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某省16名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高强度间歇组(HIIT组),每组各8例。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一般日常训练,HIIT组增加高强度间歇训练。比较训练前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身体成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HIIT组8名队员训练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不显著(P>0.05);体重和脂肪百分比含量下降,对照组显著(p<0.05),HIIT组极显著(p<0.01);而瘦体重和去脂体重,HIIT组有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8周HIIT训练能明显提高赛艇男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并显著降低体脂,增加瘦体重和去脂体重。  相似文献   

2.
周海旭 《体育科研》2021,42(1):77-85
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持续有氧训练(CAT)对青少年的身体成分与心肺适能的不同影响效果,为设计青少年锻炼方案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共纳入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以PRISMA声明的标准对14篇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质量评价。结果:(1)HIIT与CAT对青少年体重和BMI的干预效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对体脂率的干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2)HIIT与CAT对青少年最大摄氧量(VO2max)、峰值摄氧量(VO2peak)、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干预效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HIIT对青少年VO2max、VO2peak和DBP总体效应量优于CAT,CAT对青少年SBP的总效应量优于HIIT;(3)其中将青少年分为健康和肥胖两个亚组,健康青少年亚组中,CAT对体重、体脂率、BMI和SBP等指标的干预效果优于HIIT,HIIT对VO2max和DBP的干预效果优于CAT;肥胖青少年亚组中,HIIT对体重、体脂率、BMI、VO2max和DBP等指标的干预效果优于CAT,HIIT与CAT对健康青少年SBP的干预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模式的搏击操运动与同等剂量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模式的跑步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比较分析,评价搏击操运动作为一种HIIT模式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有效性。【方法】以30名肥胖男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体重为匹配变量分为2组,MICT组和HIIT组,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MICT组每周进行6天,每天32min跑步运动,运动强度为60-75%HRpeak。HIIT组每周进行6天,每天4次4min的搏击操运动,间歇期为2min的完全休息,每天运动时间为16min。运动强度为85-95%HRpeak。研究指标包括体重、BMI、WHR,脂肪质量、FMI、BF%、肌肉质量和LMI。【结果】(1)与干预前相比,MICT组和HIIT组肥胖男大学生干预后体重(p<0.01,p<0.01)、BMI(p<0.01,p<0.01)、WHR(p<0.01,p<0.01)、脂肪质量(p<0.01,p<0.01)、BF%(p<0.01,p<0.01)、FMI(p<0.01,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了解高考压力下,青春发育后期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的身体机能状况,重点探讨四项素质训练对体育考生身体成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韩国杰文VENUS5.5体成分分析仪分别对受试者进行9月份及次年4月份体育高考后的测试。结果:男、女两实验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训练后降低,肌肉含量增高;而两对照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体水分、脂肪重量、矿物质、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四项素质锻炼对青春后期体育考生身体成分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和肌肉重量影响较大,而对体重指数影响不大。2.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尽管发育及营养正常,但运动方式的不同,将会对身体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40名老年女性随机分成太极组和快走组,分别进行16周,5次/周,1小时/次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使用韩国Inbody-3.0身体成分分析仪在锻炼前、后进行测试,选取体重、WHR(腰臀比)、BMI(身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瘦体重7个指标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在体重、BMI、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中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HR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快走组在体重、BMI、WHR和脂肪质量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锻炼前后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6周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均可以有效的减少体脂,降低体重;但太极拳锻炼可以更有效的增加肌肉重量和瘦体重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抒  曹甍  邹昱  唐玉成 《体育学刊》2023,(4):138-144
为观察并比较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干预对肥胖儿童内脏脂肪和心肺适能的改善作用。60名肥胖儿童(11.0±0.8)岁,男女生各30人随机分为HIIT组,MICT组和CON组。HIIT组进行强度为100%~110%最大有氧速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MICT组进行强度为70%~80%最大有氧速度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内脏脂肪、最大摄氧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利用SPSS 22.0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分析和简单效应模型比较各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各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12周干预后组内比较的结果显示,HIIT和MICT组受试者的BMI和躯干脂肪较干预前显著减少,最大摄氧量显著增加;HIIT组的内脏脂肪面积和MICT组的全身脂肪含量较干预前显著减少;组间比较结果显示,HIIT对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和对内脏脂肪的减少作用显著大于MICT,而MICT对全身脂肪和下肢脂肪的减少作用显著大于HIIT;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脂肪和全身脂肪含量的减少与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动员在系统训练过程中服用丙酮酸肌酸、肌酸和肉碱时身体成分及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方法:36名国家青年篮球队退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丙酮酸肌酸组、肌酸组和肉碱组.正常训练同时持续6周服用营养补剂和安慰剂,实验前、后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和运动能力测试.结果:在系统训练中使用丙酮酸肌酸可以明显减少运动员的脂肪,降低体脂百分数;能够明显增加运动员肌肉重量和去脂体重;明显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男运动员在系统训练中使用肌酸和丙酮酸肌酸,可以减少身体脂肪,但使用丙酮酸肌酸减少脂肪的幅度更大;同时,使用丙酮酸肌酸还能够明显增加肌肉重量;在系统训练中使用丙酮酸肌酸比肌酸更能提高运动能力且没有副反应.女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肉碱和丙酮酸肌酸均能减少身体脂肪、提高运动能力,丙酮酸肌酸的效果更明显.结论:在系统训练中使用丙酮酸肌酸比肌酸和肉碱更能减少运动员身体脂肪、增加肌肉重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兰州市中老年人身体成分以及健康状况,随机抽取兰州市45岁以上中老年人473位,并对身体成分(体脂百分比、脂肪重量、水分体重、去脂体重、体质指数、基础代谢率)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甘肃省兰州市中老年人身体情况,为中老年人健身和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总结、梳理HIIT对健康肥胖和运动员青少年身体成分和心肺适能的影响研究,以及HIIT应用于青少年课堂的可行性研究,为后续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00年至2021年2月的相关文献,选取1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论:HIIT能够改善青少年的体脂率,肥胖青少年体重和脂肪则更容易被改善,HIIT还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心肺适能;应用于青少年的HIIT干预方案的工息比通常是1:1,运动持续时间从10s-30s不等,内容通常是冲刺跑,负荷监控指标有HRmax和MAS等;青少年对HIIT感到满意,参与HIIT时出勤率也较高,同时,HIIT还能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幸福感和社交能力,因此将其应用于青少年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住低训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确切了解运动员在高住低训过程中身体成分的变化,本研究将14名大学生分为:高住低训组(HiLo组)和高住对照组(Hi c组),每组7人,每天低压低氧(2500m模拟高度)暴露12小时。HiLo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000m跑训练;Hi c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高住低训组体重、体脂重量和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P<0 05),其他指标稍有降低,但变化不明显(P>0 05)。高住对照组体重、体脂重量、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P<0 05),其他指标几乎没有变化。模拟高住低训组和高住对照组体重明显降低,瘦体重和肌肉重量无明显变化,而体脂重量和体脂百分比明显降低,说明体重的降低是体脂重量降低的结果。本实验采用的高住模型对蛋白分解作用无明显影响,但机体却选择性利用脂肪供能。而2500m间歇低氧暴露结合训练具有轻微的促蛋白分解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对30名女大学生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进行为期16周形体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体成分和身体围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训练16周后,女大学生的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瘦体重明显增加,体脂量、体脂百分率、腰围、臀围和WHR明显降低,与训练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形体训练能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促进肌肉发达,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柔道队59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3.0多频分段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韩国Biospace公司)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采用30s Wingate测定无氧代谢能力。结果: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肌肉重量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与拳击、跆拳道、摔跤等项目运动员相比,体脂百分比较低,瘦体重,体重、肌肉重量,体重比值较高。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和蛋白总量都与PP、AP和Pd呈高度正相关,同时肌肉重量与PP和AP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结论: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运动员的最大做功和运动能力与肌肉的体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大学生的体质和身体成分进行监测与评价,旨在了解健美操专项大学生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变化趋势,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美操专项大学生在四年间,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变化不大,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显著增加(P〈0.05),身体素质中的立定跳远以及男生的握力和女生的柔韧性显著提高(P〈0.05);身体成分中只有男生的体脂重量、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腰臀比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显著。说明健美操运动训练可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从而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肌肉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我国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检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身体成分进行调查,并按照性别以及运动员级别的不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肌肉、骨骼发育水平良好、肌肉增厚以及骨骼和关节较大,身材不太细长身高每单位重量大,四肢重量相对大身体形态偏向瘦小;运动员身体较为强壮、体质好,骨骼肌的收缩有力、运动员有氧耐力和运动能力较高、运动员身体皮下脂肪含量较大;其身体成分变化以身高体重的不断增加、瘦体重小幅递减后的快速增高、脂肪重量和体脂百分比快速递增后的平缓下降为主要特征。同时依据研究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强体能训练;调整饮食结构;完善训练计划等建议,为促进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小利  刘家党  张娟  朱小智 《精武》2013,(19):136-137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将关于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定量分析,选用体重和体脂百分比两个指标,经过分析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对体重影响的平均效应量为-0.36,置信区间为(-0.6,-0.12),属于中等效应,对体脂百分比影响的平均效应量为-1.06,置信区阃为(-1.29,-0.83),属于高等效应。本研究旨在表明Meta分析在身体成分变化方面的实用性和有氧运动对减轻体重与降低脂肪的有效性,为肥胖者降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规律运动对青年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青年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筛选符合条件的无规律运动者与规律运动者共39名,并以AchillesInSight超声骨密度仪与Inbody720身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并获取体脂百分比等体成分和骨密度评价指标。结果:规律运动组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无规律运动组;男大学生规律运动组骨密度显著高于无规律运动组。结论:规律运动有利于减少大学生体脂肪含量和增加骨密度,改善青年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规律性有氧运动对女性毒品成瘾者身体成分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开展毒品成瘾者运动戒毒提供依据。方法:从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了110名生理脱毒期毒品依赖者,根据纳入标准,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每3次/周、20min/次,为期8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对照组进行正常的教育戒治和一般的体力活动,实验结束后采用清华同方体测仪(BCA-1C)对实验前、后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同时完成人口学调查问卷,并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其中传统海洛因组52人(47.3%)、新型毒品组43人(39.1%)、混合组15人(13.6%);递增负荷强度训练实验组训练前、后的BMI、去脂体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础代谢率、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训练前、后的去脂体重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体成分指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递增负荷训练对传统毒品、新型毒品、混合毒品使用依赖者的BM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22,P=0.014<0.05),吸食的方式、年限2个指标对递增负荷训练前后毒品依赖者的BMI均有影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33,P=0.024<0.05;F=5.493,P=0.035<0.05);而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户口情况在递增负荷训练前后对毒品依赖者的BMI的影响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F=2.342,P=0.364;F=1.340,P=0.267;t=0.966,P=0.328)。结论:递增负荷训练可以改善毒品依赖者的身体成分,为科学化运动戒毒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8名游泳运动员在赛前阶段性训练中,采用wingate-30秒全力骑车实验方法,利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体成分测试,研究阶段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无氧工作能力及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此次阶段性训练计划实施得当;通过阶段性训练,运动员去脂肪体重有升高趋势,脂肪量有下降趋势;通过研究发现,关注运动员去脂体重、脂肪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能更客观地评价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及对运动能力的初判。  相似文献   

19.
第四套健身秧歌对老年肥胖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身秧歌对老年肥胖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58~69岁70名肥胖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0名)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健身秧歌锻炼,对照组不安排运动。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锻炼前和锻炼3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身体成分指标。结果:实验后实验组的体重、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脂肪分布、BM I均呈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而对照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身秧歌可以减少体脂百分比、脂肪质量和脂肪分布,从而降低BM I和体重,使老年人肥胖女性的身体成分发生良性改变,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安全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赵斌 《体育世界》2011,(3):85-87
本文针对中国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同龄普通人群身体成分的差异进行研究。方法:主要通过使用韩国产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对160名社会指导员和160名普通人群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并且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男性实验纽在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和瘦体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男性实验组内脏脂肪面积、肌肉量和矿物质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女性实验组脂肪百分比、基础代谢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女性实验组脂肪重量、内脏脂肪面积、肌肉量和矿物质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O.01)。结论:国家级社会指导员身体成分指标要明显优于同龄普通人群。为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