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园教师常运用奖励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品质和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针对幼儿园教师运用的奖励策略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旨在初步反映幼儿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给予分析和提出建议,让奖励在幼儿成长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奖励运用是幼儿园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之一。幼儿园奖励随时间、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奖励的具体形式也是多样的。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奖励运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奖励运用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奖励与惩罚是幼儿园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手段,奖励与惩罚的作用是相对的,相比较而言,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是被老师广泛采用的教育手段,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棒、棒、棒,你真棒!”或者说“good,good,very very good!”的奖励,可幼儿对自己究竟棒在哪里。好在哪里并不知道。奖励运用过于频繁,久而久之,它就像一句口头禅,奖励的作用不断降低,奖励的结果却常常与教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教师常常感到莫名其妙,困惑不解。  相似文献   

4.
在赏识教育理念的感召下,奖励在幼儿园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获得奖励是人性深处的渴望,奖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必要性,但奖励并非“灵丹妙药”,运用不当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要恰当地运用奖励,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需要我们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牢牢地把握好奖励运用过程中的四“性”:指向性、适切性、灵活性、回归性。  相似文献   

5.
曾英 《教育与职业》2006,(33):147-148
在课堂教学中,奖励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只有奖励得当才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文章主要对奖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教师运用奖励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家柏 《文教资料》2009,(8):117-118
班主任教师常常通过对后进生的优点、长处或良好行为进行奖励,从而激发后进生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目标。实践证明,奖励是后进生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班主任教师应当正确运用奖励,善于运用奖励,充分发挥奖励在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山西省某机关幼儿园大班教师的课堂教学奖励活动进行个案研究,试图在自然的课堂情境中观察与倾听教师和幼儿的言行,通过了解其课堂教学奖励活动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师应注意控制奖励对象的均衡化、教师应提高关于"奖励活动"的理论水平以及注重课堂奖励的人性化和艺术化的建议,旨在唤起包括调查对象及其所在的幼儿园在内的更多学前教育工作者去思索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奖励活动。  相似文献   

8.
黄晨 《辽宁教育》2014,(12):46-47
奖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赞赏。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希望通过奖励的积极促进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奖励标准有失公正性、奖励代价参杂惩罚性、奖励效能存在偏差性等问题,使得奖励并不总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理性使用奖励策略,在奖励策略执行的过程中秉持公正性、确保有效性、倡导多元化,进而合理奖励行为。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是教师在组织与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众多的导入方法中,教师运用语言导入是尤为重要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导入环节中教师导入语的分析,探讨这些导入语背后所蕴含的策略,并对教师应如何选择和运用这些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在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各种教育策略让受教育者获得自信,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与进步的兴趣和愿望是多么重要。而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特殊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赏识和鼓励被愈发广泛的应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类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常常会依据实际情况,运用各种奖励方法对孩子形成鼓励和肯定。  相似文献   

11.
韩建萍 《考试周刊》2014,(47):194-194
在幼儿园教育中,表扬与奖励是最常见的德育教育方法。表扬,促使人心情愉悦、增强信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对幼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扬策略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被教师广泛地接纳与运用。本文旨在探讨表扬策略在幼儿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中奖励的不当运用致使奖励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学生习惯于服从教师,自主意识薄弱;师生过度依赖奖励,影响正常学习生活。为降低奖励的负面效应,需要淡化奖励的功利色彩,因人而异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采取多样化的奖励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现时代,我国教育中的奖励已陷入三重困境:一是被教育者用作“手段”的奖励,却成了学生和家长极力追逐的“目的”;二是本当用以激发学生潜能的奖励,却蜕变成了强化学生竞争的推手;三是榜样、标兵、楷模等荣誉称号对于学生的示范功能日渐式微.教育中奖励的困境与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生态关联.教育者应当着力淡化奖励的功利色彩;使奖励的对象由学生的相对优胜转向学生的进步表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中奖励的精神基础,使榜样的德育功能由利益趋动转向道德审美.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奖励和惩罚更好的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通过对其理论依据、奖励和惩罚的关系问题、关于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奖励误区和惩罚误区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这两种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5.
奖励与惩罚广泛存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奖励强化良好行为,惩罚抑制不良行为,一扬一抑,相辅相成,引导学生行为朝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由于指导奖励与惩罚的理论依据较为薄弱,导致奖励与惩罚并不像我们所预想的那样行之有效。为了使奖励和惩罚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本文就其理论依据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奖励与惩罚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这两种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德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体系的最初环节,担负着奠基的重任,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幼儿园德育的观念不够明确,对教育契机不够敏感,对操作策略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不少幼儿园的德育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的确,奖励是施与生命的一缕阳光,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催化剂”。然而奖励并非万能,随着奖励在幼儿园中的泛滥,奖励陷入了“奖”而不“励”的“疲软”泥潭。走进幼儿园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短短的一节课里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不知要多少次竖起大拇指喊“棒棒棒,你真棒,棒棒棒,你真棒,……”可是,“你真的棒吗?你究竟棒在哪里?……”“我棒吗?我到底哪里棒?……”奖励方和被奖励方都显得茫然。这种奖励像慢性病一样,在默默地侵蚀着幼儿的灵魂。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对奖励“疲软”的负面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关注奖励在幼儿园中运用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杨俊 《考试周刊》2013,(57):121-122
激励和奖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激励"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促使学生树立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和创造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思想行为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方法。它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教学的一种艺术。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并非所有奖励都能使人保持原来的行为,得当的奖励既能在当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为后继的积极行为注入恒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教学活动中,奖励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方式,传统教育学对奖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功用亦奉为圭臬,运用广泛。然而,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表明,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奖励在许多时候并非合适,亦并非有效,斯金纳理论对奖励的推崇造成了教学活动的许多误区。如何逐渐抛却这种行为主义的奖励思维模式,创造自由和开放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寻找学习的内在动因,让学生为学习而痴迷,为学习而探索,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头等任务。  相似文献   

20.
奖励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当过度依赖奖励,以至于师生“恋上”奖励时,奖励的消极影响就不言而喻了。为了消除奖励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小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去奖励教育”。去奖励教育不是教导学生不去追求奖励或对奖励不以为然,而是教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获得奖励,不能以有无奖励作为行为的出发点,更不能只以奖励作为评判自己的标准。同时,去奖励教育要取得成功,也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教育方式,减少对奖励策略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