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淮南子》虽然不是关于诗学的著作,其中没有专门的文学批评篇章,但其中有些由老庄思想发展而来的观点,对后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及其文学批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有道论、自然论、形神论、虚静说等,而这都可谓是中国艺术之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美国汉学奠基之作《中国总论》的作者卫三畏曾说:"一但废除汉字,改用字母去拼写汉语方言,那么中国将不复存在!"是啊,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而汉字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五千年来,汉字将华夏大地一个个不同的族群,一点点的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汉字维系着我们共同的主流文化,为创造它的中华民族立下了卓越的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还必须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游艺精神由来已久,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游艺精神强调的是游艺主体的心之游,唐君毅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从其心本体论出发,认为游艺精神是心物交融为核心的物我感通.他从感通之心、感通之物(艺术)以及心物交融三个方面对游艺精神进行阐释,既体现了对传统游艺精神的承继又呈现了其个人的新解和对时代精神的融入.  相似文献   

5.
延安精神有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渊源,并且是中华民族精神之升华;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既是中国革命精神之结晶,又是时代精神之显现。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本文将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党的精神谱系架构,从内容上看,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轴,以中国共产党精神核心要义为精神基因,以基于时代赋予的鲜活内容为中心词来概括和提炼;从底蕴上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主题和主线;从内涵上看,是特有基因密码形成的核心要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应时代之问而被赋予的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凝练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应明确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尤其要将之渗透到校园精神的培育中。这不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感知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其伟大的精神内核在新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内涵之一,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苏区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并且统一于培育和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核心要素反映着特定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当代中国文化核心要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明、民族凝聚力等.要搞好当代中国文化核心要素建设,必须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批判吸收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本质与原则,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较系统地创立了幸福学说和幸福理论.深入探讨幸福观念的基本内涵、内在精神和实现路径.并结合实际分析柏拉图的幸福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发展角度,分析了现代奥林匹克发展的文化背景,并且在各种文化不断交流的今天,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发展方向。结论: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弥补了儒学的“中庸思想”和“实用主义”带给竞技运动的制约,而儒学的“人本思想”填补了后现代主义“否定本质”和“随意论”与体育运动规则产生的冲击。因此,奥运的发展应吸纳各国的、各类文化,扬长避短,实现其文化的最优置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奥运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段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在百年的奥运长河中,无不时刻体现了奥运体育文化和教育。奥运文化的本质是人本文化。奥运体育文化即人的文化,无人则止。体育文化是把文化融入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性化管理,实现体育文化和运动员同生共存,共同发展;奥运体育教育提倡人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体质、精神、品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拳击文化与现代拳击运动的二元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拳击运动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历史考察,阐述了以科学理念、人文精神、市场意识为基本内涵的拳击文化决定了拳击运动的本质,其文化主题的三重变奏推动了拳击运动的历史发展。通过拳击文化的内在紧张和异化对拳击运动的影响,诠释拳击运动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取向。同时揭示了现代拳击的二元走向及其分裂,其深层原因是拳击文化内在要素对立矛盾的结果。这种矛盾表现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紧张,市场取向与人文取向的背离。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的精神产生和变迁进行研究,旨为揭示武术精神之根本,兴我中华。为当今物质的社会理智的辨析现代的武术精神,并探寻精神的驱动力,重新激发武术的能量。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武术本质精神引申出的战争精神,发展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竞技精神。2)从社会大背景影响武术产出的为统治者建功立业的封建政治精神,发展为现代武术的民族精神。3)武德应与社会大背景润泽出的不同时代和形式的伦理道德精神融合创新发展。4)应以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为依托,创新发展武术的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校园排球文化内涵及其结构的文化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文化学的角度诠释了校园文化、体育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而分析了校园排球文化的内涵、结构和外延。校园排球文化即为教师和学生在排球教学、排球活动和排球学习中,所形成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结构包括排球制度文化、排球物质文化和排球精神文化。校园排球文化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不但对校园体育文化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构成校园排球文化广泛的外延。  相似文献   

17.
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对身心健康锻炼的镜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有着独特的内涵、表达形式、特点,它的"不伤不损、形神俱养、治未病"等精髓对发展体育健身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如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体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具有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尚武精神词义泛化,对当今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造成消极影响。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结合尚武精神与教育、武术的近代关系史和尚武精神自身的历史呈现,来观察尚武精神词义演进的节点,审视尚武概念的本质。研究认为:对精武体操会的多重职能与其多重目的的错位对应,是造成尚武精神词义泛化的重要源头;尚武精神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作为一个耗散结构在特定的自组织时期的信息涌现;它不是具体的知识和通过教育获得的个人品德,而是集体的气质;作为体育项目的武术不承载尚武精神教育职能;教育或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在塑造尚武精神过程中,协从社会制度的其它部分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精神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体育精神的内涵、本质与功能,提出了创新的见解,体育精神的本质在于活动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集中体现;体育精神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体的主观能动和创新性的特征,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扩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通病就是千篇一律、互相雷同、缺少个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失城市精神。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座发展中的现代城市。伏羲文化对天水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物质及精神价值,其精神实质可概括为“创新、团结、踏实、变通”四个词。充分利用伏羲文化这一先天优势,借助文化生产力,对培育天水城市精神,提升天水城市品位,把天水建设成为炎黄子孙熟知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名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