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战时日本官方妇女团体,是日本出于建立战时体制的需要,由官方扶持、授意成立和领导的具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性质的妇女组织。它是战时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疯狂杀戮、支持侵略战争、维持战时经济、稳固后方阵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战时日本官方妇女团体及其领导人和成员,既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也是遭受侵略国家人民的间接加害者,应该对自己加害者的角色进行深刻反省,以便在防范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侵略战争的发动不能仅归咎于少数军国主义分子的煽动,在以往的阶级分析法中被认作受害者的许多普通日本民众、部分思想文化界人士在战争中也扮演了积极角色,战时日本的军国主义右翼思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社会氛围。把握军国主义社会结构有助于促进日本国民对战争罪责的清醒认识,也是遏制今日日本军国主义回潮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第二大战中失败,除了其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遭到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坚决抗击外,还有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和严重不足、工业实力较弱、战时经济管理体制落后等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经济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除了其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遭到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坚决抗击外,还有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劳动力严重不足、工业实力较弱、战时经济管理体制落后等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5.
日本新世纪文学与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但是其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整个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战时经济困乏以及给普通民众造成的感情扭曲等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日本反战文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战争的揭露,二是对核战争的反对。纵观日本二战后的文坛,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说,这一意义上的反战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日本新世纪文学是从反战文学起步的。但是也毋庸讳言,由于战前的错误教育和舆论导向,日本人和日本作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认识和态度不尽一致,所以日本当代反战文学并不是清一色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文学,也存在打着反战的旗号为军国主义分子招魂和美化侵略战争的所谓反战文学。二者针锋相对、壁垒分明。,我们期待着日本作家能从加害者的角度,从整体上,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探讨和剖析这场浩劫的内在原因;如能对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给予必要的批判,将具有更加发人深省的影响和巨大推动力量。倘若如此。这必将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福音。  相似文献   

6.
二战时兴起的日本浪漫派席卷了整个文坛。尽管从成立到解体只有三年时间,但日本浪漫派捍卫古典与传统的主张中所蕴藏的奇特的美学思想在战时这一特定时期下,对日本侵略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战后,日本浪漫派被视为文化战线上的法西斯团体、超民族主义集团。而其代表作家保田与重郎也被指责为最恶劣的右派文士,被驱逐出了文坛。拙论拟以保田与重郎为中心,简析日本浪漫派文学的思想及其与侵略战争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伪满州国》以人性化视角来审视日本人在这场侵略战争中的凄苦命运,并通过这种审视揭示了战争对所有人都是伤害的事实。这种审视为最广大的日本民众正确认识历史并勇敢承担历史责任从而为彻底驱散心灵的阴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为动员家庭妇女参加战时妇女新生活运动工作,宋美龄发动中央各机关职员眷属组织新生活运动妇女工作队。军政部妇女工作队队费由其队员的男性配偶承担,其职位也由男性配偶在军政部中的职级所决定。军政部队队员不是依据其兴趣加入各队,因而影响到其对妇女新生活运动工作的持久热情和工作的实际绩效。受战时环境、交通阻滞、身体健康、家庭环境及其配偶人事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时有队员提交辞呈。  相似文献   

9.
日伪时期内蒙古的社会教育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伪时期内蒙古的社会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殖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育对象上,面向社会和大众;在教育方式上,有青年训练班、民众教育馆、日本语学校等形式;在教育内容上,主要包括亲日反共的思想教育、军事训练、普及日本语等内容。这样的社会教育,带有浓厚的奴化色彩,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其性质属于文化侵略活动。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为动员家庭妇女参加战时妇女新生活运动工作,宋关龄发动中央各机关职员眷属组织新生活运动妇女工作队。军政部妇女工作队队费由其队员的男性配偶承担.其职位也由男性配偶在军政部中的职级所决定。军政部队队员不是依据其兴趣加入各队.因而影响到其对妇女新生活运动工作的持久热情和工作的实际绩效。受战时环境、交通阻滞、身体健康、家庭环境及其配偶人事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时有队员提交辞呈。  相似文献   

11.
上海妇女救亡运动随着“一二八”会战打响而拉开了帷幕。从一个地域角度证明中国妇女的力量是争取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上海妇女救亡团体之概况“一二八”会战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上海,广大妇女积极投入了各项抗敌后援工作,活跃在各条救亡的线上。由妇女组织的抗战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原有的妇女团体也纷纷以抗战服务为宗旨,共同为救亡贡自己的力量。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主要团体列表格如下①:会名会址负责人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后改称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上海分会)辣斐德路辣斐坊七号何香凝上海妇女战时服务团白克…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建制对抗战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战时建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逐步确立完善。中央建立起高度集权化的运行机制,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加强军事化程度,把军事置于高于其他国家建设的绝对中心地位。省政府实行党政联合原则,推行地方自治和新县制,进一步控制基层政权。成立民众训练机构,部分地出现了“全民皆兵”的局面。战时国民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机构设置主要是用来充分动员全国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服务于艰苦卓绝的战争需要。同时,战时建制存在着严重弱点,而且随着战争的进程表现得日趋严重,最终导致国民政府在大陆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甲午海战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倾其全力的侵略战争.这个向来对中国倍加敬仰的弹丸小国居然有如此大的动作,让从来不将其放在眼里的清王朝深感困惑和忧虑.古代中国国力强盛,科技文化领先世界.长久以来东亚文明以中国为中心向周边国家传播发展.无论是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经济模式还是科技文化都在日本民众心中烙下了深深的"中国印".但近代日本民众对华态度从畏惧推崇到蔑视甚至侵略中国,让人始料未及.日本民众对华态度的转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更是深层次的.  相似文献   

14.
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造就了世代人的落后婚姻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思想的传播,打破旧有的婚姻现状,建立新式婚姻制度迫在眉睫。苏区内部制定新的法律条例,颁布《婚姻法》,以此开展了以实现婚姻自由、一夫一妻、保护军婚、保护妇女权益等为主要内容的婚姻制度变革工作。通过变革婚姻制度这一工作,促进了苏区妇女的解放进程,越来越多的妇女投入到扩红支前的革命中来,为苏区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中期,日本对华中沦陷区的重要经济部门实行严密的操纵和控制,伪政权的自主权很小。1942年底,日本为挽回侵略战争的败局,缓和日伪之间的矛盾,制定了对华新政策,由直接操纵沦陷区经济改为通过伪政权出面进行经济掠夺。在日本的授意下,汪伪政府以“参战”的名义,对其经济机构进行调整和改组,并颁布《战时经济政策纲领》,逐步将其统治区经济纳入战时体制的轨道。该文通过对汪伪战时经济体制形成背景及过程的分析,初步揭示了华中沦陷区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16.
李淑娟 《历史教学》2004,14(11):29-34
东北沦陷期间日伪实行了残酷、毒辣的鸦片毒化政策.从鸦片专卖制度的出笼,到欺骗世人的"鸦片十年断禁政策"及战时体制下的鸦片毒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并根据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该政策的实行,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成为政治奴役、军事进攻、经济掠夺和亡国灭种的重要手段,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并对东北人口数量和质量产生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共产党是日本政坛中最大的革新力量,它对内代表下层民众利益,对外倡导全方位外交和对日本侵略战争责任的彻底反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和日本国内政权交替的关键时期,日本共产党在中日关系发展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强调日本战时和战后体制存在"连续性"的"总体战体制论",做了系统扼要的阐述和分析.序言部分提出了中日史学界对日本现代史的基本认识;第一部分论述了"总体战体制论"以挑战传统史观为目的的立论宗旨,以横向和纵向比较为特征的立论方法,以考察"总体战"和战后体制的关联为线索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这一理论在转移认识日本现代史的视角、拓展认识日本现代史的视野方面的影响和贡献;第三部分论述了笔者对"总体战体制论"一分为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产学"的结合点主要在初中等教育,为工厂输送劳动者。二战以后,"产学结合"在日本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产业界为中小学生及大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为产业界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促进日本产业界不断采用新技术的根本原因不是"产学结合",是由于这一现象之外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日本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岛国;第二,日本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大学里有学问,社会里有技术",这就是日本的企业与大学的特征。在我国,长期以来大学"产学结合"的热情与主动都高于企业,而且热情地…  相似文献   

20.
“非典”时期京渝两地民众社会心理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层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对京渝两地的556名民众进行了“非典”疫情中风险认知及其社会心理行为预测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1)“非典”期间,两地民众的社会心理总的趋势上具有一致性,他们在风险事件的认知、影响风险认知的信息因素和社会心理预警指标几方面总体表现是正常和适度的。调查期间政府的防控措施对稳定民众心理起到了重要作用;(2)“非典”期间,处在不同疫情状态下的两地民众的社会心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因所处的不同疫情环境而引起的,而且也仅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本调查结果可为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防控和民众心理行为的有效疏导提供对策建议,为未来建立我国民众社会心理行为预警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