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秀芳 《大观周刊》2012,(19):216-217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  相似文献   

2.
冯明良 《大观周刊》2012,(31):231-231
高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难度比较大。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本地区作文难以提高的几个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对作文评价机制中反映的问题有一些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充满了情趣,可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总是千人一面,万人同腔,干干巴巴的,让人难以卒读呢?笔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摸索,在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将趣味性有机地融进思想性、情感性、逻辑性之中,从而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人的个性心理是丰富多彩的:有孤独型的,有社交型的,有思考型的,有行动型的,有焦虑型的,有乐天型的,有冷静型的,有激动型的。写作活动是个性心理的外在表现,个性心理既然是丰富多彩,那么写作活动就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学生作文的模式化,很大程度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接受了教师对作文的硬…  相似文献   

4.
胡艳龙 《大观周刊》2012,(10):197-197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作文要求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强调“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能在作文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文。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5.
黄海容 《大观周刊》2012,(14):226-226
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小学生口头氧达和书面表达的作文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本文谈到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号,激情促写;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观察能力: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的思维能力;如何运用现代教有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表达能力;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的评改等等内容从。从而为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如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艳 《大观周刊》2012,(24):320-320
对中学生作文的修改,有人主张仔细批改,有人主张小修小改,有人主张评价作文应以褒场为主,有人主张评价作文应以批评为主,诸如此类的看法很多很多,作文修改的方法到底怎样才是最行之有效方呢,根据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成绩在中考语文成绩中占据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平时写作练习中,学生又常常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不会选材而苦恼,我们语文老师也常为学生作文选材的单一、老化、俗套而烦恼焦虑。  相似文献   

8.
曹阳 《新闻与写作》2002,(12):28-29
针对前一阶段某些高中生作文表现出的忽视审题和立意,不重视内容的充实,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等问题,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期中作文检测讲评强调必须重视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达到“中规中矩”的要求。所谓“中规中矩”,主要是指符合高考《考试说明》“基础等级”要求。 海淀区期中作文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主教的墓志铭: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 但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相似文献   

9.
先解题——本文副题中的“两结合”,指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者相结合。七年前,一个出版过自己杂文集的某杂文刊物编辑,在某地参加高等学校的自学考试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考题:杂文的定义答案:杂文是文艺性的评论批分:0 这位杂文编辑兼杂文作者的答案,为什么得了“0”分呢?因为,阅卷的标准答案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他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样,所以就吃了个“大鸭蛋”。  相似文献   

10.
王东 《大观周刊》2011,(18):223-223,22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生作文在写作、批改之后学生会有许多写作的经验和感受,要想使这种经验和感受成为日后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动力,就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往往注重作文的评改,而忽略了这一重要的“善后工作”,让学生写“写后感”就是弥补作文训练这一不足的好方法,是一种分析总结写作经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建兵 《大观周刊》2012,(24):293-294
作文既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语文教学的一把尺子,同时还是体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谈起作文就头痛,他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本文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增强自信,指导观察、积累方法,下水作文、现身说法,开展活动、评价鼓励,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五个方面谈谈如何使学生敢写、能写、学写、想写、乐写。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海彬 《大观周刊》2011,(40):145-145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而写景状物作文又是学生常写的一种文章样式,是作文家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写好这类作文,笔者以为,必须唱好“以日观物——以心观物”两部曲,按照两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沈晓云 《大观周刊》2012,(30):204-204
带过毕业班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考试的成绩却不理想,甚至名落孙山,究其原因,问题都出在语文上。这恰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教育理念冲突,成了“得数理化者未必得天下,失语文者势必失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因为各自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其说不一,答案多彩丰富,那么怎样才能对高考作文试题做出正确的评价呢?我认为,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和“3+X”考试改革的目的,我认为“三个有助”原则,是评价高考试题的惟一标准。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5.
自《全国新闻系统测试复习提纲》公布之后,有的新闻单位或业务刊物,拟出一套“标准答案”或类似“标准答案”的东西,主观意图是好的,可效果就很难说了。我认为,没必要搞什么“标准答案”。因为,所谓“标准答案”,仅仅是“答案”作者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观点和理解;特别是一些要让测试者发表自己见解的问题,怎么也好拟出“标准答案”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16.
马金翠 《大观周刊》2012,(31):253-253
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到社会.作文总是十分重要的。你要说话、交际、写报告、通书信、订合同,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几年,我把一些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白杨 《大观周刊》2011,(24):41-41
我们都知道“金素材,好作文”的道理。没有鲜活的素材,即使你拥有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靓丽的语言,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尤其在考场为文时,相当一部分考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头脑中储备的精彩素材有限,可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管怎样搜肠刮肚,就是想不出来;第二,考场时间紧迫,容不得你前思后想、仔细斟酌,一些平庸的或文不对题的素材就这样被匆忙写进了作文;第三,即使想出一些素材来,也是隔年皇历,  相似文献   

18.
黄翠雅 《东南传播》2015,(3):110-11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弥补当前我国小学作文教育中的不足。在此,首先探讨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作文的相关性,而后分析当前小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知识、经验不足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生活化"研究及作文课题的选择、研究体验的激发等,进而例举了研究性学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令研究性学习于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转化。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应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对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检阅。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已迫在眉睫,而从作文教学方面入手探索各种方面和策略是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田初 《大观周刊》2010,(37):80-80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由于偏远山区小学信息闭塞,思路狭窄,尤其是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缺乏积极的指导,学生一听作文心理就害怕。我们只有借图画启发联想,练词造句;组织活动,实地观察,练说学写;结合课文,指导仿写,培养学生初步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