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转型、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到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以及社会安定的综合性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从经济发展、教育体制、就业体制和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形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分析,阐述了职业指导开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提出了推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进一步更新职工再就业观念目前,职工再就业观念陈旧落后,国有企业的职工端惯了铁饭碗,突然下岗被推向市场,都显得无所适从,普遍存在着等政府和原企业再安排就业的心理,缺乏主动就业、竞争就业和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而且对再就业期望值太高,贪图轻松、体面、挣钱多的职业,不愿从事脏、苦、累、社会声望和收入水平不高的职业。因此,进一步更新人们的就业观念,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进一步加强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职工下岗不能及时再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业务素质偏低,专业知识老化,技术单一,不能适应新就业岗位的要求,有…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毕业生就业面临多重困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应深化改革,研究对策,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就业模式的转变与职业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西真 《教育科学》2003,19(5):41-43
职业教育与就业息息相关,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也在于能够促进人们的就业。我国目前正在经历就业模式从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的转变,非正规就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就业的主要方式。本文在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及其我国就业模式的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改革职业教育以适应就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河北省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形势不容乐观。需要认清就业现状,把握就业变动趋势,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依托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通过放松政府管制,为再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等多种措施来化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及其产生原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并对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转型、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到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以及社会安定的综合性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政策出台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98年643万增加到2004年2000余万,6年间增长了两倍多,毛入学率已达19%,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10年,在校生要达2800万左右,毛入学率达25—27%左右。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趋势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相应地取消了“包分配”,以“双向选择”取而代之,但是大学生就业体制等没有随之改变,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找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并努力寻求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观念、能力、修养的教育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否准确把握就业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关系到大学生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准确把握教育的内容,是有效进行就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就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可以从明确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和加强就业修养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素质与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当前在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的研究中,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导致以知识教育代替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或者以能力教育代替素质教育。因此,应该在区分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学生就业的素质与能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去冬今春,即将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面前,感受工作难找的艰辛,个别人甚至有些颓丧。这既缘于国家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因为自己缺乏平和的心态。 在当今形势下,只要我们多一份理性,多一点平和,抛却浮华,直面现实,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第一,不求对口先就业,就业之后再发展。有一位商学院财会专业毕业生,只身到大城市工作,从报上看到一家报纸招聘编辑,就前去应聘。做了2年采编,很辛苦,常常为赶版熬到深夜,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但她在实践中对编辑工作产生了  相似文献   

16.
17.
谢凯  方贤文 《文教资料》2014,(17):124-125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分析,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和新视角,尝试提出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严峻的金融环境,日益增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这一本就非常尖锐的问题在当前环境下更为突出.本文就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影响和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用人单位、毕业生本人、高校、学生家长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希望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研究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正规就业被称为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目前,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非正规就业的“不正规”决定了它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应当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