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量企业通过OEM获得国际分工的好处,以仿制和模仿的利用性创新为主,探索性创新严重不足,致使技术突破不够。利用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平衡的二元创新是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梳理该领域研究动态对增强二元创新研究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二元创新研究领域的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分析揭示了国内外二元创新研究领域研究力量、动态和前沿;其次基于理论视角梳理了二元创新领域的前因、实现机制、调节要素和影响效应,提炼出二元创新既有研究成果结构框架,总结二元创新思想和逻辑;最后探讨了基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多层次交互等视角开展中国新情境下企业二元创新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
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后发企业追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途径。通过对后发企业追赶和破坏性创新理论相关文献的梳理,基于后发企业视角重新阐释破坏性创新内涵,从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技术及政策的多维角度整合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继而从破坏性创新的时机选择和路径两个方面总结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实现方式,探索性地构建基于后发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出高端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定量研究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陶蕊  杨宇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3):158-162
运用文献计量法及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1999-2019年收录的商业生态系统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知识图谱绘制识别出商业生态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创新生态系统、策略、企业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生态位、商业模式和战略9个方面;最新的前沿趋势主要表现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模式创新及商业生态圈等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能够完善现有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与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跨界创新研究日益丰富,但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实践,而且主题零散细碎、缺乏系统梳理。为促进企业突破现有创新范式来创造全新价值,整合分析企业跨界创新领域研究现状及其前因后果。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对2000至2022年7月底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51篇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处理与提炼,发现已有相关研究的核心主题主要由概念维度(concepts,C)、前因(antecedents,A)、行为与决策(behaviors,B)、作用机制及结果(consequences,C)4个知识模块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CABC知识框架。其中,从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对企业跨界创新概念进行区分;从环境、企业和个体(团体)层面探究不同跨界创新主体之间产生行为差异的原因;从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两方面分析企业跨界创新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行为;从绩效结果、非绩效结果、作用机制和情境因素探讨跨界创新的效果、作用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概念方面,企业跨界创新的定义逐渐转向结果和过程的综合考虑,倾向从资源异质性、空间距离、知识基特征等方面深入挖掘其多维构念,并通过专利引用、问卷量表来测量;前置因素方面,企业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技术管理和创新研究中日益变得重要.为了集成分析现有学术文献中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已有研究的脉络、进展及其空缺,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本文对创新生态系统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首先,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描述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的基本特征,绘制文献共被引图谱、合作网络图谱和共词分析;其次,分析该理论文献的研究主题和关键词,尝试解构式地描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现有体系和内涵;再次,讨论现有创新生态系统文献和经典组织与管理理论体系的关联性;最后,基于现阶段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特殊情境,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未来主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梳理针对这一核心研究问题进展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后发企业追赶研究的3个范式转移:研究情境的转移——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到转型经济国家;研究内容的转移——从模仿学习到协同创新;研究聚焦的转移——从研发相关创新到非研发相关创新.其次,基于近5年的研究成果,搭建了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追赶路径的总体框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可以从解构转型经济独特环境、识别独特创新行为和探索创新追赶路径3个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立夏 《科研管理》2020,41(3):174-182
本文在商业模式冰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式情境运用模型(Situational Application Model, SAM)。围绕情境、竞争环境、内部环境、价值主张、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六个方面,将商业模式定义为通过用户的价值增值、“多赢效果”反馈来使企业价值变化的商业活动系统。运用此模型,本文选取了自动售货机运营行业代表性案例“乐美智能”,通过系统性地分析自动售货机运营行业的商业模型变化,对情境运用的商业模式SAM模型创新进行探索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AM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对企业的创新具有指导意义。企业在创新商业模式时,基于竞争环境、内部环境的变化,需要考虑情境运用来进行业务及流程设计。乐美智能基于情境运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中国自动售货机行业的发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现阶段“乐美智能”通过SAM获得大量优质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将成为自动售货机转型升级这场颠覆性变革的赢家。  相似文献   

8.
基于定量文献计量与定性文献回顾方法,对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领域(1995-2019)的773篇文献进行梳理,从重点期刊、核心作者、国家机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等方面分析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的核心知识基础为战略联盟、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分段资源配置、技术创新、颠覆敏感性与颠覆性技术7大内容;研究热点围绕主体特征、衡量维度及发展路径3个方向;研究脉络经历了概念界定、视角扩充、机理研究与理论应用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知识治理已成为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架接微观知识活动与宏观涌现的桥梁.本研究基于Grounded Theory 对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梳理了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治理的四个维度(外部创新源的知识特性、知识活动主体因素、知识活动的外生情境、内生情境)及各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并描述了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治理的"双元型内生式"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CSSCI高级检索,共检索出709篇文献,根据年发文量阈值的设定,将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发文量逐年增长;研究内容上受互联网+等新形势的影响,在传统领域关注度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下,具有时代特征的问题也会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市场条件、科技基础、人文环境等;而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家素质、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等。对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影响企业创新力的内部生态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创新力受到诸多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影响。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理论分析模型筛选出企业家创新意识、企业家创新能力、创新资金投入、人力资源禀赋、激励、创新文化、组织结构等七个影响企业创新力的重要生态因子,应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实地调查所取得的数据,确定这七个因子对企业创新力的贡献顺序。结果表明,企业家创新能力、创新文化和对创新的资金投入是影响企业创新力的三个最关键因子,文章对其他因子被剔除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从而给出了提高企业创新力的着力方向和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要素的配置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素结构失衡问题是制约区域发展的重大挑战,关于如何优化创新要素结构的议题受到实践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文献,在界定创新要素概念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探讨了要素结构失衡的表现,研究发现了三个层面上各自的要素配置机制及其配置过程,由此提出了关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的分析框架。最后,依据此框架,以东北地区为例,从现有文献中归纳出针对该地区结构失衡问题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焦俊  李垣 《预测》2007,26(5):31-35
联盟中显性知识的转移是促进企业内部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对联盟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联盟中显性知识转移的效率是企业家和管理学者们未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资源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理论,分析了联盟中显性知识转移、企业内部创新以及不同联盟控制方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显性知识转移、企业内部创新和联盟控制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
内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更多关注于外部社会资本的作用,而忽略了对内部社会资本的重视.为弥补这个研究缺陷,以北京和广州的133家企业为调查对象,以内部社会资本为自变量,对内部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创造影响技术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知识创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鹏  董美彤  白贵玉 《科研管理》2019,40(4):92-102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鲜有研究从内外部网络的视角探讨过集团框架内子公司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本文从网络视角出发,构建内外部网络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并探讨不同类型开放式创新及其交互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均能提升子公司创新绩效,且二者相互促进;集团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对子公司不同类型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内部网络对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外部网络对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在外向型开放创新的过程中,内部网络会强化外部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惠怀海  梁工谦  马健诚 《软科学》2008,22(1):117-121
对创新研究的背景、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在综合各种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运用迭代法提出了创新EIP-ED-ESI模型以及模型迭代和流程迭代双重迭代创新新模式,同时总结了迭代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并对该模式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199家科技服务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外部结点、内部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结点的交流频度,特别是与顾客、供应商以及战略联盟的交流,更好地促进了服务行业企业新服务产品形式的创新.在企业内部,员工素质增加了服务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可能性,也对企业创新程度产生重要影响.与以往关于服务企业创新的研究结果不同,本文还发现企业内部正式与非正式的R&D活动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企业内外部视角,结合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和企业创新的内涵,本研究构建关系强度与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探索内部关系强度对外部关系强度的间接效应,并以武汉、北京等地266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意愿呈倒U形关系;外部关系强度和内部关系强度均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适度的内部关系强度正向调节外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对企业创新网络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认知,也为企业的内外部关系强度平衡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永强  路媛媛 《科研管理》2019,40(5):134-144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泊松回归考察了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研发强度和规模等企业异质性特征进行分组检验,还进一步分析了内控五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创新绩效越好,尤其在非国有企业、低研发强度和大规模企业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来看,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要素对创新绩效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为内部控制的经营性目标、适用性原则提供了经验证据,这对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