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佳坤  张军  陈娟 《高校教育管理》2023,(3):100-110+124
本研究以三所理工类应用型高校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究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基于内外生优势因素,选择高校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应用型高校以校企融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内源驱动,以及政府、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外生动力要素的外源带动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因此,应用型高校应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为建立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增加砝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参与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创造条件;基于产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创新工作机制,为开展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奠定基础;优化内部科创制度环境,发挥好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推动作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增强其他创新主体等外生动力要素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内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不断的探索。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受到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教育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应用型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本文对当前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探讨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旨在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办学模式的新思路。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拟对近几年来南京晓庄学院如何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构建的四种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的实践进行阐释和解析,为校企更深层次合作提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87-189
校企合作是推动普通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首要途径,可以促进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评价、"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以及教材等五方面的改革。在邢台学院外语系与邢台网商会四年的校企合作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思考:(1)找到校企合作的共赢点;(2)采用"试点+推广"的方式;(3)采用"围绕主题,先易后难"的原则。同时,也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外语应用方面的理论需要创新;(2)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探讨了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IT类专业存在的问题,指出校企合作对地方高校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校“地方性+师范性”双重特质和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构建了地方高校“3+1”专向性IT人才培养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实践,提出了保障“3+1”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要创新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由之路。长春光华学院信息类专业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践行了校企产学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理念,创新了"2.5+0.5+1.0"及"3+1"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元四共五平台"工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体系,以及合作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率先将企业"5R"模式引入了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工程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纵观各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一致性的选择。应用型高校视野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多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各具特色。本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野下就数学专业教学的实践教学措施进行改革与探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桂西北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对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河池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现实性。从更新办学理念、建立稳定校企合作基地、打造专兼职合作教学团队、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阐明了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或早期阶段。地方高校学生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在部分教学环节上脱节,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校企合作下培养应用型化工类人才模式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校企合作虽已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特别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求及动因,发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地方高校和企业推动协同创新必然选择,共生是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与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以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生机制,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常熟理工学院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提出了教师企业研修、开展定向研发、校企共建研发机构、产学研项目成果报奖等四个方面的改革路径.实践结果表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可充分激发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热情,提高高校科技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舒志定  方芳 《成人教育》2013,33(8):15-19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使校企合作面临不少困难。文章以浙江省杭州余杭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例,指出政府管理创新对校企合作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与保障、引导与推动、指导与规范的作用。因此,要推进校企合作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地方政府确立服务校企合作的施政理念,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的管理工具等管理诉求。  相似文献   

13.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动因主要来源于高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内生动力,其行动逻辑可视为获得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与认知合法性的过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参考路径包括激发地方本科高校内生动力,促进自主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办学模式创新,突破传统高校“制度惯性”的束缚;增进地方社会福祉,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认同与参与,保障应用型发展内生动力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以"产业变革、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谋划人才发展;以"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为引领,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凸显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实践能力,持续教学过程改革,激发人才供给活力;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夯实人才供给基础;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型实训实践基地,形成政校企合作三位一体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界长久以来存在着大学办学院抑或学院办大学的争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何处理学校层面与院系层面的关系问题:谁主导?谁主动?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突破口。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7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项目教师调查数据,分析学校层次和院系层次的组织转型对校企合作(状态、形式、合作深度、学校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层次的"校企合作指导及激励"对校企合作的紧密性、稳定性以及相关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性影响较大;学校层次组织转型对校企合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院系层次组织转型的相应维度产生影响,院系层次转型的各维度都能显著影响校企合作状态;从转型类型看,学校层次和院系层次转型均深入的类型,校企合作质量相对更高。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立足于二级学院应用型的建设,从大学办学院向学院办大学转变;在组织转型中,注意处理好学校层次与院系层次的协同,学校层次特别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指导和激励,将之制度化,以形成对院系和教师的明确指引和有力激励。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愈加明显,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就是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本文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为例,探究咨询服务平台与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构建相结合这一校企合作新模式,指出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人才互通"既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红霞  桂伟  常虹 《考试周刊》2014,(76):142-143
本文在充分分析当前"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企业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途径,主要阐述校企合作开发应用型教学实验设备、校企合作指导学生课外科技项目及政府支持促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参加协同创新中心等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现状,梳理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对策,以期为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创办地方高校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须紧扣地方农产品生产特色,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本校在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坚持创新发展、优先发展的原则,探索大类培养、分类发展的培养模式,强调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加强科研团队及"双师型"教师建设,立足应用型科研提升专业的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形成5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建企业冠名班、联合建设就业基地、设立创新课题基金、赞助学生活动、搭建校企交流平台。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