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是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句式。on句式的基本形式可慨括为:TR+on LM,表示某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之上,并有接触关系,本文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介词on句式的引申机制。  相似文献   

2.
介词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它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句式。at句式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TR at LM,表示某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点。本从认知角度主要研究介词at句式的引申机制。  相似文献   

3.
介词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它反映的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介词句式。at句式的基本表达式可概括为:TR+at LM,表示某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点。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道考题:It’s reported that the city needs more landA.on which to build housesC.which to build housesB.on which building housesD.which to build houses on 此题答案为A,许多同学不明白此句是什么结构。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紧缩了的定语从句,这类结构可归纳为“介词+关系代词+不定式”形式。在正式文体中,当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用作介词的宾语时,有时可用“介词+关系代词+不定式”这样的结构来简化定语从句。如:  相似文献   

5.
“介词+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时,介词选择的问题常常是个难点,本文略作简析并附上针对练习题供参考。一、介词来自定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习惯搭配。例如:Is that the magazine for which she paid 10 dol-lars?(pay for 付……钱)二、介词由句中关系代词的先行词决定,这时“介词+关系代词”常可用关系副词代替。例如:We'll never forget the day on which(=when)wejoined the Youth League.三、介词由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来决定。例如:The gas in which fire can burn much better iscalled oxygen.The gas with which doctors can make the pa-  相似文献   

6.
英语介词主要表达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句式。文章从认知角度出发 ,主要研究介词 in句式的引申机制。 in句式中各个成分的隐喻使得 in在英语中广泛应用。笔者提出 ,in的基本句式可概括为 :TR in LM,表示某一物体处在容器之中。LM引申为容器的提法使很多难以解释的句子得以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1、介词+关系代词相当于关系副词,介词与先行词是一种习惯性搭配。例如: Does this road lead to the village in which the famous scientist once lived and worked?(in which=where,表示在村子里介词用in)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on which I joined the Youth League.(on which=when,表示在具体某一天介词用on)  相似文献   

8.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英语中做时间状语的短语通常由in,on,at,for等介词引起,但有些情况下做时间状语的短语前面不用介词。同时,语言运用不仅要求正确、通顺,而且要力求简明,因此就常常需要省略句子中的某些成分,再联系诸多介词的使用场景,就使介词的应用情况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8,(Z1)
英语中,across,on,under,in front of,behind,at,in,between等介词均可用来表示位置关系,但他们各自表示的位置不同。1.on意为:"在……上面",指一件东西在另一件之上,物体与物体的表面相接触。如: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书桌上有一些书。Can you see the picture on the wall?你能看见墙上的画吗?  相似文献   

10.
定语从句是历年高考出现频率较高、考生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其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引导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2.在“介词+关系代词”结构中,介词的选择;3.与状语从句的区别;4.与名词从句的区别;5.在“数词+of+关系代词”结构中,关系代词与人称代词的混用。一.引导词的确定定语从句,顾名思义就是作定语用的从句,用来修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的思想价值主要在其寓意,而其艺术价值之一则体现在与古人赋物传神之诗艺传统相关的以“神”致“幻”的审美特色上。从意象层来看,《聊斋志异》工于赋物,而其胜处不在“形奇”而在“神幻”;从意境层来看,《聊斋志异》工于造境,其胜处不在“事奇”而在“境幻”。《聊斋志异》正是以其颇富诗意的意象之神、意境之幻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2.
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积极主动、相对独立地对问题探个究竟的过程。探究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三要义,即自得、自省和自化。自得是指主体不依外力、自然而得的过程,其实现依赖于深入思考。自省则是追问之后的省察和反思,通过内视自己而明理。白化是通过感和悟的心理过程,将外在的知识内化成为主体的思想和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网络高等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网络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的平台既有传统高校校园网络教育平台和网络远程教育平台,也有企业或社区等创办的网络大学平台;网络高等教育的基础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关键是网络课程、教育软件等资源建设,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E-learning。从互联网的发展、从教育信息化和产业化的要求、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到网络高等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知识论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经验”论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论课程现和“经验”论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问性课程是主体同性交往的经验。交往是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培养完整、自由的人是主体间性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图案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夕佳山民居图案同样遵循这一原则,本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民居图案的精神内涵、图案的产生、发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卢梭的著作为基础来考察卢梭的道德观可知:首先,卢梭区分了人的两种道德,一种是出自天然怜悯心的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一种是社会状态下的社会道德,并认为后者低于前者;其次,卢梭也触及了社会状态下出现的群体、群体的两种道德、群体之间的规则和群体道德问题。自然状态下的群体规则是自然法,社会状态下则依靠基于理性的法律和制度,即人为法。在各自的两种状态下,群体道德均低于个体道德,但群体社会道德高于群体自然道德。文章还尝试对作为群体的国家之间的规则,以及国家内一个个群体所处的状态和规则进行考察与反思,同时对卢梭提出一点批评.并对群体道德低下的原因作了一点思者.  相似文献   

17.
两步投影法校正图像采集中的梯形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采集中的梯形畸变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畸变之一,但少有文献对此进行论述,为此文章提出一种简便的校正方法,在已知摄像机的镜头焦距和CCD大小的情况下,仅需要知道摄像机中轴线与地面(或被拍摄平面)的倾角一个参数,不需要控制点,就可以恢复原始图像.基本方法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先将CCD上的点投影到地面上,同时假设平行于地面一定高度有一虚拟CCD平面,再将地面上相应的点投影到虚拟CCD上,当所有点都遍历后,虚拟CCD平面上获得的图像就是梯形校正后的图像.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简洁有效,适应性强,效果理想,在工程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是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的行动。教学反思具有反省性、创新性、实效性、持续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英语课的教学反思,可以着重应用于: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的反思、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失误之处的反思,以及强化教学的成功经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阶模糊推理系统进行曲线拟合.首先构建高阶模糊推理系统模型,然后基于梯度下降的学习算法对高阶模糊推理系统模型的权值进行改进,最后进行曲线拟合,并与基于最小二乘的曲线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阶模糊推理系统比基于最小二乘的曲线拟合具有更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更适用于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泰山灵芝在海南春季栽培的适宜种植期,采用室内袋装栽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月29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9.67%,孢子粉生产率为1.25%;3月18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8.67%,孢子粉生产率为1.18%.它们分别比4月1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提高4.34%和3.34%,孢子粉生产率提高0.62%和0.55%,其产量差异极为显著.泰山灵芝在海南室内袋栽适宜的种植期为2月底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