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人-器械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力学关系为后期优化踏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LifeMoD中建立19个环节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和助跳板,并展开助跳板力学特性的仿真研究。结果:踏跳过程中体操运动员受到的踏板反作用力峰值随着助跳板弹簧的刚度、阻尼以及板面体刚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板面体阻尼的增加而减小;增加助跳板弹簧的刚度能有效地提高体操运动员踏板后的垂直起跳速度,而改变助跳板弹簧的阻尼以及板面体的刚度和阻尼则影响不明显;增加助跳板面体的阻尼虽能减小踏板反作用力的峰值,但其负载率也明显增大。建议在满足人体肌骨系统能够承载的生理范围内,适当地增加助跳板的刚度有助于完成更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量中长跑运动员的下肢肌肉力量和刚度方面的指标,探讨其与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RE)与3 000 m跑步成绩的关系。方法:选取11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速力量测试系统(Isomed 2000)测下肢关节肌力水平;三维测力台(Kistler)、8镜头三维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Motion)测肌肉力量产生速率、反应力量、弹性能利用率、下肢刚度;并测定最大摄氧量,12、14、16 km/h时的RE和肌肉募集程度(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Delsys),以及3 000 m成绩。结果:1)3 000 m成绩与12 km/h(r=0.36,P>0.05)、14 km/h(r=0.39,P>0.05)时的RE无显著相关,但与16 km/h时的RE呈高度正相关(r=0.74,P<0.01);且3 000 m成绩与12 km/h(r=-0.78,P<0.05)、14 km/h(r=-0.73,P<0.05)、16 km/h (r=-0.86,P<0.01)时的下肢整体刚度均显著负相关,与单腿垂直刚度具有中度负相关趋势。2)1...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材料力学的几何变形法和能量法分别推倒出在考虑剪切变形时螺旋弹簧刚度计算公式,作为目前广泛采用的不计剪切变形的弹簧刚度计算公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声波特性演示器周登昌(广东省汕头市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设计声波特性演示器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机械波的反射、吸收和波阻抗,以便演示声波的各种性质。一、仪器的结构仪器的主体见图1.弹簧未伸长时的长度为1m,它的两端各接一只相同的号角形扬声器,扬声器并非电声...  相似文献   

5.
排球与身体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肌肉力量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完成的,这种肌肉收缩的能力叫做肌肉力量。因此,肌肉力量是所有运动发生的原动力。根据肌肉力量收缩时间的长短和大小可分为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爆发力是指肌肉瞬间发生的收缩能力(肌力/速度),象扣球这种最受肌力收缩力量影响的技术,主要靠爆发力,表现在扣球的球速和起跳时的高度等。肌肉耐力是肌肉收缩时的持续时间的能力或者肌肉反复收缩的能力。它的最大肌力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然而,在一切排球比赛中,象起跳这样的动作运动员要超过200次。可见,多次反复地全力起跳不觉疲劳的弹跳耐力多…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在运动生理学中,介绍肌肉工作特征时,为了论述骨骼肌内部组织的收缩功能及其特点,通常采用将肌肉分为收缩成分(肌纤维)、串联弹性成分(肌腱)和并联弹性成分(结缔组织)的排列示意图(如图1)来加以说明。为了配合理论课的教学,在该示意图的启发下,我们设计了肌肉收  相似文献   

7.
螺旋弹簧式纵波演示器通常用于物理教学中演示纵波的形成及其传播。当振子按一定的频率振动时,水平悬挂的弹簧圈就会将其振动从弹簧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 当我们认真分析这种弹簧疏密波的形成机理时,发现它与均匀细棒中的纵波有着极大的不同。另一方面,当弹簧的一端左右振动时,弹簧圈的质点间发生横向位移,这种位移近似地垂直子弹簧圈,弹簧的相邻截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肌肉力量振动训练的主要作用目标,以加深对振动训练的认识.方法:通过人体对比实验(有附加振动和无附加振动的练习),分别测定人体下肢肌肉向心工作、离心工作和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有附加振动的练习在促进肌肉离心工作及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无附加振动练习;在有附加振动练习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肌肉中的弹性成分是振动训练主要作用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带弹性支座结构体系的计算可采用弹性刚度系数法、力矩分配法以及能量法等进行求解,且其它不带弹性支座的结构体系也可转化为弹性支座结构体系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如力的平衡,力的测量、电磁感应以及弹簧单摆等实验),经常用到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线圈或弹簧。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能够绕制多种规格弹簧或线圈的两用绕线器,这种绕线器可以绕制φ6、φ8、φ10或其它规格的线圈或弹簧。该绕线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做,经济实用。现将其结构及操作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踏跳动作中下肢肌的储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肌肉储能大小和再利用率反映了运动员下肢肌的力量素质和动作技术的优劣,也是评定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素质的动力学指标。我们采用高速摄影和三维测力,对6名运动员在跳跃踏跳中,下肢肌肉的储能大小、负功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外负荷变化时,踏跳缓冲结束瞬时肌肉的力值不同,且存在极值,此极值的大小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关。2.下肢肌肉的储能与缓冲结束瞬时的力值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当肌肉受到一个最佳的拉伸力时,肌肉储能最多。3.肌肉在向心收缩过程,对其在离心收缩过程中肌肉所做的负功的利用率,随着外负荷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人体小腿肌腱生物材料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人体小腿肌腱损伤后的防治、修复、人工材料替换等需要大量的生物材料力学特征方面的实验数据作为其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德国产Zwick万能材料实验机,对小腿9种72条成人新鲜小腿肌腱进行“一维拉伸破坏试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当应变为0-5%范围时,形变随拉伸应力改变较小,属于曲线的“坡脚区”;当应变为8%-16%范围时,应力随应变增大而增大,属于曲线的“直线区”;当应变达到20%左右时,拉伸应力则随应变增大而减小。(2)小腿肌腱之间极限应变没有显著性差异;跟腱极限应力明显小于趾长伸肌腱、趾长屈肌腱、拇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P<0.05)。(3)部分小腿肌腱之间拉伸刚度与弹性模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小腿肌腱与前臂肌腱均是以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为主构成,故其“应力—应变曲线”也呈现基本相同的特征。(2)从小腿各肌腱极限应变指标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可以推断小腿肌腱抵抗最大负荷的能力基本相同;跟腱由于其截面积大,应力呈现分散现象,故极限应力最小。(3)跟腱的拉伸刚度较大,从生物材料上保证其能够承受踝关节完成高频率、大强度、较大运动幅度的背屈运动。(4)肌腹强大的肌腱主要通过肌肉收缩力使其产生弹性变形,而肌腹较小的肌腱主要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满足承担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台高速摄影机对三名优秀女子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起跑动作进行解析分析。研究表明:在起跑过程中股关节始终保持着外转位,在整个身体倾斜的状态下发挥着蹬冰力,臀中肌在这样的动作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肌电图的解析中,利用足关节的屈曲动作既完成了移动身体重心又保持了身体前倾,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蹬冰的过程中,胫骨前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臀中肌及胫骨前肌,应采取积极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起重机起升机构试验台的设计思想和基本构造,作者将该试验台简化为九自由度力学模型,应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起重机起升机构在过渡过程中的动力响应。在理论上对起升机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还阐明了弹性联轴器的阻尼,刚度和高速轴上各转动惯量等参数对起升机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轿车行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身刚度设计,针对某轿车白车身概念设计要求和车身静刚度相关理论,构建出静刚度检测系统,提出了车身刚度实时试验台设计方案。运用该试验台对白车身的静刚度进行检测,得到轿车或其核心部件在静态状态下的刚度变化规律,为真正意义上实现在车身刚度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进行车身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快、慢肌纤维才显出对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说明快肌纤维多者,对完成复杂动作更有利。另外,实验结果也提示我们,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快肌纤维对完成运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大量心肌、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骨骼肌延迟性酸痛的研究结果,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的机制这一假说,旨在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游泳训练对MMP和细胞凋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运动大鼠肌细胞MMP细胞凋亡率的关系,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MMP、DNA倍体分析,JEM—1200EX电镜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游泳训练可诱发细胞凋亡和MMP的改变,细胞凋亡可作为评定运动性疲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对大鼠白肌线粒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鼠力竭性运动为模型,观察了力竭运动和递增负荷训练对大鼠白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抗氧化系统及总Ca^2 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可使大鼠白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提高,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线粒体还原型谷脱甘肽含量及总Ca^2 浓度显著降低;而递增负荷训练可降低大鼠力竭运动后白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大鼠力竭运动后白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保持大鼠力竭运动后白肌线粒体还原型谷脓甘肽含量及总Ca^2 浓度。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运动员平原及高原匀速耐力跑时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高原所有受试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率漂移现象.但高原各心率指标均高于平原.不同运动能力受试者所存在的心率漂移现象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最大摄氧能力差异.平原及高原血清心肌同功酶的升高表明心率漂移现象对心肌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并伴有轻度缺氧性心肌受损,在高原该症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