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年尼采关注荷马问题。1869年,尼采在巴塞尔大学的就职演讲《荷马与古典语言学》,探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荷马作为一个人是否存在?”;尼采在1872年准备写作《荷马的竞赛》,最后只写了一篇前言,将希腊世界区分为前荷马世界和荷马开始的世界,荷马世界已经是有一种文明的目神精神作引导,前荷马世界是没有竞赛精神的令人恐惧的深渊;青年尼采以这样的区分来论定酒神精神是超善恶的。  相似文献   

2.
在《尼采哲学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宜宾师专学报》99年2期)一文中,笔者重点讨论了尼采在形而上学和人生价值问题上的变革,指出尼采哲学实现了西方哲学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尼采哲学变革中的后两个转向,即对人类理性和精神的追问导致的语言转向和非理性转向。一、语言转向:人类理性的迷与返尼采哲学的语言转向是同他在形而上学上所实现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紧密相联的。在前两个转向中,尼采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概念,诸如‘县实世界”、“绝对”、“目的”、“主体”、‘“客体”等,但…  相似文献   

3.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荷马、希腊哲学是希腊思想运行的两极。尼采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4.
岳麓版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介绍道: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希腊各邦普遍实行君主制。在“爱琴文明”一词后,课文注明时间是“前30-前12世纪”。笔者对爱琴文明始于公元前30世纪这一说法有些疑问,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尼采兄妹──一个德 国悲剧》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12月出版 尼采说伟人因为被人误 解方才成为伟人。尼采的生 平及其学说被人歪曲误解要 超过尼采本人的想像力:两 次世界大战德国士兵经常在 战壕里捧读的“圣经”就是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 说》,法西斯的元凶希特勒 与墨索里尼公开声称是尼采的信徒,希特勒两次朝拜尼采档案馆并亲自从私囊里拿钱向尼采档案馆捐款: 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魏玛,查封了尼采档案馆,宣布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学说”。 谁为尼采学说披上法西斯主义的外衣,推是制造尼采成为“法西斯圣人”…  相似文献   

6.
《善恶的彼岸》是尼采晚年一部豪放力作,在他的整个著作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善恶的彼岸》一书的文本出发,研究了尼采的道德思想,按照逻辑顺序概括为建构的“善”与“恶”,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对道德的分期和分类,对道德价值重新建构:超善恶四个方面。尼采的道德思想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庄子可以被区分为传统的庄子、激进的庄子和文化的庄子。对于激进的庄子来说,“天”只是一个替代性的空白填充词,代表了真正无动因的自发性,而作为存在内在因素的视角、身份和价值的无穷无尽的转换,是对世界的一种新的开放,此即激进的庄子所说的“道”本身。对于激进的庄子来说,死亡也是根据这种彻底的不可知论,以及伴随着的对于转化的开放性来处理的。从三十三篇选集的整体上看,作为传统的基础主义者的庄子占据了文本的大部分。而把《庄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三十三篇文本来阅读,作为一个作者——庄周——的作品,是中国两千年王朝历史中占主导地位的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篇文本细读,拟以华兹华斯1850年版《序曲》第十二卷“绞刑架片段”为文本焦点,从地方的精神(spirit of place)和诗人与地方的关系(sense of place)两个方面来探讨“地方(place)”这一大话题中的“根脉”“家园”主题,旨在说明这个片段体现了人与地方的融合,人植根于地方,地方是他们的家园和根脉。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希腊悲剧中的日神、酒神精神,尼采指出:荷马所诉诸的日神民族文化的史诗世界,以及随后的抒情诗人阿尔基洛克斯,这似乎是寓音乐于形象的过程,进而他发现,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而建立在为人类灾难辩护的伦理依据之上的悲剧最能描画这个世界的本质。然而。在欧力彼得斯手中,悲剧死了。尼采驳斥了建立在苏格拉底理论下的有逻辑顺序的欧力彼得斯悲剧.并且,面对建立在“苏格拉底主义”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走向悬崖的境况,尼采试图以贝多芬、瓦格纳纯粹的音乐唤起悲剧的重生。使得德意志民族能够从中找到继续前进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赋题应为“前赤壁赋”。从时间看苏轼谪黄州两游赤壁作两赋,如不用前、后加以区分,使人误解只写了一篇赋。《历代文选》等诸多古文选注本赋题用《前赤壁赋》;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为《前赤壁赋》,注“他(指苏轼)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去游览,写了两篇赋,这里选的是前一篇”。《大学语文》(华东师大1984年版)题是《前赤壁赋》,注“苏轼曾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此为《前赤壁赋》”。《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第五卷,上海古籍1980年版)目录、总题为《前后赤壁赋》,分题为  相似文献   

11.
尼采把虚无主义的诞生归结到其所否定的柏拉图主义虚设的瓦解,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海德格尔对尼采的研究首先是对于当时对尼采哲学所谓的“虚无主义”问题的批驳与澄清。海氏对于尼采的虚无主义给予了“仍是在传统形而上学遗忘存在之中思考虚无主义”的结论,称尼采只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海氏对尼采之“虚无主义”的深刻误读说明其思想的“形而上学”痕迹及其无视尼采的生命本体论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身上的“权力意志”推动他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克服艰难困苦。潜在的“酒神精神”助他挣开束缚身心发展的枷锁,追求自由的婚姻。他的生命短暂却丰盈。他执着的求知精神和追求自由的思想超越了时代50年,必将“永恒轮回”。从尼采的“生命哲学”出发,运用“权力意志”,“酒神精神”以及“永恒轮回”这三个哲学命题来探析裘德的成长轨迹,旨在探讨小说的“成长”主题及其普遍的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关于《狂人日记》"序"的研究中,由于采用就"序"论"序"的封闭的解读方法,"序"被认定是对日记的否定与消解,并且与日记在整体上构成一对所谓的"反讽"。文章采用互文性理论对"序"进行重新解读,由字缝里见其"底文",阐释出"序"在话语的深层次中对日记是有所认同的,并且自身存在反讽的结构。由此证明,通常观点所选择的解读方法存在问题,由于偏用反讽概念,导致对"序"的解读囿于表面、孤立,进而得到了片面、绝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对自身的探究与追问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课题。从古希腊戴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告诫到后现代思想家对“人之死”的论断,我们可以看出,人在探索与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从来没有问断过对自身内部世界的关注与探究。教育学是一门“成人”之学,它担负着人的发展与完善的神圣使命。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教育学需要深入地了解人、认识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你自己”便是一个永恒而又现实的教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首次提到“铁屋子”,意在展现20世纪伊始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和各阶层国民的处境与命运.“铁屋子”里生活着“大多数昏睡者”与“少数觉醒者”,其形象含义非常深刻,引起无数学者的探究和诠释.李欧梵先生在《铁屋中的呐喊》—书中,通过对“庸众”与“独异个人”两个文化形象的独特分析,加深了“铁屋子”文化形象的深刻性与延展性,给我们观照鲁迅从“呐喊”到“彷徨”反复与挣扎、希望与浮沉的心路历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早期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从题目上看是谈论艺术的,但尼采实际上借助对艺术的思考进行对悲剧的哲学解释,或者借助于艺术解释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旁注。历来的西方学者在解读《悲剧的诞生》时也仅仅从哲学单一维度进行解读。因而,尼采的悲剧观与尼采的哲学观往往混同在一起而无法对尼采的悲剧观作真正的解读。针对以往西方学者解读尼采时存在的不足,本文试图运用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在确立悲剧作为艺术主体地位的同时,综合运用哲学、美学、伦理、宗教、神话等他性视角对尼采的悲剧观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解读。在运用“他者”视角进行解读的同时,又通过“他者”视角对尼采的悲剧观进行“非我”的特征现照,以进一步通过“他者”的确证来界定悲剧的自身特征,从而达到多视角、多维度对悲剧的自我确证的目的。总而言之,尼采的悲剧观是一种崭新的悲剧哲学,这种哲学全力弘扬生命本体特征,具有多元文化整合力。  相似文献   

17.
桐城《高林汪氏宗谱》中有张英佚文三篇,即《高林汪氏宗谱序》、《尔玉公传》和《汪老伯母胡太孺人八秩荣寿序》,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张英介绍高林汪氏家族发展和纂修宗谱的特点,阐述自己对修谱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叙述同汪德雯的深厚情谊;同时,张英对尔玉公和胡太孺人十分景仰,撰写传记和寿序以颂之。  相似文献   

18.
扣人心弦的公投让苏格兰成为世界媒体的头条。也让人们把投向大不列颠的目光转向了苏格兰高地,人们开始对苏格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重新解读。风笛、格子裙、威士忌等这些高地特有的标志代言着苏格兰。公投的喧嚣过去后,苏格兰又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解释其《补天》创作动机时说,他取了弗洛伊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但是,细读《补天》却发现,鲁迅对弗洛伊德的创造动力说并无推崇之意却有淡化之举;对人的原欲的理解与弗洛伊德也无根本认同;对弗洛伊德“升华”的现实性也抱有诸多疑惑矛盾。本文通过对作品文本解读和文化语境分析后认为,从鲁迅身上我们可看到中,西方文化观念在20世纪初的碰撞,从鲁迅早期意识的沉痛矛盾中我们可看到当时中国深沉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