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种与传统现代主义教育观截然不同的新型教育观--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由此产生,并对现代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从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课程观及师生关系等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影响,对建构新课程理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知识观的转型对当今课程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4个方面阐述后现代知识观对课程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多元的课程观,它力图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来摆脱现代主义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对课程本质、教师角色、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方面有着独特的认识。后现代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后现代教育思想也不能盲目进行引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重构高等教育课程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到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高等教育课程也必然受到波及.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进行思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试图建构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观,以期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课程观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及其基本特征,综述和分析了这一思潮在教育领域引起的冲击和变革,特别是在课程领域所带来的观念上的革命。同时评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全方位的批判了过去的思想,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音乐和哲学两个角度出发,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日渐衰落,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否定和解构现代性的姿态登上了西方的思想舞台,它在西方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庞杂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聚焦其中有关创新的理论和观点,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目的观、知识观、师生关系、课程观的影响和体现,探讨它们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教育的启示,思考创新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种与传统现代主义教育观截然不同的新型教育观———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由此产生,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角度来阐述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课程改革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志军 《湖南教育》2003,(22):17-18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后现代思潮,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西方,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考察各种学术领域,然后归纳出一套全新理论的现象时有所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论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各种传统课程理论,尤其对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典范的“泰勒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且以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和价值观念阐释课程的本质,对建构新课程理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渊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与“现代性”的讨论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流行哲学、文化思潮,其影响面非常广泛。从七十年代始,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对包括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等尤其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的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价值观念理解课程的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尽管目前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的影响还不太大,但其作用正日益显现。一、理论基石:后现代主义后现代…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是在批判和否定现代主义科学理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共识:去中心化、去一元化,反对宏大叙事、总体化、确定性的话语系统,强调非理性、差异性、反思和批判精神,倡导多元化方法论等[1].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对教育的知识观、目的观和思维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对高等教育课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当下高校"潮课"现象就是其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对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进行扼要归纳.并对其在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具体体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问的竞争,是智力性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对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地受到这场思潮的冲击.后现代课程理论有必要结合体育学科的具体情况,挖掘后现代课程理论中积极和建设性的因素,以便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和服务.本文通过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吸取其中积极和建设性的因素,并指出其对我国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西方的简单、封闭、僵化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和无情的鞭鞑,提出了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本文拟探讨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研究的积极意义,并对之不足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视野下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雷 《现代教育论丛》2008,(3):18-21,13
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等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识教育当然无法绕开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在后现代视野下如何发展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蓝秋燕 《文教资料》2012,(10):34-35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到七八十年代,这一思潮占据了西方理论界主要话题的地位,在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等各领域都掀起了"后现代主义的论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对话与反思而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绝对平等的关系;课程即为探究过程。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课程文化观与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社会思潮,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来审视教育的种种问题。文章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探析,对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儒学传统,儒家传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要研究、借鉴、吸收后现代主义合理方面并重新建构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普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当下颇具影响的显性思潮,而其是否仅仅是一种思潮,就这个问题,学术界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后现代主义派别林立形成了众神狂欢的局面,但又有着相同的本质:以现代主义为攻击的对象:以大写的人和大写的理性为批判的靶子;反对"主体-客体"二分,坚持平面化思维;崇尚差异化,反对整体主义.在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态度上,不应拒斥,应坚持积极对话.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与音乐人类学在21世纪学术讨论中产生了特殊意义,它表现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发展了的世界观和生活观.后现代主义作为今天最为前卫的文化思潮,对音乐人类学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音乐人类学进行着深度意识的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