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既是认识和理解教育实践的基本需要,也是构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问题以及如何认识教育学中已有概念问题,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这会促逼着人们理性和科学地认识教育学科的人文社会性,而非僵硬的把教育学变得科学化、工程化和技术化。其实,没有非科学主义的人文主义教育学,也没有非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学。不能以一种"原罪论"推定形式,认定教育学核心概念体系是糟糕的,并以一种形如赫尔巴特式的科学主义的"法度"来度量今天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决不可简单套用某种逻辑规范,教育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可能有统一的定义。教育学主要还是一类主观性学科、价值性学科,是一类人文学科。教育学研究中的结果决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或"好与坏"的术语来衡量,只能用"差别与影响"来概括,这也是人文学科研究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土概念”及其教育学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研究应该有属于自身的"本土概念"。教育学的"本土概念"是教育学观看世界、研究问题的学科视角,失去了这个视角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学科的特性和独立性。教育学的"本土概念"是以教育学学科本身以及本土的教育问题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教育学"本土概念"的沦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教育学理论、概念体系的大肆"殖民",导致本土视角的丧失;二是其他学科的大举"围攻"导致教育学的学科独立地位出现危机。所以,当前的教育学研究应当重树学科自信,从本土的教育问题出发,建构出属于自身的本土概念和原创理论。  相似文献   

3.
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价值和实践贡献决定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不可否认的是比较教育学仍然很不成熟,表现之一是作为学科基础的概念尚未厘清。借助分析哲学的方法,澄清比较教育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如准确界定“比较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确定研究范围和对象等,使比较教育学者在同一个框架、范畴内进行学术交流、对话,且有利于研究者对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达成一致理解和共识,旨在推动学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教师教育学科研究的深化与完善.教师教育学所具备的学理性与价值性为教师教育学科身份的合法性提供了重要佐证.教师教育学概念的建构应观照教师教育学之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本质意蕴,把握教师教育学科特征,探寻教师教育学何以存在之理性依据,从而规范界定教师教育学概念.教师教育学科概念的多维透视是认识与审度教师教育理论的必要前提,教师教育学科概念的清晰界定是解释与超越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基础.对教师教育学科地位的逻辑证成离不开学科价值,教师教育学价值意蕴的合理澄明是支撑与引领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通达教师教育学科的本质需要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等关键问题的准确理解;巩固教师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需要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知识价值、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等价值维度的全面彰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结构体系三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学科教育不是各学科共有的普遍教育现象。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学科教育研究包含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应用研究三个基本层次,每个层次都可以构成独立的学科,每个学科又都有自己的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纪之交人们对唯科学主义极度膨胀的反省,人类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人自身,在以人为主,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世纪中,教育学这个本应是人的意味很浓的学科该如何发展呢? 一、由学理研究转向注重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基本上处于一个学理研究的时期。整个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线:即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概念、范畴,有自己严密的学科体系,应当建构自己的学科模式,这些要素都是学科形成的标志。但是,在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的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7.
虽然教育学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和学术贡献,但总体上讲教育学具有较低的理论品性。教育学自身堪称形而上学,它基于先验概念所构建的教育理想国是脆弱的,只是一个排他性的理论空壳,其中充斥着大量理论伪问题。教育学不是学科理论,充其量只是从教者的职业指南。如果勉强称教育学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坏理论。因为教育学既不能帮助从教者实现有效的教育行动,也不能帮助从教者理解教育行动本身。以教育主张、原则、方法、模式表述的只是教育学者的主观建议,以它们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学属于私人教育学,还没有经过主体间理性的洗礼而演变成理论。把教育学看作是教育智慧或艺术的学问,或多或少是恰当的,因为它表现出了低理论水准和高实践水准的特征。教育学学科的独立标志是独创的知识体系,教育学学科问题真正的追问是教育学到底独创或能够独创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教育学由于没有创新知识因而还没有成为学科,当然人们努力构建的教育学体系自然也都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中的概念以语词为存在形式,以理性思维为生产方式,反映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确定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中国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其基本路径主要包括:通过概念的概括与限制,生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建构真概念,生成基于实践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提炼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生成基于人类未来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英文期刊等媒体适时发布概念体系,实现教育学中国概念体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科逻辑起点的界定与单一理论逻辑起点的界定是不同的,只有清楚学科逻辑起点的界定标准才便于从纷繁复杂的学科概念中找到该学科的逻辑起点。将“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理由在于,“现实的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领域的高度抽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的历史起点,是导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主题的基础概念,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0.
任何学科体系都源于一定逻辑起点,逻辑起点范畴是学科知识体系萌生的开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教"之概念.是一个抽象、概括、贯穿于始终和高度形式化了的教育范畴.教育学开始于原初的教育范畴,形成于教育类概念的累积、分化与聚合,发展于对教育类概念的反思批判和综合性改造.因此,新世纪教育学的重生有赖于教育概念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德国普通教育学传统中的“普通”意为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塑造,体现的是学科为自身概念和原则辩护的方法论意识。赫尔巴特在教育学史的脉络中自觉建构独立形态的普通教育学,意在为教育学理论寻求一种普适性,在向一切社会文化行动保持开放的基础上实现与其他学科的平等对话。受日耳曼民族注重思辨哲学的特性影响,德国普通教育学呈现出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对哲学思辨的偏好、对批判反思的坚守、对经典理论传统的维系和对教育学术史的传承积淀。在学科持续分化与交叉融合双线并进的时代背景下,普通教育学的重建,有助于用一种普遍的和基本结构上的共识增加学科认同,减少各分支学科在行动模式和教条上的争执,通过维护一种统一理论有力捍卫学科身份,合理重建教育学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践需要这样一种教育学,它是一种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的构造、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整体特征为研究内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由三个分支构成: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其中,教育技术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构造,教育现象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事实性效应,教育价值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价值性效应。对于这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学科不是教育学的组成成分,而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理论在教育学学科独立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奠定了学科生成和交叉的基础。教育学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密不可分,既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刻性、应用性和前瞻性,又联结与教育活动发生关联的各个学科门类,构成纵横交错的格局。新时代我国教育学应聚焦理论体系的传承、更新与推进,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与教育强国建设,紧跟教育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作出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学科?也就是对教育学的认识问题及教育学体系问题。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科学、学科、教育学各自的概念,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语言学角度来把握这些术语是我们理解他们的一个前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中对“科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认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门科学通常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新时代终身教育学内涵更新、终身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终身教育实践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完善的必然要求。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亟待解决终身教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学科定位及性质、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新时代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需要明晰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明确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处理好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终身教育学研究和终身教育研究、终身教育学与终身教育实践、终身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终身教育学研究的中西关系,加强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任何理论都有其独立的命题网络。但教育学并不拥有自己的命题网络,倒是充满了各种争论性的话题。这些话题中,有些是其他学科"观照"教育的结果,本不属于教育学,也不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关切,包括教育的起源、发展史、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所谓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理、各种教育的影响因素等等;有些话题无所谓结论,话题的争论本身似乎比结论更有吸引力,包括教育教学的本质、各种对象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等等;有些话题只具有抽象的形而上学意义,比如教育的终极目的、各种教育主张以及相应的批判;有些话题只是职业行动规范及其解释,却被描述成了理论的样子。教育学拥有如此庞大的话题体系却让人体验到一种理论上的虚弱感。从性质上看,这些话题无法衍生出理论命题,这使得这个话题体系已经由曾经的学术成就转变为教育学难以摆脱的学术包袱。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提出了各自的人性假设,这些人性假设尽管被作为学科理论的逻辑前提,其自身却未得到严格的证明,只能在实践中接受经验的检验."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一假设是人类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人具有主体性"的假设则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充分依据.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创造的"经验关系"抽象出来的这两条人性假设,可以作为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凡是以某种"应然人性"作为人性假设的,都会在对教育实践的解释中陷入困境;凡是没有提出"应然人性"的,也都不是完整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而不至于被"终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立场和视角,其中包括是否有自己特定的人性假设.  相似文献   

18.
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式一般具有聚焦、筛选、规范等作用,因而学科发展与范式转换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学科发展在重要的转折时期,都需要实现范式的转换.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方法论等基本构件.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转换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在当前的任务之一,必须关注于元研究、方法论、学科意识和本体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育学”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教育学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是学科教育。从经验、知识与学科的关系上分析,“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应该既不是纯知识体系的学术学科,也不是研究学校中的所有教学科目,而是对学校中知识取向的、有较为明确逻辑体系的教学科目。因为这些“学科”的教育中才有共同的规律,在逻辑上才有可能建立独立的”学科教育学”。  相似文献   

20.
"吴家莹教育学体系"的标示特征吴家莹在《新教育学的建构——创新教育知识的经验》中将具体的实践经验研究上升到了理论总结的层面,慨然提出了"新教育学"的概念。作者有一个基本判断:"从十九世纪后半期起,原属于哲学领域的知识,纷纷离开哲学,各自独树一帜,成为独立的科学或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