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用结构功能的观点剖析了我国学校体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发了对身体练习的多功能性、学校体育内容的结构性、教学内容的教育科学性问题的探讨,旨在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的竞技教育局面,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学校体育理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先进的,至今仍可借鉴的体育观点,“讲体育必自自动始”的观点便是其中文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对毛泽东同志的“讲体育必自自动始”的观点,发现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与其观点有许多相违背之处.因此研究和探讨学校体育教育应如何贯彻、实施“体育必自自动始”这一观点,对认识,发展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深化学校体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文化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对学校体育文化重新定位,运用从众理论阐述了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将体育文化之理念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对学校体育与运动竞技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辨析和界定,并通过对学校体育现状的研究分析,阐明了学校体育应以健身教育为中心的观点,揭示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素质教育理论的阐释 ,及对构建我国体育教育体系的探索 ,指出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应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更新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运用整体性观点 ,深化体育教学过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6年《学校体育》第4期发表了杨明远、李小萍同志《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在学校体育理论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学校体育》在1987年第3期,又发表了李行同志《对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讨论》——与杨明远、李小萍同志商榷的文章,同时开展了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专题讨论。有些刊物也转载了杨、李两同志的文章,并同时发表了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近一年来不同形式的争鸣,当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增强学生体质到底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还是唯一目的。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具有多种目的,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他们批评“唯一目的”的观点是传统的生物体育观的反映,在哲学上是形而上  相似文献   

7.
“终身体育”的观点,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观点、“快乐体育”观点、“健康体育”观点的综合。其中心思想是短期教育,终身受益。如何能使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不拖教育改革的后腿,如何把“终身体育”的观点贯穿于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说是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日本学者的观点是:快乐体育与生涯体育相联系,对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传授技术和增强体质的生物体育观持批评态度,注意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养成自觉积极参与体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要使学生理解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了学校体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学校体育应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体育观;学校体育应重视全面培养学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本文表明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观点,以及将奥林匹克教育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在对学校体育教育本身、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方面的作用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物化的学校体育进行了分析,发现学校体育在育人方面一直偏重于以物为中心,出现了物化现象,偏离了以人为本这个基本观点。为了使学校体育在育人思想上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人化体育这一新理念,努力扭转学校体育的物化局面,使学校体育由物化向人化升华。  相似文献   

11.
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从产业结构的增长速度、产业贡献率和就业结构3个方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并对体育产业的内部产值结构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效益进行定量分析,以产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参考依据,定量地衡量体育产业的结构效益,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研究提供定量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理控制源与奖赏结构对大学生操作技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红宇  王斌 《体育科学》2000,20(2):80-83,87
根据交互作用理论,采用重复测量1个因素的3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心理控制源、奖赏结构及其交互作用对操作技能的影响。研究共分两个实验:实验1研究内外控者在个人条件下的操作技能表现。实验2研究内外控者在合作条件下的操作技能表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主效应的验证:不同心理控制源老的操作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在竞争结构下和在个体化结构下的操作成绩没有差异;在合作条件下,在竞争合作奖赏结构下内一内控配对者的操作成绩显著好于外-外控配对者,竞争合作奖赏结构下的操作成绩显著好于一般合作奖赏结构下的操作成绩。(2)交互作用的验证:外控者在个体化奖赏结构下的操作技能成绩显著好于在竞争奖赏结构下的成绩,而内控者在竞争奖赏结构下的操作成绩显著好于在个体化奖赏结构下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体育动力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和系统结构,层次结构主要研究体育动力方向性问题,即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问题,属目的性研究的一种,其特点为差异性;系统结构则主要研究体育动力的大小问题,即体育动力各分力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合力大小,属于过程性研究的一种,其特点为整体性。体育动力的大小和方向直接决定体育运动之车(人从事的体育实践活动)的前行方向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体育动力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和系统结构,层次结构主要研究体育动力方向性问题,即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问题,属目的性研究的一种,其特点为差异性;系统结构则主要研究体育动力的大小问题,即体育动力各分力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合力大小,属于过程性研究的一种,其特点为整体性。体育动力的大小和方向直接决定体育运动之车(人从事的体育实践活动)的前行方向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分三个层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三个层次即普通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训练能力、指导学生课外锻炼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与保健能力。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能力具有创造知识的作用。因此,要重视知识信息的交流和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执教年限、运动等级、来源途径、科研情况、带队成绩、经费投入和场馆设备情况等方面对福建省各县市地区的基层羽毛球教练员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基层羽毛球教练员总体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不高;职称结构合理;执教年限较长;科研能力较弱;带队成...  相似文献   

17.
何强 《体育科学研究》2012,(2):60-62,66
以体能结构模型为依据,对女子摔跤体能理论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结果表明: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理论的研究中身体形态和运动素质研究偏重于定性的描述性研究,缺乏定量评价指标;身体机能研究偏重于某单一要素的特征研究;对运动员体能结构各要素结构特征和评价指标的综合研究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以浙江省社会结构发展为背景,在调查研究浙江省社会结构的发展状况和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研究这种变动趋势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特别是社会结构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社团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对体育健身开展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社会结构变动趋势对全民健身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2006至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探寻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1)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提升体育消费水平影响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2)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1);(3)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具有体育产业增长1%,城镇消费结构升级0.0687%、农村消费结构升级0.1124%的互动关系;(4)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5)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转变的过程。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龙岩师专公体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师专公体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 ,体育消费意识与结构等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 ,但对体育的认识缺乏实践性和深入性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结构有待于优化 ,学生体育消费受经济收入的制约。建议学校可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措施 ,并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促进我校学生体育人口的进一步提高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