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意义]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实现了健康科学数据的高效利用并促进了开放科学的发展,总结国外实践能为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健康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框架,从健康科学数据的管理计划、采集与评价、组织与保存、共享与再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结论/发现]国外基金委、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提交设为科研项目的必要环节,数据安全保护是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国外成熟经验,本研究从加强基金委与科研机构层面的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制定、完善健康科学数据采集与评价体系、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健康科学数据仓储、权衡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利用与数据安全间关系四个方面对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给予建议。[创新/价值]将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引入健康信息学领域,弥补了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段宇锋  寇功杰 《情报学报》2008,27(2):285-294
本研究以维普期刊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专用软件分析1990年至2005年间我国情报学核心期刊所载文献的学科分布和主题的变化,得到四点结论:①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等是情报学界最关心的论题;②情报检索一直是情报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③企业是情报学应用研究的主体;④信息资源观的形成是情报学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并进一步指出,情报学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研究内容过于集中,各领域发展严重失衡;②长期悬而未决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争是情报学发展最大的隐患;③情报学的应用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与创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梳理其发展现状、总结成就与缺失、分析趋势并提出建议有其必要性。[研究设计/方法]“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数据论文”是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的两种主要模式。从管理机制或条件保障、服务内容与方式、服务成效、国际影响力建设等方面分析第一种模式的实践进展;按照数据中心与数据论文三种不同的关联形式对第二种模式的实践进展进行案例分析。[结论/发现]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实践特点包括: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数据积累主要来自负责建设的研究机构、重视数据服务成效及其宣传、数据出版是重要发展方向等;不足包括:尚缺乏资助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层面的数据管理实施细则,高校及图书馆数据管理平台发展乏力,传统期刊的数据出版存在困难等。[创新/价值]对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实践进行全景式扫描,有助于从完整视角审视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区块链技术在档案领域应用研究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经梳理后发现,国内已有研究按主题可分为6类: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可行性,面向专门档案领域的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管理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的动力因素、阻力因素和推广策略.已有研究存在研究结论宽泛、研究方向狭窄、研究深度不足以及研究特色不显四个问题.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数据选取、数据处理、数据展示与写作体例四个方面的数据来源、数据时间跨度、文献数据规模等11个角度对近十年(2004-2013)国内核心期刊图书情报领域关于科学计量可视化的159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图情领域研究学者对于科学计量可视化的研究和应用存在研究角度重复性高、基本原理的研究少、研究工具及计量指标使用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档案与图书情报信息集成服务机制,研究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聚焦信息机构大学科知识集成问题,构建信息集成服务的新环境是理论创新的需要;聚焦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协同问题,构建信息集成服务的新模式是现实发展的需要;聚焦信息机构大数据公共获取分析引擎问题,构建信息集成服务的新系统是实现机制研究的最佳实践。成果有利于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和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档案增值服务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以CNKI核心期刊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法,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基金资助、关键词和核心作者等方面,对刊载在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上的201篇大数据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指出我国图书情报界大数据研究的主要特点.研究发现:国内图书情报界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系统性尚未形成、学术视野不够广阔、研究机构类型单一、应用效果不明显等.  相似文献   

8.
戚筠  何琳 《图书馆论坛》2023,(5):95-103
文章深化国内外领域数据库的FAIR原则实践研究,奠定进一步开展科学数据的管理工作布局与实践基础,为不同学科领域的数据开放路径提供支持。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国内外11个生物信息学领域数据库的介绍文献内容进行编码,探索其FAIR原则实践进展。通过分析生物信息学领域数据库的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的FAIR原则实践,发现FAIR原则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数据实践研究中存在管理与应用两方面的不足。建议在后续FAIR原则实践中,生物信息学领域数据库应创新设计和规范管理标准,丰富领域数据相关描述,遵循通用且符合FAIR原则的数据库规定,实现领域中各数据库平台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开放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9.
许洁  张娜 《科技与出版》2022,(2):118-128
加强出版学研究,是更好发挥学科对行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从现实情况看,出版学研究本身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实务研究与理论研究发展不平衡、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不匹配、研究成果对出版实践作用有限等问题.本研究聚焦科技出版领域,基于科学知识生产理论、科学交流理论、信息传播理论的相关内容,根据文献研究和内容分...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博物馆》季刊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博协全体会员,传播行业发展最新成果;面向全国博物馆行业,聚焦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聚焦博物馆核心业务,指导博物馆工作实践;面向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前沿,探讨博物馆学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服务博物馆学科建设与发展。2018年10月,《中国博物馆》正式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核心期刊。为了顺应当前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编委会的部署要求,2020年,《中国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部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变革办刊理念,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为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服务。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一、栏目设置及文章要求根据刊物定位,刊物内容分为聚焦、理论、实践、资讯四个一级版块:1.聚焦版块:针对博物馆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推动难题破解、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理论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科研成果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统计分析我国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理论应用情况,对揭示当前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理论应用概貌及构建图书馆学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进行理论抽取,采用内容分析、信息计量以及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理论应用的频次、理论与研究主题的关联以及理论来源学科等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引入的理论种类繁多,学科交叉性强;理论名称使用不规范,同种理论使用多种理论名称;博士学位论文中引入理论的应用层次不高。图书馆学研究需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理论应用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信息科学相关学科将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回顾总结我国情报学近20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于了解我国情报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情报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引。[方法/过程]以《情报学进展》第1-11卷刊载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文章选题、主题并总结各选题特点;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一定进展周期内我国情报学在理论研究、范式方法、应用实践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分析发现情报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及其管理、新兴信息技术等是《情报学进展》所载文章的主要选题,各选题呈现出不同特点。未来,智能化的情报学将融合多学科,面向科学发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为国家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怎样的姿态对待新闻理论研究,建构什么样的新闻理论体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闻理论研究的重心应该向什么领域转移或者倾斜,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初步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What science does, what science could do, and how to make science work? If we want to know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we need to be able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s of science, going beyond metrics that are easily collectible and quantifiable. In this perspective piece, we link metrics to mechanisms by demonstrating how emerging metrics of science not only offer complementaries to existing ones, but also shed light on the hidden structure and mechanisms of science. Based on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science, we classify existing theories and findings into: hot and cold science referring to attention shift between scientific fields, fast and slow science reflecting productivity of scientists and teams, soft and hard science revealing reproduci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e suggest that interest about mechanisms of science since Derek J. de Solla Price, Robert K. Merton, Eugene Garfield, and many others complement the zeitgeist in pursuing new, complex metrics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We propose that understanding and modeling the mechanisms of science condition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tric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 makes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concept an intriguing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library services for bioinformatics? What is the campus context and setting? What has been the Health Sciences Library's role in bioinfor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UNC) Chapel Hill? What are the Health Sciences Library's goals? What services are currently offered? How will these services be evaluated and developed? How can libraries demonstrate their value? Providing library services for an emerging community such as bio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presents special challenges for libraries including understanding needs, defin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library's role, building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community, preparing staff, and securing funding. Like many academic health sciences librarie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UNC) at Chapel Hill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is addressing these challenges in the context of its overall mission and goals.  相似文献   

16.
This is the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Science of Science: Conceptualizations and Models of Science”,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challenges towards a theoretically grounded and practically useful science of science. It provides a brief chronological review of relevant work and argues for (1)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 frameworks for the comparison and combination of existing approaches, theories, laws, and measurements, (2)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ies of science, and (3)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theoretical concepts in terms of 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evidence. Next, three visual conceptualizations of science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Each of them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ison and combination of existing works, means to combin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and helps to operationalize and communicate theoretical concepts using empirical data. Last but not least, the contributions of and interlinkages among the papers included in this issu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获取的69篇北美情报学理论文献进行开放式编码和进一步的逻辑分析,系统地概括北美情报学理论近20年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①北美情报学理论的研究由相互关联的7个维度构成,这些维度是情报学的基本概念、跨学科理论的引入、情报学哲学理论、情报学研究领域、情报学理论框架、情报学发展、情报学学科特征。②北美情报学理论的优点是理论体系完善、多元性哲学理论共存和研究方法存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③北美情报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多元哲学理论间缺乏整体性分析、持续性研究欠缺和理论框架主题成果不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图书情报学科的结构与发展情况如何?科学知识图谱对图书情报学科有何促进与发展?基于这些问题,介绍并评价杨思洛等人的《中外图书情报学科知识图谱比较研究》一书。[方法/过程] 运用内容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从研究内容、全书结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评析该书的几个鲜明的特点。[结果/结论] 认为该书是一部较好的了解图书情报学科发展的代表性专著,也是一本知识图谱和可视化方面的指南性参考书,对认识国内外学科差异、学习学科知识图谱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近三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一次对经验描述的历史传承和两次关于研究范式及研究重心的重大转折.图书馆学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关于研究客体的认识和图书馆活动主体的自省两大方面.但是与此同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还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实证研究方法不足和缺乏学派研究模式等缺陷,未来还需要继续鼓励学科争鸣、拓展国际化研究视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障人文与科学并重.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project used Freedom of Information requests to obtain public records from Alabama institutions about challenges to materials in public schools and public libraries. Challenges occur when a patron objects to certain content. In this analysis, we examine the records of challenge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as follows: How many challenges occur in public schools and libraries?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se challenges? Are there institutional or demographic factors that are cor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challenges? In this exploratory study, the number of reported challenges was surprisingly low.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reported challenges were related to certain institutional or demographic factors, but did not find any discernible relationships. The data suggest that most challenged material is retained, but that librarians may be self-censoring to reduce controversy in their coll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