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一轮高考改革“3+X”模式已进行了两年,高考改革的目的是要推进教育改革,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三教师应迅速地适应高考改革形势,正确把握新的高考走向以促进教育改革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青海省教育厅的安排,我省从200B年起高考开始实行“3 X”方案,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推行“3 X”模式的高考改革,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落实全教会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出的改革部署。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三个“有助于”,即一要有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才;二要有助于在中小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三要有助于高等院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对2000年高考政治试题(全国卷)的评析,应有别于往年,要放到第三次全教会和“3 X”高考改革这两个背景下,从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推进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高度来进行。全教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是高考内容改革,内容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要通过命题逐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今年的政治试题,才能作出正确的评析,较好地把握对明年的教学与复习的导向,并积累经验,准备向“3 X”高考改革过渡。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教育部先后在广东、山西等省试行“3+X”新的高考模式,并于2001年在全国各省推广实行,其中将以“3+综合科目”为主要改革方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  相似文献   

5.
高考是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高考”、“高分”、“高价”这一“三高”现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3 X”高考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不仅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而且严重地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高教科目、内容的改革,必须同高考制度等的配套改革综合推进,才能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大氛围。  相似文献   

6.
数学与哲学     
从全国高考改革的形势看,部分省市的“3 X小综合”的方案只是暂时的,最终“3 X”中的X必将过渡到大综合,中学不分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是必然。本就数学中运用哲学的观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能够驾驭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我国的高考制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去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和广东等五省已经开始试行“ 3+ X”高考模式的试验。这一改革,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我省将于今年实行“ 3+ X”高考模式改革,因此,认真研究“ 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切实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的重点。   我省高考科目“ 3+ X”的设置方案为“ 3+大综合+ 1”。从实行新方案后的考试范围和命题指导思想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1999年初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即所称“3 X”高考改革,亦是继“3 2”改革之后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全教会精神,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新一轮高考“3 X”改革,使其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想围绕“能力和素质考查”这个中心问题,谈谈最近思考的几个问题,以求教于关心高考改革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9.
实行“3 X”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文章认为在立足于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素质教育与高考应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高考是连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是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中学教学的调节器和指挥棒。随着“3+X”高考模式的全面推行,综合科目改革已逐渐成为高考改革的重点和焦点。因此,探讨高考综合科目改革不仅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3+X”实施的意义,高考改革有力促进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考“3+X”的内涵,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必由之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应策:高考“3+X”高中教育改革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创新教面实施:从实际出发,稳中求进.抓住关键.力求实施。  相似文献   

12.
70年来,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共同必考科目”模式、“二元分科”模式、“文六理七”模式、“3+2”模式、“3+X”模式及其变式、“3+3”与“3+1+2”模式的更迭,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目变革道路。总体上,我国高考科目设置与时俱进地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适应,但却始终未能引导高中走出应试主义的怪圈,难以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未来,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与功能,协同推进高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不断完善选考科目设置与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台湾地区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以教育松绑、带好每一个学生、畅通升学管道、提升教育品质、建立终身学习社会为方向,涵盖广设高中、高中高职社区化、普通高中学制改革、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入学考试改革等多项具体内容。16年来,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受到多方抨击。台湾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改革的关键特征是选择性,通过赋予学生和高校充分的选择权,发挥多样化选择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作用,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学生选择权的发挥受制于学生自身能力、高中、高校、家长及社会机构等诸多因素,存在学生选择能力不足、家长缺乏指导能力、高中应对能力不足、高校选考要求与生源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及选考服务专业平台缺乏等问题。为落实学生选择权,构建选考辅助系统,由数据输入层、计算层和输出层构成,可以实现6大功能,解决学生选考问题,还可为新高考改革研究和高校招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前置参考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为高校选拔了大批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大力发展;伴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的设置更加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将继续围绕推进中学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形式和内容上将做出更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Among the multitude of problems Korean education faces, the most fundamental can be traced to four issues: (1) Education aimed only a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eparation; (2) poor public financial suppor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heavy cost of education for parents; (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which focuses on central uniform control and restrictions; (4) uniformity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The government and even, though rarely, schools themselves, are attempt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he following policy measures and school practices: (1) School-based management; (2) introduction of a new "Student School Record" system; (3) construction of a curriculum which consider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 introducing open classroom techniques; (5) reform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system; (6)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7) introduction of a school evaluation system; (8) introduction of a dual (2+1) system in technic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新高考改革推动我国高中育人模式发生变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层面,推进选课走班是教学组织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走班制的多年实践中,"多样"与"个性"一直是选课走班的特色与追寻,对二者进行探讨无疑有益于深化理解选课走班模式。因此,需要澄清"多样"与"个性"的内涵与思想指引,并基于"多样"与"个性"维度重新认识选课走班的双维架构;可以通过二者之间耦合协同的关联机理,实现选课走班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正在试行的“3+X”高考模式的实际功效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 ,作者认为 ,“3+X”高考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有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而言 ,积极影响是主要的 ;某些负面影响可以通过相应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9.
艺术“高考热”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甚至在出现就业低谷后仍然高烧不退。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教育体制不健全,是部分初、高中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而一些大、专院校为追求高经济效益无视教育法规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盲目扩招而形成的。笔者用具体数据和事实来剖析这一现象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探求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考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点,是新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环,对基础教育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为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07年以来全国共有11个省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改革的新方案,这些方案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虽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尽相同,但整体上体现出"求稳、求变、求新"的改革新理念,从而贯彻了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稳中求变,变中有新"的原则,使高考制度朝着分散化、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推进,让学校和学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自由,从而使高考真正实现科学选才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