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婚俗观念、习俗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对中国汉族和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族的婚俗文化特征进行了对比,阐释了不同婚俗对语言的潜在影响,从侧面反映出文化、语言和婚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俄婚俗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艳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46-50,126
婚俗是民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其各自的婚俗.熟悉和研究这些不同婚俗,可以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婚俗程序、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了解两国不同的民俗文化,对加深中俄人民的友谊无疑是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掌握俄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3.
婚俗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不同的民族婚俗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本文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婚俗的调查、整理和描述,以揭示湘西地区独特的民族民俗。  相似文献   

4.
在对陕西省白水县婚俗文化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当地的婚俗方言词汇中来看当地的婚俗文化,并探究其与中国古代婚俗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从而对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的当代形式作以点式的梳理和概括。  相似文献   

5.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大影响的两部专集。《诗经》和《楚辞》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转轨时期,作为文化形态的婚俗自然也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而发生变化。《诗经》所反映的婚俗作为西周至春秋时北方文化的缩影,《楚辞》所反映的婚俗作为战国时南方文化的代表,两者放在一起作一比较可以窥视南北之间婚俗的异同。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即:一、择偶、求爱的比较;二、嫁娶的婚俗比较;三、婚俗的道德规范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婚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六礼、说媒、祝子等习俗.而中西方婚俗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近年来中国婚礼多是中西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婚俗文化不仅反映出社会发展进程,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这种不断的进化与发展也正是婚俗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婚俗文化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了许多印记,并且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外文化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众多文化因子中的一员,映射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汉语婚俗类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在日趋上升。本文主要针对汉语婚俗类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现状以及改进教学的对策及方法展开论述,从而探究出一条有效的汉语婚俗类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性,源于人类的本能,也是婚姻的核心所在。人类的婚姻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发展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意蕴的传统婚姻婚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传统婚俗文化演绎过程中,我们的老祖先围绕性想出了很多生动有趣、文雅兼备的办法,而且积久成俗。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不仅是民族精神品性、文化面貌最筒约的展示,而且具有丰富的、特色鲜明的性知识与性文化教育内涵。探讨中国传统婚俗的性文化,批判传统婚俗中违反科学与人道精神的旧规陋俗,充分肯定其中合乎生理科学的性知识与性文化教育内容,增进现代婚俗文明,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无疑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婚姻制度是任何文化都包含的社会制度,不同民族的婚俗文化在历史沉淀下逐渐形成。中西方婚俗文化受文化差异影响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对比分析中西方婚俗文化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萨满教对满族社会风俗习惯产生了甚是广泛的影响,综观满族的人生仪礼、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节俗等风俗习惯,其中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从衣俗、食俗、居俗、行俗四个方面来阐述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有助于加深理解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一个充满民俗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的基本要素以及由此组成的形式多样的符号系统是构成民俗事象的内核.本文着眼于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习俗,结合民俗符号的相关理论,解构饮食民俗的构成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传统纳徵婚俗作为切入点,就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对纳徵问题的认识及理解开展专项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传统纳徵婚俗存在困惑与矛盾。他们在思想、行为上抵制、批判传统纳徵婚俗,却又无法彻底摆脱根深蒂固的传统婚俗观念。为此,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纳徵问题的法理认识,促使其摒弃传统纳徵婚俗中的不合理成分,对其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婚恋理念更有非凡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花儿”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它身上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一般特点。但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者,“花儿”体现出独特的民俗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花儿”的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特色。  相似文献   

15.
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歌与民俗关系密切,民歌可反映民俗,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丰富多彩的民俗又不断丰富着民歌的内涵和外延。粤西雷歌中所蕴含的民俗事象极为丰富,涉及雷州半岛人民的生产习惯、精神信仰、饮食习俗、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雷州半岛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特质。试图透过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这一活动窗口,来探究雷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江西丧葬风俗中的古礼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祖国传统化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今天的古礼研究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更当有所发展,因此应有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试图从江西民间风俗中寻找出流失于野的古礼遗痕,了解研究古礼做一初步探索,并以此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及这些民俗对今天江西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客家民系是比较保守的民系,虽然客家人迁徙到各地,却仍然传承着源自于传统之儒家礼俗。然而,礼俗会因为社会变迁、族群融合而有所变化,婚姻礼俗亦然。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常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使得客家婚姻礼俗随时代而有所变迁。台湾的客家婚俗,也随着时代与地域之不同而有所差别,至今仍可看出源自于原乡古代的礼俗。客家人的婚姻观念是以“广传家族、繁衍子孙”为主要目的;传统客家婚姻礼俗极为讲究,每一项婚姻礼俗都代表客家人的文化精神与理念。探讨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之变迁,可说明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乃源自于大陆原乡,论其渊源皆以《礼记·昏义》: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为依归,但在台湾又有所转化,演化成在地化之客家婚礼习俗。现代台湾客家婚礼,都已经过简化,古老完整之婚姻礼俗,已不多见,客家年轻一代,更不复知晓客家婚姻礼俗之文化意涵。本文探讨台湾客家传统婚姻礼俗内容,彰显客家文化中的婚姻民俗与精神信仰,有助于认识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丰富之内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角度对《乌鲁木齐杂诗》中三十八首民俗诗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清代新疆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的散文,处处可见其对家乡风俗的描写。通过不同的篇章,作者把自己家乡的一些特有的风俗绘成了一幅长卷,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试从有关节日的风俗描写,生病时的风俗描写,休闲娱乐的风俗描写,及其他方面的风俗描写等几个方面,对丰子恺散文艺术特色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Crystal Space(简称CS)是一个开源的3D游戏引擎,作为其框架核心的SCF为用户设计和开发基于CS的自定义插件提供了便利。本文介绍了CS和SCF;然后,探讨了SCF在自定义插件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最后,设计及实现了一个基于CS的自定义插件,并详细论述了其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从中发现,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设计及使用符合自己需要的自定义插件,将使基于CS的游戏开发或软件开发更加便利、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