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单纯性慢性桡骨小头半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一1987年,作者研治了6例单纯性慢性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者,他们均无明显伤史,多为伤肢前臂于旋前位作突然猛烈、反复被动牵拉所致。作者采用改良的“郑氏”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法(加用厘、顶、推手法)、前臂旋后加压固定悬吊法、还纳对抗功能训练法等治疗,取得了6例一次复位成功,5例痊愈恢复的良效。文中对伤因机转、诊断标准及与单纯下尺桡关节损鉴别点作了详细论述。作者认为是一种罕见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2.
挠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挠骨小头半脱位在临床中屡见不鲜,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2~4岁多见。追述病史大多有伤肢被动牵拉的外伤史,伤后伤肢不能作抬前臂活动,即使能作轻微活动,抬前臂动作亦不能平肩,或肘关节仅可能作轻微伸屈活动;肘部不肿胀或仅有轻微肿...  相似文献   

3.
少年从事体操专项训练,引起肱骨生长障碍,是罕见的。复习文献,未有报告。本文作者在1981年11月的一次体检中,发现我省一女子体操运动员,右肱骨比左肱骨长度短4.5公分。兹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金××,女,18岁,吉林省体操运动员,从事专项训练10年,运动健将。 1、病史:1972年12月(9岁)进入县业余体校体操班训练。两年后,右肩关节无急性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脚跖屈内翻位扭伤,骰骨区肿胀高突、压痛,脚外侧缘不能触地,只能用内侧支撑、跛行。这种单纯的骰骨区损伤,我们命名为“骰骨区小关节紊乱症”或“骰骨周围半脱位”。兹将一典型病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证调查,从人力资本和劳动经济学视角将我国运动员分为专业运动员、职业运动员和半职业半专业运动员三类,发现不同类别运动员之间薪酬待遇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薪酬待遇的巨大差距和不公平表现已经对我国体育事业和职业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基于此,笔者对不同类型运动员薪酬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专业运动员薪酬的影响因素是性别、级别、工龄、项目、区域;职业运动员薪酬的影响因素是运动成绩、市场化程度、投资主体性质、俱乐部战略;半职业半专业运动员兼具上述两类影响因素.具体建议:针对专业运动员,在把握运动员发展方向基础上注重非经济激励,强化运动员文化教育以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其退役保障工作,提高基础工资的同时实行多元的工资考核标准;针对职业运动员,应运用现代俱乐部薪酬制度,明晰政企业关系,培育专业体育经纪人;针对半职业半专业运动员,扶持弱势、强化优势项目运动员的薪酬待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俱乐部融资,科学分析俱乐部联赛市场制定稳健性的发展战略,加快体育市场化步伐进程提供更多的受益机会.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50名散手运动员和42名拳击运动员的损伤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头面部损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主要损伤,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头部损伤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散手运动员下肢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由搏击运动员;扭伤、擦伤、挫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发生的主要损伤类型,严重损伤如骨折、脱位、严重颅脑损伤较为少见;散手运动员中扭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拳击运动员,而自由搏击运动员手部挫伤、脑震荡的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全国散手运动员体能测试指标的生理生化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散手运动员体能测试,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了进一步加强散手运动的训练工作,提高散手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而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共选用了9 min跑和8 m×40折返跑两项体能指标.通过对测试运动员生理生化的监测发现:有氧代谢能力对于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散打运动员仍然十分重要.另外,以9 min跑和8 m×40抱沙人折返跑作为散手运动的体能测试指标是符合散手运动特点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思路出发,结合当前竞技运动训练与实战的需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情绪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自国内某体育大学羽毛球专项学生,共84人,其中65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从18岁到23岁。实验采用自编的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在计算机上完成。研究设计了两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预实验一是情绪诱发材料的选取;预实验二是羽毛球决策任务素材的筛选;正式实验是情绪(2)×决策任务(2)的混合设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不同性质情绪是影响羽毛球运动员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积极情绪下,被试认知决策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而在消极情绪下,被试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攻击者、被攻击者图片和竞赛情境启动的录像片段作为实验材料,对60名运动员,使用3(启动水平)×2(图片特征)×2(测验类型)的混合设计,考察运动员内隐身体攻击性特征.结果显示:1)运动员的身体攻击性具有内隐性;2)运动员的外显身体攻击性比一般人强,而且外显与内隐身体攻击性相对均衡;3)外显与内隐身体攻击性的显露是有条件的,竞赛情境启动对运动员的外显身体攻击性有显著影响,但对内隐身体攻击性没有显著影响;4)内隐测量方法有助于我们对运动员身体攻击性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体育认知领域中深层次问题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血红蛋白浓度与赛前训练强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运动员在不同强度训练时血红蛋白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对运动员赛前两周半研究表明,大强度训练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含量,这种影响深刻而持久,有时会持续到赛前。  相似文献   

11.
距下关节脱位合并踝关节半脱位、距骨后结节撕脱骨折极为少见,我们采用郑氏手法曾对一例伤后14天的患者整复治疗成功,特报告如下: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21岁,门诊号125481,X片号38197。于1986年3月10日从约五米高处跌下,左足呈跖屈内翻位触地致足踝部受伤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经当地诊治两周后无效,转来我院就医。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及腹部阴性。左踝至足部肿胀三度,足呈跖屈内翻位,踝前外方突起畸形,足踝关节活动障碍,足背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运动员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被试为304名中国运动员,男136人,女168人,年龄范围14~23岁,平均年龄19.84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的社会支持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女运动员的得分均高于男运动员。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和消极情感产生预测作用的变量是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产生预测作用的变量是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优势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不同的社会支持指标的预测力是不同的。这些结果提示,需要用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来预测运动员不同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中药"肾气丸"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可以提高运动能力,促进人体疲劳恢复.韶关大学游泳队运动员16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肾气丸",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一个半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运动员安静、运动30min、运动60min、疲劳时的机体指标.结果显示:"肾气丸"可以稳定运动员血清胰岛素、血镁、血钾和血乳酸,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增加运动做功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三步半走步式跳远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跳远技术,世界一流的男子跳远运动员几乎均采用这种技术。然而,在亚洲和国内的男子跳远运动员中却很少有人采用这种技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对高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由二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改用三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核心运动链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核心运动链是由肩带、腰腹、骨盆和髋关节构成的一个整体,其包含的肌群范围由肩到髋,包括正面、两侧和背面能够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肌肉系统。通过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对核心运动链诊断的测试仪器系统、测试动作、测试模式和测试指标进行了确定,并提出了测试分析思路。运用核心运动链肌力诊断的新方法对国家体操队两名重点运动员滕××和何××进行测试分析,同时与教练员及运动员本人进行沟通交流基本验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该方法手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膳食现状,对大连市陆上运动学校的20名女子青少年(14—17岁)自行车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分析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为青少年女运动员营养干预打好基础。方法:采用2dh膳食回顾调查法,对运动员一周的每日每餐进食的时间、食物种类、重量进行调查,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对一周膳食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子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摄人量均低于软件推荐摄入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比例适当;平均每日钙、铁、锌的植物性食物摄人多于动物性食物;从食物结构看,三大营养素能量分布食物来源不均衡,平均每日摄人的谷类食物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策略、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和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篮球运动员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参与者为47名国内某体育大学篮球专项男运动员,年龄18~22岁,运动等级均为二级以上。研究包括2个实验:实验1探讨情绪调节策略及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决策的影响,为情绪调节策略(2)×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2)×决策任务(2)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2探讨情绪调节策略及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决策的影响,为情绪调节策略(2)×言语工作记忆容量(2)×决策任务(2)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与情绪调节策略在决策反应时上交互作用显著;言语工作记忆容量与情绪调节策略在决策反应时上交互作用显著;高言语工作记忆容量组反应时显著高于低容量组。结论:情绪调节策略、工作记忆容量是影响篮球运动员决策的重要因素;情绪调节策略对决策的影响因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的不同而变化;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篮球运动员决策的影响因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甲级足球队运动员体能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30m跑、50m跑、10×30m跑、(5~25m)×5折返跑、12min跑等手段对各甲级队的足球运动员进行了体能测验,结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活动距离的统计对运动员的体能现状结果表明,1)我国甲级队(A组、B组)运动员具备了较好的速度素质;2)通过3年体能测验的推促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所提高,但距世界先进水平尚存较大差距,满足不了比赛的需要,因而在今后仍需把有氧能力作为体能训练的重点。3)应提高体能测验的标准,改进(5~25m)×5折返跑计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两项研究探讨正念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运动员综合发展提供新途径。方法: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269名运动员进行测量,对变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并采用Bootstrap的方法对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2采用2(实验条件)×2(时间点)混合设计,将66名运动员随机分配到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人),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心理测量。结果:在研究1中,运动员正念水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正相关,与运动竞赛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运动员-教练员关系显著正相关;运动竞赛焦虑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负相关;运动员-教练员关系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正相关;正念水平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还可以通过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间接影响。在研究2中,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念训练组运动员的正念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均有显著提高,运动竞赛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作用Bootstrap分析结果与研究1一致。结论:正念既可以对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直接作用,还可以通过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间接作用于训练比赛满意感。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由于比赛条件的刺激必然引起运动员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对运动员比赛成绩有直接影响。为了帮助运动员克服赛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技术水平,我们在第六届全运会期间,对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摔跤运动员57人进行了心理调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践检验了心身调整的方法、手段,同时也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一、研究方法1.观察对象:参加六届全运会摔跤决赛的男运动员52人,年龄16—30岁。2.身心调整步骤与方法: (1) 根据心理咨询室所了解的运动员心理状况特点,安排适当的身心调整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