智能检索。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影印古籍建库的实践,对影印古籍析出文献及CNMARC格式著录、析出文献分类标引、主题标引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对析出文献用《中图法》及"四库法"共同进行分类标引;对析出文献进行主题标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影响因子分数平均值:一个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新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红  潘云涛 《编辑学报》2006,18(6):475-477
介绍影响因子分数平均值的概念,并用2004年SCI收录的我国大学、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科技论文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影响因子分数平均值比较适于评价不同学科间的研究工作,是一个新的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较好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说明建立索引数据库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索引质量标准,提出了我国索引数据库的质量评价基准,并以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参考构建了我国索引数据库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内容(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最后就索引数据库质量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续想。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2010 年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呈现了百强榜单,揭示了 百强的省市分布、学校类型分布状况,并对理工类、综合类等8 类学校的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对2010 年百 强排名结果与一级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指标对评价结果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假设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的 基础上,对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作了对比,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从而提升结果排名。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肖宏  杨如华 《编辑学报》1994,6(2):66-70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是期刊所发表的受基金资助论文篇次与全部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本文统计分析了19种期刊1987—1992年基金资助指数的情况,发现同一学科中一个期刊学术地位高,其指数就高。综合性学术期刊(含多学科)的指数普遍高于单科学术期刊。在这6年中,总体都呈指数上升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S形台阶样递升,提示基金资助指数是评估期刊的一个有效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刘凤娟 《图书情报工作》1996,40(6):46-48,77
以本馆中文图书近3年来的借阅统计为基础,利用计量学原理,对图书流通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实现中文本体三元组的快速索引和更新为目的,首先分析中文本体的知识结构,并通过OWL建模语言将其内部的各种知识单元转换成关系三元组和属性三元组构成的知识网络;然后利用《通用规范汉字表》对体现实体间语义信息的关系三元组进行编码,形成主语前缀和宾语前缀索引表,同时对描述实体特征的属性三元组进行编码,形成主语前缀和主语后缀索引表;接下来详细论述关系和属性三元组的更新方法;最后选取多个本体文件对三元组的汉字索引和更新方法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单字索引能够有效地减少本体三元组的更新和检索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主题标引在文献检索中的作用及提高标引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风梅  曹高芳  李艳芝 《图书馆论坛》2004,24(5):148-149,144
阐述了文献检索与主题标引的关系,从标引质量、标引原则和标引深度等方面探讨了主题标引在文献检索中的作用及提高标引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hm指数——对h指数的修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学梅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116-118,16
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一次修正,设计出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并且在详细阐述hm指数的定义、原理的基础上,使用hm指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部分作者学术贡献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的结果,一方面检验利用hm指数评价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贡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描述利用hm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贡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最后总结利用hm指数开展学术评价存在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