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矿业发展过程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矿业产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江西省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矿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了江西省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3建议。  相似文献   

2.
矿业领域人才结构层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矿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矿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构成了矿业企业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对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矿业发展迅速,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矿业企业人才结构层次不合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严重限制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规模的矿业企业采用不同的措施缓解人才短缺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全社会提高矿业科技意识,加强矿业人才培养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还需要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矿业必须可持续发展.文章围绕矿业发展问题,论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以及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并强调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应处理好的几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从宏观上应处理好四组重要辩证关系: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矿产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可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之间的关系;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WTO将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环境保护纳入到其宗旨中。WTO的环保条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的协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缔约国设置环境壁垒提供了借口。刚刚加入WTO的中国企业应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强化环保意识,实施绿色经营战略,化解来自国际市场的强大的贸易压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淮南矿业开发为例,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指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清洁生产和资源补偿,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科技兴矿、资源挖潜、发展洁净能源和建设生态矿区。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矿业权管理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澳大利亚矿业管理体制、矿业权的性质及分类、矿业立法、矿业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矿业权流转机制以及澳大利亚的矿业税费制度等,考察其矿业管理制度,从而获取如何完善我国矿业权管理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结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需要制定相拳政策,法规,同时还需要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意义的区域矿业开发,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法治问题.无论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还是中国当前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都要求走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并以法治作为保障.为此,要健全区域矿业开发利用保护机制,将矿农管理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要依法调整区域矿业环保各方利益关系,建立矿农利益共享机制;要完善矿农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使其在解决当事人争议中愈加便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煤炭高校担负着服务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为了解决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满足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矿业"对环境学科人才需求,煤炭高校应该对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矿业特色"的环境学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及可持续发展与煤炭工业中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了煤炭开发利用对淮北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淮北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63座为煤矿城市。这些城市大多因煤而兴,具有煤炭工业主导功能突出、城市空间布局分散、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所有制结构单一、劳动力结构单一、性别比例失调、基础设施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特征。总结其特征,探讨应对之策,有益于煤矿城市乃至资源型城市的健康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14.
以工业遗产为资源要素,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理念,以工业旅游为开发手段,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旅游,是实现工矿企业转型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工矿企业需利用丰富的遗产资源,借鉴成熟的开发模式,依托良好的政策环境,实施生态工业旅游开发,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深度开拓旅游市场。开发中遵循科学规划设计,突出生态理念,完善旅游功能,强化服务主体。以期提升企业形象,满足旅游需求,培养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实现工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煤炭产业信息化推进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述煤矿绿色开采的原因和作用,并列举一些煤炭企业进行绿色开采的有效举措,旨在推广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和拓宽产业链,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与国内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氛围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新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理念、体制、模式创新的意义,提出了以主体性教育为中心的产学研结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宋代坑冶业中的国家与地方——湘粤赣边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地方坑冶业的发展,一方面固然与国家政策推动有关,同时也受地方社会传统、经济状况、社会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坑冶政策因时因地而异,这两方面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构成地方坑冶发展的主线。宋代湘粤赣边界地区的坑冶业发展显示出:一方面,国家极力保障韶州作为南方地区坑冶中心的地位,不仅强化了地方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也适时地改进坑冶的生产技术及制度;另一方面,则逐渐对其毗邻的郴、赣及南安军的坑冶施行封禁政策,以此尽量消除地方的治安隐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困扰煤矿人才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人才短缺已经是新疆煤炭工业普遍性和潜在性的问题,要保证新疆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尽快采取有效地措施改变现状。因此,文章提出解决新疆煤炭工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的根本对策是扩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规模。  相似文献   

19.
在仔细分析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涉及区域内的地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聚集优势、交通、运输、通信条件、电力和工农业等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工业布局情况和城镇化水平等等的基础上,提出应充分利用水、电、交通功能和调水工程所提供的一切条件,科学制定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实现其战略规划的具体战术措施:科学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整合现有工矿企业。建设生态友好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型经济和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推进喷灌节水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田土改造和石漠化治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的不断壮大,对于矿产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采矿业不断地机械化、标准化和高效化,要求采矿技术不断地朝着先进、安全的目标发展。本文对于目前的采矿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采矿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