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当然"的命题——校长当然是校长!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校长不一定是校长,他们更像是官员,甚至干脆就兼任政府官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界  相似文献   

2.
赵锋 《上海教育》2013,(36):18-21
在中国教育界,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如他的名字一般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稀贵”。他从一名语文教师起步。成为校长、局长、教育部官员,随后又辞去官员职务回到了学校当校长。通过6年多来“最为彻底的”学校变革,李希贵让十一学校成为“生长师生想法”的地方,师生们亲切地称他为“贵爷”,而他“希望给中国教育带来改变”。  相似文献   

3.
教育呼唤“无为”之精神 在教育现实中,无论是上级部门的官员,还是学校的校长、教师乃至家长,其实都迫切希望“有为”,即官员们渴求“政绩”,校长和教师渴求“上线率”、“重点率”,家长们“望子成龙”,所以任何一方面都不甘心“无为”,这三个方面的合力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得孩子们疲于奔命地应试。  相似文献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新任校长不仅要做到与领导班子“和”,与教职工“和”,而且十分有必要努力做到与前任校长“和”,这是新校长管理学校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里所讲的“和”并不是从人际关系意义上而言的,主要是指新校长要与前任校长治校在治校方面所采用的正确措施、政策“和”。  相似文献   

5.
张景 《天津教育》2006,(9):11-12
政绩是官员在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校长作为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一级领导者,像其他行政领导干部一样也是群众眼里的“官”。那么,是否该用政绩来衡量校长?如果用政绩来衡量校长的话,又该如何评价其政绩呢?本期的“教育三人行”围绕“校长的政绩”这一话题各抒己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最好的帮助     
邹兰要辍学了!当我心急火燎地找到老校长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喝茶。 “那你打算怎么办?”老校长笑呵呵地问。“当然是学校免了她全部的费用,或者由我来支付她的费用。”我义正辞严。“你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老校长漫不经心地问道。“那您还有更好的办法么?”老校长的态度让我有些气愤。  相似文献   

7.
新论点     
校长可以姓“教”也可以姓“钱”“勤工俭学”、“校办产业”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它放在教育事业之中,不要把它放在教育事业之外。现在校办产业以“创收为主”,当然能够发挥“育人”功能更好。对校长姓钱还是姓教的问题,我多次讲:校长可以分工,形成一个合理  相似文献   

8.
金二木 《江苏教育》2007,(17):49-49
教育家办学的话题范围太广。我想重点说一点,这就是:教育官员首先要成为教育家! 提到教育家办学,一般讲的都是校长,似乎办学者仅仅是校长。其实,办学者至少包括管教育的官员、校长和教师三个层面的办学主体。在提倡“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下,这三个层面都应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家,三个层面的人都要努力像教育家那样去完善自己的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穆洁 《中小学管理》2006,(11):44-46
与北京陈经纶中学的张德庆校长聊天是件乐事,他很少讲“大道理”,但说出的话、讲的故事却很有琢磨头儿,于平实中显出力度。我们的话题当然离不开学校管理,我问他:“您想当什么类型的校长?”张校长不假思索地说:“做那种勇于践行的校长。”第一次听到一位校长这样为自己的工作定  相似文献   

10.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学者只能有一个校长”!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官员眼中的校长必须惟命是从——只能上传下达,不许越雷池半步;商品经济时代,产业化学者认为,校长必须职业化——教育产业的职业经营者,为学校谋取最大的效益;现代化年代,理想化学者追求的校长必须专业化——“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础教育管理层最讳莫如深的话语之一,就是所谓“学校决定”。在目前的学校权力架构中,所谓“学校决定”,其实就是学校高管决定。鉴于“校长负责制”的普遍实施,大多数的“学校决定“,其实就是校长决定。当然,校长总是有一个“班子”的,班子中一些副手的意志和见解,校长总不能每次都不听吧。这样,校长副手的一些意志,也可能成为“学校决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开心加油站     
记住了妈妈:“你不要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一心不可二用,记住了吗?”小光:“妈妈,我记住了,我保证看电视时,再也不写作业了。”谁大两个一年级的同学路过校长办公室。甲:“我们学校里谁的官最大?”乙:“当然是校长喽!”甲:“那校长下面呢?”乙:“座椅!”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坦言:校长讲排场、讲级别、不会讲课,也很少进课堂;教育局长缺乏教育专业知识,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校长、教育局长的这种“官员化”、非专业化现象应引起人们的警惕。为此,他建议尽快改革校长、教育局长的任用制度,实现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14.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14,(19):29-30
业内有句名言,已经广为流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讲它,应该是一种追求;局长讲它,可能是一种要求。论说,这是一条“可逆性”定理,如果表述为“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个好校长”,也未尝不可,而且在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好像更加普遍。当然,无论怎样表述,反正“好校长”和“好学校”之间,已经建立了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之所以会那么“必然”,是思想导引使然。其实,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5.
《河北教育》2011,(5):32-32
周冬祥在《推进校长专业化建设造就教育家型校长》中指出,推进校长专业化,就要改变“校长官员化”管理模式,把校长的管理从实际上存在的“准公务员”范围内剥离出来,按照学校教育的学年制度和校长专业标准,由学校主办方组织实施人事管理。政府主办学校的校长管理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负责,非政府主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校长管理由学校的主办方负责,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与学校主办方协商,委托合法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依据教育法规要求对校长进行专业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说明,办学水平的高低与校长的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管理出色的校长肯定会办出一所出色的学校。当然,管理是一门学问,它并非只停留在理论文字上,而是具体体现在日常事务中,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在实际工作中,一个校长若具备了“四件工具”,就能有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增强管理效果。这“四件工具”就是:“鞭子”、“刀子”、“斧子”和“抹子”。校长可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教育》2009,(6):F0002-F0002
2009年5月17日至24日,英国12个地区的120名中小学校长及地区的教育官员对我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访华。其中,英国桑德兰市的9位校长和1位教育官员对哈尔滨进行了访问.这次活动由国家“汉办”与英国文化委员会驻华代表处联合举办,是为推动英国汉语教学的发展,促进我国中小学与英国中小学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爆笑超市     
万万 《小学生时代》2022,(12):32-33
<正>吱一声语文课上,老师叫昏昏欲睡的辰辰站起来回答问题,辰辰什么也说不出。老师:“你会不会呀?不会也吱一声。”辰辰:“吱。”校长是谁儿子要上小学了,妈妈叮嘱他:“上学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儿子:“那老师要听谁的话?”妈妈愣了一下,说:“老师当然要听校长的话。”儿子:“那校长是谁呀?”  相似文献   

19.
近日,“汉语桥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欢迎仪式暨第三届黑龙江论坛在我省召开。省教育厅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哈尔滨市16所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代表与美国教育官员齐聚一堂,交流了中美教育异同,探讨了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20.
《当代校长》今天“开张”了。作为当代校长当然首选《当代校长》,因为这里是让各位放飞思想、碰撞观念、分享经验的新天地。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呼吸,畅快地表达,冷静地倾听……《当代校长》的主打栏目——“峰会”,是一种纸上的论坛,一种无形的盛会,衷心期待在您的支持下高朋满座。第一次“峰会”讨论什么呢?经过激烈舌战,我们最终将首次“峰会”主题定为回归最本原的校长角色。在哑语的表述中,校长是在校园里盖章的人。“盖章”形象地代表了校长的地位与权力。那么校长们是否理性地想过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