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撒问题是指以摩洛哥与西撒人阵为主的两方就西撒地区最终地位所产生的一系列分歧、争端与冲突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双方爆发冲突,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实现停火。但问题并未因停火而解决,拟议中的公民投票也一直未能举行。从当前情况来看,近期举行公民投票的可能性很小。有关各方正在寻求相应的政治解决办法,但估计问题仍难在短期内获得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2.
第三章混乱的时代、清澈的梦第28战:不可避免的宿命出场人物:西撒胜利条件:击倒蕾菲娜失败条件:西撒死亡蓝斯率领洁拿鲁军团绕过防御,直扑圣焰的核心——黄金都市。西撒和众人赶去支援,在圣亚里昂平原遇到希洛伊女王和爱斯玲率领的联军,西撒请求希洛伊女王率领龙骑军团与他们一起压制洁拿鲁佣兵,以便让西撒获取与蓝斯决战的机会。在经过辉煌殿时,众人意外地发现蕾菲娜正在这里等候,为了最后的尊严,她执意与西撒进行最后的决战。与蕾菲娜作战并不困难,先跑开一定距离对自己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运行体系中平等的一员,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中国“入世”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产生难以估量的贡献。章仅就世界经济的发展、亚太地区的安全和信息网络经济的拓展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入世”的贡献和意义。使中国人民勇敢对“入世”后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新世纪网络经济的角逐中,铸就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世界竞争力中国排第几国际综合竞争力是直接描述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的指标,它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比较中的地位。今年8月,据具有世界影响的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管理发展学院联合公布的一份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在世界48个最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地区的矛盾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介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一个国际问题,一度成为世界政治气候的晴雨表。这一地区的问题给人们以启示:地区不能稳定,世界难以和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正值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接轨之际,研究一下洪江经济的外向化问题,无疑是洪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湖南省加速西线开发的需要,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追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以缩小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需要,更是我国中西部内陆山区涌向世界开放潮流、加人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1改革开放以来,洪江市的对外经贸逐渐发展,并呈现出了起飞的趋势。1980年洪江瓷厂与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湖南分公司、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投资公司湖南分公司实行三家联营,到1985年又与中国华艺有限公司,美国运达有限公司、湖…  相似文献   

7.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吴继宸《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也指出: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亚太尤其是东亚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倍受世人瞩目。而中国作为东亚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东亚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东亚地区的日趋繁荣,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应充分利用东亚产业结构又一次面临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区域内的国际分工,调整和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社会进入了旧秩序坍塌、新秩序待建的转型期,面临经济增速减缓、地区动荡不安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以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为重要内容的国际新秩序。国际新秩序建构与中国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建构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能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而中国和平发展也能为世界新秩序的建构提供有益借鉴,有力地推进世界新秩序建构,以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局势和国际环境来实现一国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在新世纪跃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便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从而使国家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军事战略中的“师夷制夷”是病态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中国渐而从求得自保的本能中取洋之精气为本国军事、艺术、文化、生活所效用。文化交流的“势差”不是固定僵化而是动态流变的。值得研究的是当时弱势中的中国为何没有被完全西化,反而以另一种名义引领了现代欧洲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2.
中西智慧在本质上都希望主客体关系协调统一的发展。中国智慧的思维特性表现为主客融合,强调客体主体化,但往往导致主体自我中心的遮蔽;西方智慧的思维特性表现为主客对立,强调主体客体化,又往往导致主体自我中心主义。如果二者结合,既注重客体的自然世界丰富,又注重主体的心灵世界的丰富,则是人类理想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之衍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欧洲浪漫派文学的兴起看西方文学东方化;另一方面,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看东方文学西方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这句名言精辟地概括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农业大国中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国农村改革面临困境和又一次契机之际,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国农民问题,成为一个极为现实的理论问题.文章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美术专业开设《线描造型》课程是为了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原因,许多院校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仍然比较模糊。新一代学生具有东西方杂糅思想观念,因此在线描课程设置中注重把中西方艺术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具象造型、抽象造型和意象造型分阶段地融入线描造型之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现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历年来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针对如何提升效率,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多年、多方面的研究,还是存在不如人意和具有争议的地方。文章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理论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论,还可以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李金发受西方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创作的象征诗 ,扩大了中国新诗的艺术表现领域 ,为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无疑是推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在中国传播最力的诗人之一。对他的诗歌理论及创作 ,放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去观照 ,既可使我们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 ,也可对其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传承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个奇迹,它一直吸引着各领域研究者的目光,中外专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很有见解的分析,大体主要有三种观点:地理环境、人口规模、文明程度,这三种观点对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作了卓有成效的论述。但我认为都未触及到本质,中华文明连续传承是根植于黄土地上的信仰———祖先崇拜。下面我就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与祖先崇拜的关系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慰安妇”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十多年来研究成果颇多,主要集中在“慰安妇”制度、幸存者的调查、史料等证据的搜集上。文章将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的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中国化是中国教育学者一个世纪的追求与梦想.这一追求与梦想的历程,可以用中国化意识的萌生、确立、反思、畸形实践、多向度展开来概括.在这一艰难的历程中,中国的教育学人在什么是教育学的中国化、教育学中国化是不是一个伪问题、如何实现教育学的中国化等问题上,做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这些探索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育学中国化的追求上,而是要把思索与实践的目光投向创建"中国教育学",以重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学为鹄的.当然,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沿着正确的路径,采取适切的策略方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