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中学生锻炼行为与决策平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中学生锻炼行为,了解锻炼阶段变化特点及其与决策平衡的关系,采用锻炼阶段变化量表、决策平衡量表对76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调查发现:被试锻炼行为阶段分布为:47.72%的中学生不锻炼(前意识和意识阶段),32.86%的中学生参与锻炼,但没有规律(准备期),19.43%的中学生参加规律性锻炼;男女生锻炼阶段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生较初中生锻炼参与更少。从前意识期到准备期到维持期,利益感逐渐增加,障碍感渐小,知觉到的利益和障碍对锻炼参与有预测作用。研究提示应依据青少年锻炼阶段进行针对性认知干预。  相似文献   

2.
德国学者SCHWAZER于1992年提出了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该理论同时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并将锻炼行为分为无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在无意向阶段,个体并没有要决定参加体育锻炼;在意向阶段,个体形成了参与身体锻炼的意向,但仍旧处于无运动或运动不足的状态;在行动阶段,个体进行充分的身体锻炼。前人研究已经证实,该模型可以对成年人锻炼行为进行有效预测和干预,但前人研究使用的阶段量表大多直接取材于TTM的5阶段测量方法,并不适合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3阶段模型。为了准确地测量个体所在的阶段,更好地检验HAPA模型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的提高,以辽宁和湖南部分中学生为被试,编制了青少年锻炼阶段量表。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可以分为无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2)使用锻炼阶段量表可以进行3个阶段的划分;(3)青少年锻炼阶段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青少年锻炼阶段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20,(5):415-419
目的探讨锻炼投入在锻炼动机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 2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锻炼动机量表简化版、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自评量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锻炼投入的活力坚持在锻炼动机和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β=0.49,p<0.001),锻炼投入的专注满足(β=0.32,p<0.001)、价值认知(β=0.19,p<0.001)、参与自主(β=0.19,p<0.001)在锻炼动机和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活力坚持、专注满足、价值认知、参与自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学生运动自信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主观锻炼体验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有效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改善小学生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运动自信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对600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运动自信与其锻炼行为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运动自信与积极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心理烦恼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运动自信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锻炼时间(R~2=0.046,p<0.001)、锻炼频率(R~2=0.039,p<0.01)、锻炼强度(R~2=0.028,p<0.01)以及积极幸福感(R~2=0.133,p<0.001),运动自信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烦恼(R~2=0.025,p<0.001);运动自信既可以直接影响锻炼行为,也可以通过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结论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小学生运动自信影响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增强体质,改善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臻  李薇 《体育科研》2014,(3):28-31-52
研究基于行为的阶段变化和锻炼坚持机制行为分析框架心理机制,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现状进行阶段上的描述,并依此展开讨论。通过对整体以及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上大学生运动承诺等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运动承诺对锻炼坚持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个体与人际层面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以浙江省5所高校11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育锻炼等级、自我效能、行为态度、行为认知、教师支持以及同伴支持6个量表进行测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得到个体与人际水平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模型。结果显示:锻炼自我效能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重要因素,人际水平中同伴支持能够对大学生的锻炼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大于教师支持,教师支持通过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与态度影响体育行为。研究认为,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促进中应关注同伴支持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评价的辨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论证和理论思辨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评价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和标准.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1)采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可以较为准确、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或现状,能够较为科学的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评价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其构成要素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强度作为评价主体,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依据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情,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划分为"经常锻炼"和"偶尔锻炼"两个等级.4)经常锻炼的评价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 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系统地理解锻炼者继续坚持或退出体育锻炼的原因和机理,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了以锻炼承诺为核心的锻炼坚持机制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包括5层次17系统要素,模型简化层次路径是:社会环境→个体→认知决策→承诺→行为。分析结果表明:继续锻炼的心理承诺是动机定向、效果评价、行为可能性预测三个心理决策过程产生的,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通过这三个心理决策过程对坚持锻炼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认知老化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后认知功能的衰退过程,即与年轻时相比,老年时的认知功能出现的衰退现象,认知老化的发生是有其脑基础 的。身体锻炼对延缓认知老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脑科学研究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证据。(1)身体锻炼通过对某些大脑结构的重塑来 影响认知老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老年人维持大脑灰质和白质容量、白质完整性等方面均表现出积极作用;(2)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与认知功能 相关脑区的激活以及功能网络的联结,以维持老年人的认知功能;(3)身体锻炼还可以通过提高大脑神经加工效率来影响脑功能,进而对延缓认知 老化起到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身体锻炼对执行控制以外的其他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结构以及激活的积极影响,探讨身体锻炼促进大脑特定 脑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以确定身体锻炼对脑功能网络的积极影响,综合使用ERP和fMRI等技术以探讨认知老化相关脑区的特定时间和空间机 制,细化锻炼项目设计以确定不同锻炼处方对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从体重自我污名的双重属性出发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双刃剑影响及边界条件。方法:采用体重自我污名问卷、亲友锻炼鼓励问卷、锻炼价值认知量表、消极锻炼情绪量表和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对3 406名青少年进行测量,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体重自我污名通过锻炼价值认知、消极锻炼情绪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2)亲友锻炼鼓励正向调节锻炼价值认知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3)亲友锻炼鼓励负向调节消极锻炼情绪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4)亲友锻炼鼓励正向调节锻炼价值认知和消极锻炼情绪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论:体重自我污名显著促进锻炼价值认知的增强和消极锻炼情绪的削弱,进而驱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行为,亲友锻炼鼓励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为有效应对体重自我污名的双刃剑影响,应在巧妙运用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促进作用的同时,积极应对和防范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了我国上海市、天津市、成都市、武汉市和福州市5城市的2187名18~69岁的居民,主要调查了他们的运动愉快感产生情况,以及居民运动愉快感的产生与他们的体育锻炼方式和运动量的关系,并研究了有、无运动愉快感居民的心境状态、健康状况的区别。结果表明:有63.74%的居民体验到了运动愉快感,这部分居民大多是2人或2人以上结伴或集体进行体育锻炼,而且他们的运动量显著大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有、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和健康状况也有差异,有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并且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也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说明运动愉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达到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因此,建议我国城市居民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适宜的运动量,并采取结伴锻炼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2.
为顺应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趋势,促进城乡体育的均衡发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以四川省甘孜、阿坝和凉山为例,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参与锻炼的人数差异、经常锻炼的人数、锻炼项目、锻炼区域和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的差异进行调查与分析。四川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同时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处偏远地区,地势崎岖,昼夜温差较大等自然环境影响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结果表明:农村锻炼人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比城镇更显著;城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远远高于农村;城镇居民体育锻炼项目更具休闲性,而农村居民更具实用性;城镇居民锻炼区域倾向于公众场所,而农村居民倾向于私人地域;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s purpose was to examine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wo new scales developed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participants' ownership in exercise classes and empowerment, with respect to exercise. These two outcome measures will compliment Achievement Goal Perspective Theory (AGPT) grounded research to better understand participants' exercise experiences. College exercise class participants (N?=?414; M age = 21.25 years; 63% female) completed the survey during the last two weeks of a semester. Measurement invariance was assessed by a two-group (i.e., male and fema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used Mplus' cluster option to account for the data's nested nature. Strong invariance was achieved, which provided psychometric evidence for the ownership and empowerment in exercise measures. Additional validity support was provided by the ownership and empowerment latent relationships aligning with the researchers' a priori hypothes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preliminary validity evidence for the Ownership in Exercise Scale (OES) and Empowerment in Exercise Scale (EES).  相似文献   

14.
社会分层视野下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随着阶层上升而上升的趋势;2)对体育锻炼的身心健康期待是各阶层居民的共同因素;3)各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并随着阶层上升影响因素越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排在前5位的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人际交往、健美减肥和消遣娱乐;锻炼项目以健身走、跑步为主;锻炼场所采取就近方式,在住宅小区体育场所和单位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锻炼时段的选择上,中青年以下午3-5点和晚上7-9点为主,老年人主要是早上6-8点;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与同事朋友参加锻炼。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锻炼变化阶段(连续性测量)量表的修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心理测量原理和变化阶段理论,对英文量表Stage of Change(Continuous Measure)Scale进行了本土化的修订,编制为中文版量表。分别对上海和北京部分高校的300名和550名大学生进行第一版和第二版的测试,采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了信效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大学生体育锻炼变化阶段(连续性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锻炼变化阶段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城镇社区健身环境服务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城镇社区体育健身环境服务管理主要由街道、居委办事处和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但都存在活动经费、专职管理人员、社会指导员不足等问题;尽管城镇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相对普遍,但健身环境、服务工作还不够到位,健康健身教育、体质监测和针对特殊健身人群干预工作也没有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市民体育行为与倾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市民生活体育行为与倾向进行了研究,为构建上海市生活体育设施模式提供依据。结论:(1)市民体育行为现状:日常生活圈主要以健身活动为主,周末生活圈主要以休闲体育活动为主,节假日生活圈主要以特色度假体育活动为主。(2)市民体育行为倾向:日常生活圈呈现出由传统型向健身、休闲、娱乐和社交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周末生活圈市民希望以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为主,节假日生活圈市民希望参与更为新颖、丰富的特色度假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关于城镇社区和成人的调查数据,揭示邻里效应与体育锻炼关系的内在机制,以期为中国城市社区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运用HLM 6.08软件对数据进行分层分析,脉络关系采用脉络模型处理。结果居民年龄(p<0.001)和自评健康(p<0.01)经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优势邻里指数的参数估为正值,表示控制个体层次的解释变量对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后,优势邻里指数对社区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有正向影响效果。优势邻里指数增加一个单位,各社区居民平均体育锻炼时间可提高0.29。结论邻里效应是影响居民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贵州省不同海拔地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不同海拔地区居民科学健身,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论:(1)高原地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较高,呈现高原>亚高原>平原的特征,但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质量上却表现出相反的特征,与高原、亚高原地区相比,平原地区表现为参与频度高、持续时间长、体育锻炼强度适中。(2)不同海拔地区居民在体育锻炼场所选择、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不同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差异有一定的关系。建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应考虑不同自然环境气候的差异,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简便易行、适合不同海拔地区居民的健身方法,更加科学地指导居民健身,提高居民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