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因此,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丰富作文教学途径,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因此,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丰富作文教学途径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学作文教学"背时而动",直接导致教学的"高耗低效"和"少慢差费".要真正解决这一痼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须变"背时而动"为"顺理而举",依照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规律,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关系、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教师"下水作文"与学生自能作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具有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写作意境的营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修养,就会将学生的灵感激发出来,进入一种妙笔生花的境界,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问题。作文教学与讲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讲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综合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在讲读范文的过程中形成的,讲读教学是让学生吸收语言材料和技巧的过程,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通  相似文献   

5.
郭志明 《阅读》2014,(Z7):5-7
<正>很多一线的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作文佳作鲜见,空话套话多,成人化语言多,很少有真情实感。但学生认为平时的作文训练都是教师命题,作文要符合教师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习作得不到高分。这反映出在常态的作文教学与训练中,教师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应试中,要想使自己学生的作文具有理论的高度、历史的厚度、视野的广度及针对现实的力度,而且语言问金烁玉,让人读之能启开心扉,增任见识,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基本能力的训练上。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和教学实践的体会,笔者认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一、观察是写作的材料基础作文训练,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功,让学生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指导他们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迅速储存,积累材料;做到在写作时准确反馈,还原事物的基本面貌,这样长久地坚持训练,能够锻炼学生…  相似文献   

7.
如何大面积地提高乡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广大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探讨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亲身教学实践.提出了模仿借鉴优秀范文的成功模式的方法.文中首先论述了成功模式的模仿借鉴,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知识技能的学习运用,而学生的学习首先就是从学习间接知识开始的.其次要把讲读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动机,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付诸实践,指点学生要及时,批改作文方式可多种多样.除此外,教师还应当“下水”当“导游”,以求更深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作文的甘苦,给予最佳的指导,进而教学相长,综合提高其知识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笔者从事语文教学,深感存在着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智力活动,作为语言教师,常苦于学生不能按时交作文,为交不齐而发愁。为了增强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使作文教学获得大面积丰收,带着这个问题,我在中师二年级(93级)两班的88名学生中做了以下调查和分析:一、调查与分析(表示如下)项目人数占...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作文作为一种思维的训练,使不少刚进入这一阶段的学生望而却步。如何抓好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一、结合课文插图,进行观察训练观察是作文的先导,也是作文的基本功,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从观察开始,加强观察训练。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课文的插图尤其是“看图学文”的图画,是课文内容的形象表现,而课文又叙述了图上的  相似文献   

11.
钟红华 《阅读》2023,(7):63-64
<正>小学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要学会谋篇布局,也要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经过一学期的尝试,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从刚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当堂完成;从习作语言平淡到生动有趣,收到了初步成效。一、想一想,能围绕主题写作文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习作审题能力十分重要。要想写出好的作文,作文前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否则,方向错了,就很难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非常明显而且十分丰富。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并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是以学生亲身参加体育活动为其主要特点的,在身体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缌观察学生心理活动,并采用相应我种教育教学措施,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作文教学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学会赏识、评价语言,在同步发展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中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欣赏、评价、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采用互评互改、上好作文指导课、教会写作方法发展成让学生自能修改作文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评、改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甚至厌烦的心理。其主要表现为语言贫乏、无从下笔;对例文机械模仿,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毫无创新。这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证实,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情绪、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那么情感就是作文生命的源泉。学生作文如若缺少真情实感是不足以打动人的,更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当今的作文教改倡导健康文化,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教会学生如何在作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在同质、一元的思想教育影响下学生作文出现雷同化倾向的现状 ,提出“个体化写作教学”观念 ,目的在于将写作教学从变相的思想教育训练转变为学生个体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此 ,强调培养学生与语言的亲和力 ,并提出培养学生与语言亲和力的若干策略。同时指出个体化写作教学中思想教育要与文化世俗化变迁相适应 ,应在目的、内容以及方法上作若干调整  相似文献   

16.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学现状不如人意,其原因有三:教师缺少"以生为本"的思想;教师自身写作能力有所缺失;教师教学理念老旧,教学视野狭窄。要想改进作文指导课,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最佳写作状态,加强自身的写作理论修养,充分重视并加强有效语言训练,重视写作主体参与作文讲评,拓宽讲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写作与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一、多积累在作文讲评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很多知识都觉得很陌生,对于一些名言俗语更是一问三不知。如果学生没有积累一定的写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讨论中是热火朝天,发掘出的写作材料油然而生;老师暗暗欣慰,这次作文肯定会成功。可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干巴,就像记“流水帐”,更有些是寥寥几笔,更谈不上生动了。有了丰富的材料,为何还写不出生动的文章来呢?原来是学生语言贫乏。小学三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转折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除了积累材料,还要积累语言,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中积累语言采取多种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教材中的课文大都语言生动,…  相似文献   

19.
“读中学写”能否运用到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去?通过近两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一、明确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任务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  相似文献   

20.
加强学法研究,深化作文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作文教学当前重要的任务。作文教学要研究教法,走出课堂,培养学生快速作文。教师要导好航,亲自下“水”作文,及时指导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革陈规教法,给学生新的大量的有关作文新动向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