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现代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意义 “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是一种科研评估的新概念、新模式。传统的评价主要以对个体研究者的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研究者研究工作的直接产品,如论文、著作等,评价的职能是衡量不同研究者对拓展人类知识边界、增进知识总量的贡献。但“绩效评估”不仅关注科学家个人,而且强调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科学研  相似文献   

2.
摩罗 《百科知识》2010,(17):44-46
“替罪羊”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词汇。这个词的历史从何而来,它反应着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和人类习俗?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替罪羊”的事件屡屡发生,“替罪羊”心态不是某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心态,而是人类非常普遍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其“世界报告”系列的首份报告——《迈向知识社会》(Towards Knowledge Societies)。报告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强调知识社会建立在多样性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报告还认为,提高对全民教育的投资、增加公众获取知识的渠道、重视多样性等措施可以有助于迈向“知识社会”。  相似文献   

4.
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元素,而知识团队是一类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组织,因此,在知识团队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将知识团队的知识共享与创新和知识增值相结合,通过一种可量化的评价体系提出更有效、更具操作性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知识团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知识资源池: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宏观机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搏  王浣尘  张喜征 《科学学研究》2006,24(Z1):274-279
知识的创新和共享不仅仅是企业和组织的需求,更应该是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知识的创新及其在国家范围内的共享能促进国家知识优势的形成;知识资源池就是以大学为“催化剂”和中介的一种社会知识创新与共享机制。大学作为社会知识管理的中心是其职责所在,也是其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大学自身的知识管理要与社会知识管理结合进行,其他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必须融合到社会知识管理的大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组织内知识共享为研究对象,借鉴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理论,将组织内知识共享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贡献行为,提出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将阻碍知识共享而个人功效感能够促进知识共享,进而提出团队工作以及信任度将通过对个人利益和个人功效感的作用影响知识共享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团队创造力是维持组织竞争优势的关键,团队创造力的提升有赖于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和学习能力.本研究融合知识基础观与团队学习观,在分析知识共享方式对于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方式与团队创造力关系间所产生的调节效果,并以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0家企业63个项目团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调节因素的情形下,“人际互动”式知识共享是影响团队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团队学习能力中的知识吸收能力对“科技/文件”、“实际体验”两种知识共享方式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8.
知识本体在分类法叙词表元数据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静  江汇泉 《现代情报》2006,26(10):164-166
知识本体(ontology)是对概念体系的明确的、形式化、可共享的规范说明,即通过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等描述一个知识体系.因其“形式化”和“规范化”,很容易实现不同本体间的映射,从而实现不同元数据间的语义互操作.图书情报领域传统的分类法叙词表也是一种知识本体,在WEB 2.0环境或概念下探讨分类法叙词表的编撰和组织方式,以及不同分类法叙词表间的映射方式,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并通过共享发挥出强大的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围绕“如何推动网络平台上自发有序的大众知识技能共享活动”这一核心问题,用知识共享意愿与共享程度测量知识技能型共享经济平台的活跃度,基于生态系统观,从平台内部因素、用户及交易内容、社会外部环境3个维度,分析知识技能型共享经济平台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现阶段平台内部因素(界面友好性、服务完备性、活动多样性、安全规范性)、用户及交易内容(提供者数量、需求者数量、产品服务价格,产品服务质量)对平台用户的知识技能共享意愿与共享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社会外部环境(相关领域协同、政府政策环境、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加速知识技能型共享经济网络平台的发展、调动广泛的社会智慧促进社会全面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研究——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开际  叶东海  吴敏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56-1364
 以组织中同时作为社会活动和知识活动载体的“人”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一个客观高效的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为研究目的,提出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及构建方法,并探讨该网络模型如何影响组织中主体间知识共享的过程和方式。从应用实例来看,该方法具有客观、可视化、定量等特点,因而可以较好地应用到组织知识的分布、查找、推送等知识共享实际应用中去,为组织知识共享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徐扬 《情报杂志》2012,31(4):148-15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成为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问题,而对于知识价值的研究一直是知识管理领域最活跃而又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分析了知识的增值过程,对知识效用和知识价值进行了科学定义,并且引入了对于知识价值进行定量度量的方法,最后归纳了知识增值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既有研究对于团队层面知识共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研究忽视了成员主动性人格的作用。为丰富研究思路和认知,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国企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主动性人格作为知识共享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以知识异质性为调节变量。通过对上海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宝武集团三家大型国企的研发团队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并且对主动性人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主动性人格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并且在知识共享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路径上起中介作用;(3)知识异质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产品创新中,企业越来越注重知识的集成化运用,知识集成是提高产品创新绩效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分析了知识集成内涵,探讨了知识集成的三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新产品研发质量策划、知识过程与研发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新产品研发质量策划对知识过程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并通过知识过程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知识过程是新产品研发业务流程中的核心过程,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建立竞争优势的基础,新产品开发中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挖掘开发团队成员头脑中的缄默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根据新产品开发的流程,分析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知识的特性及其获取、转移和扩散。  相似文献   

16.
温泉 《科教文汇》2021,(13):24-27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智力成果的结晶。教育活动是一种以知识的授受为载体和内容,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发展规律背后深藏着知识发展的逻辑,知识决定着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也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演化路径。默会知识理论和三重节奏循环理论加深了我们对知识和教育关系的认识。人类的智力、知识和教育三者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一种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催化、正反馈的螺旋式上升进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高标定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高绩效企业与低绩效企业进行了知识管理能力高标定位,提出企业增强知识管理能力可采取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运用特有的知识管理能力进行创新产品的开发是决定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源泉;第二,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第三,我国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能力不足,有很大的能力差距空间需要去弥补.  相似文献   

18.
陈占夺 《科学学研究》2006,24(5):763-768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与制造业复杂产品研发相适应的组织形式进行探索。通过对两个船舶产品研发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多层次跨企业团队模型。  相似文献   

19.
知识集成条件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娟茹  赵嵩正  杨瑾 《预测》2004,23(1):66-70
知识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资源。知识集成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集成的涵义,其次探讨了知识集成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认识论的知识集成的SECI模型和基于本体论的ITOI模型。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整合模式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整合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诸环节中起承接作用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分析了基于科技成果转化最终产品形成的知识状态跃迁过程,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分别提出吸收型、消化型、再造型、共生型的知识整合模式,并从转化人才、供应链的视角,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整合应用策略。这对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有效开发利用内外知识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