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国内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强学术能力,弱实践应用"的现状,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依托区域优势,在对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平台、导师队伍、科研团队以及培养过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研究生的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在培养方案、双导师机制及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一些改进的实施建议,为提高机械工程类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做好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求,本文从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现状出发,分析了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内涵,提出了一种依托协同创新机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进行实践探索,为各高校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文章阐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区别,以二年半学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详细阐述一种螺旋上升式培养模式的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而科研工程意识、科研工程知识及科研工程能力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基础。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本文通过已完成企业项目、企业项目工程实训和科研工程论文等培养模式,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基于已完成的企业项目案例的研究性学习,主要通过对已完成企业项目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利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相关科研工程基础知识,培养科研工程意识,熟悉工程项目实施的方法、项目管理的方式等,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工程基础知识和科研工程基础能力;然后,基于在研企业工程项目的实训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专业学位研究生直接参与到在研企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科研工程基础知识和科研工程基础能力及其自主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工程意识、科研工程知识及科研工程能力等;最后,对已进行的企业工程项目案例进行总结,写成科研工程论文,以提高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结能力。这种基于实际企业工程项目案例的工程实训模式研究,提高了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为国家科研工程人才的培养及储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培养工作,对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创新培养模式、注重课程设置、突出实践环节、体现工程特色"的改革思路,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工程教育理科化、实践教学虚拟化的原因。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方法。在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设置、双导师队伍建设、实践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了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面对企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约束和制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上,依托机械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若干二级学科的核心实践内容为基础,提出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举措,探索了一条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在校内实践基地硬件平台构建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独立课程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结果表明,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丰富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弥补了校外实践基地的不足,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产学研联合培养方式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文章结合江苏省淮阴工学院化工过程自动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际,基于双导师制和产学研联合培养方式,分别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培养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等多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并提出联合培养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探索出一套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与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及其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全面落实双导师制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构建出了科教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耦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增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是我国新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术型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的补充和完善。根据已培养毕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思路,结合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专业实践问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实践体系的构建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2.
指出在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介绍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为例,分析了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内容和形式,对做好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提出了4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元化培养的缘起与发展,认为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社会责任、专业学位属性决定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程双元化培养的路径选择。通过目标导向、过程监控、结果保障,将双元化贯穿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毕业与就业的各个环节,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双元化培养体系,并以南京财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元化培养实践为例,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如何区别培养一直以来都是相关培养单位研究的对象。本文对侧重油气田地质勘探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特色进行了探索,将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个阶段,旨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研究生人数日益增多、培养类型多样化,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重庆医科大学自2012年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轨"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管理要求日益精细化的同时,传统管理方式的执行难度和人工成本均不断上升。信息化管理手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提供新的思路,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结合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信息化临床轮转带教管理系统并进行实践,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文章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学术型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了对比分析;从社会认可度、师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提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0.5+1+0.5"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基于课程改革实践,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强化良好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工程实践素质的强化。通过夯实机械技术领域上课程体系的科学基础,确立机械工程专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与素养结构,借助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提高机械工程专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工程实践素质培养以实现培育具有从事机械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并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然而专业学位规模扩张的背后其教育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分等观指导下的培养模式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具体表现为定位"同化"、内容"软化"、过程"异化"、评价"矮化"以及条件"弱化"五个方面.以分类观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向是解决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质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基于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观的理论透视,形成了专业学位内外部分类培养的理论分析框架.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方面要关注外部分类,即在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另一方面要关注内部分类,即不同类别的专业学位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分类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0.
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是培养农业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题组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地方"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