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益传播是调整社会信息系统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公益传播的促成既需要“大众媒体”的广域性,也渴求“人际媒体”的亲和力。手机媒体兼备“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诸多传播特性,在公益传播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基于传媒生态视野。考察手机媒体传播特性及潜质,探寻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中,实现公益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才能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小学语文教材,每篇都寄托着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因此对4文章的理解离不开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失去了对思想感情的体会,也就失去了文章的灵魂。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以“情”激“情”,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一、以“惰”导人新课,予以情感的感染“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每课书教学之始,注重导人带有一定的激情,恰当的诱发,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抓重.火情节各…  相似文献   

3.
1、正确理解“情”和“声”的关系所谓“情”,是指教师发口令时的情感表现。“声”是指用气、发声、咬字,也就是发口令的技术。发口令中“情”起主导作用“;声”是传“情”的手段。发口令,要以“情”带“声”,而运气,发声、咬字,服务于传“情”。“情”只有通过“声”才能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4.
“诗言志”与“诗缘情”——古文论笔札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典》中“诗言志”的命题,应当是战国史官对前代观点和理论命题的追记。“诗言志”说中的“志”,其原初内涵应包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后来,受“政教”观念的影响,才每每被解释为与“政教”相关、并符合其要求的思想或情感。“诗缘情”从“诗言志”而来,二者相客而非时立关系。但是,也不能认为“诗缘情”等于“诗言志”。“诗缘情”说既让人们重新看到了“诗言志”的原初内涵;更在“诗言志”说的基础上,使文学的“情感性”特征得到了明确。  相似文献   

5.
试论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人文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众体育与人文体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分析,总结出随着人民大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想的转变,体育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塑心育人”的体育人文价值被逐渐认识和开发,进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大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揭示新时期的中国体育将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构建新的体育理念,为中国的体育发展方向提出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体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曾经使用“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全民健身”等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存在混用现象。文章通过梳理“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全民健身”与“大众体育”等概念的演进历程及语境语义。发现:这些不同概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中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不同理念与侧重,且与国际上通用的“大众体育”概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区别。建议应以使用“全民健身”概念为主,也可以在某些约定俗成的场合继续使用“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等概念。为了与国际社会接轨,便于中国体育对外交往与学术交流需要,对外则可以使用“大众体育”这一词汇。  相似文献   

7.
以热点话题“躲猫猫”事件为切入点,论述了大众媒体参与社会民主化的历史进程,并结合社会民主化本身提出了大众媒体在未来的民主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必豁人耳目”。做为“情文并茂”的课文,本身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大多独具真情美感。这里既有喜、怒、哀、乐、又有惧、爱、恶、欲;既有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又有爱国情,故乡情,阶级情感等,语文教师如何方能把课文的情,传递给学生,使之接受文中之情,化为自己之情呢?只有在作者的作品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的桥梁。才能沟通二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共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还必须进行情感的传授和教育。如果缺少了情感…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魅力,不仅在晓之以理,启迪人们的理智,更要动之以情,掀起人们心中的波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的《背影》可称得上“文贵有情”的上乘之作。《背影》全文仅一千五百字却达到了客观叙述与主观情感表达的完美统一,读来动人心扉催人泪下。《背影》主要通过父亲背影的描绘来揭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诚挚之情,写出了那种为生活艰难而忧虑,父子分  相似文献   

10.
斜阳暮草烟波茫茫——谈柳永词的黄昏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阳暮草烟波茫茫———谈柳永词的黄昏意象●李冬红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崇尚“天人合一”,强调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以情观物”把内心情感投入到外在的万事万物中,从而情景交融,达到个体心灵与自然造化的高度和谐,成为中国古人典型的审美方式和审美境界。在...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两课”教育对学习进行素质整合过程中,必须把握社会信息交流构建的大众媒体多元格局。通过解析大众媒体多元格局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认识大众媒体多元格局存在的现代意义,为学习提供公平、公正、和谐发展的平台;利用大众媒体多元格局形成的态势,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代,伴随着人们对“诗缘情”的艺术本体的自觉认识,艺术的形式美逐渐获得独立的价值。魏晋人萌生了把诗歌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的思想。审美情感在“形似”中寻找内形式,语言声律构成文学艺术的外形式。他们对艺术形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文学的外形式上,总结出比较完备的声律理论。但由于脱离缘情本体,又导致了声律对情感的桎梏与悖离。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人的思想是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但又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生活在集体当中的大中专生,也是“理性”和“情感”的化身。这种“理性”和“情感”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要能从“情”和“理”出发,紧紧抓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三个环节,就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坚持以情感人 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感情是丰富的,因此,切不可忽视情感因素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情”是传输思想的纽带,思想教育工作如果缺乏“情”的传导,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说教。只有在“情”的感染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学生要倾注爱心。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只有教育者对学生倾注爱心,才能在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体现出真情和热情,学生才会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情感体验。教育者对学生爱得有多深,责任心就会有多强,这是教育者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兴亚”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遵宪“兴亚”思想初探申玉山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思想家、政治家和新派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发生急剧变化,内扰外患、灾难深重的历史时期。触目时艰,黄遵宪满怀炽烈的爱国情感不遗余力地探索救国救民之道,亟望中国革故鼎新,变...  相似文献   

15.
杜牧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那远大的抱负、坎坷的经历、敏锐的才思和旷达的性格使其诗歌形成了“雄姿英发”、“清新俊逸”的鲜明风格。其咏史七绝在题材和艺术上的特点是:一、议论纵横带有史记色彩;二、含蓄蕴藉,不着议论而议论自见;三、论列大事,指陈病利,揭露大胆,鞭挞有力;四、游历之作,抒情性强,含而不露;五、写景怀古,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杜牧咏史诗承前启后,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高师声乐课堂教学情感表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的高师专乐教学中,存在着重“声”轻“情”的现象,即只注重学生嗓音技巧的训练,却忽视学生歌唱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声乐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声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歌唱情感表现能力的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渊源的一个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高度升华和提炼,二者不可分割,这也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的一个方面。这一特色决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符合中国实际,又与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8.
实现现代化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和根本途径,它处于主体地位,具有终极取向的性质。现代人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参与性、高度时效感、独立自主性和创新开放意识等,并体现为现代的人格。大众媒体具有的“塑型”功能,使其在现代人格的倡导和塑造上能够通过典型人物报道等方式对现代人的心态、情感、行为等人格结构发生重要影响。重新审视媒体在人格和人物报道中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表现,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纠偏补正、修整重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境游客的“不文明现象”近年来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这种“不文明现象”的产生既有中国公民自身素质的原因,同时也有国际媒体把中国游客行为“符号化”与“污名化”的客观存在。当然,这其中还有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增强自我行为的控制力与约束力,还需要逐渐在文化交融与理解中建构一种消除媒体污名化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机制,以期避免出境游中的多元冲突。  相似文献   

20.
论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目的在于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我们认为,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对体育本来意义的复归;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