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生活原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现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在课堂中该如何密切生活与数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学得趣味盎然呢?一、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片子。自然美会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生活实践融入数学课堂,就使数学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真正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教学的主线。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人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情感、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能很好地落实数学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实际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方法并解决生活中种种实际问题。"数学思考"是人们面对各种问题情境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信息,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徽学课程标摧》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时,教师们逐渐将数学教学的落脚点从重视双基目标的落实扩大到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上。“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这个观点已为广大的数学教师所认同。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要使得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因素,打破教材的影响,活用教学素材,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挖掘数学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体系,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决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是把数学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论述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方法:充分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重视现行教材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中的作用;重视数学应用题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形成与巩固,都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学生“练习什么”以及“如何练”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习题设计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轻生活经验,而且答案追求唯一,在训练中又机械重复。使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价值,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这就是说,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教师设计习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研究一些毫无应用价值的“纯理论”问题。怎样让学生乐于做数学习题呢,笔认为,教师的习题设计应该是紧密联系生活的、开放性的、是学生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9.
浅淡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形成与巩固,都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学生“练习什么”以及“如何练”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习题设计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轻生活经验,而且答案追求唯一,在训练中又机械重复。使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价值,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这就是说,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教师设计习题要…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很重视数学素质的培养,如,数学知识、数学观念、数学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很少关注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多地是面向应试的数学素质教育。虽然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具备了一些数学素质,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我们的教学更多时候给人造成了“数学与现实世界隔离的自我满足的知识体系”和“为数学而数学”的境地。在数学的三性中特别重视严谨性,体现抽象性,缺乏应用性,从而造成了学生数学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组织教材,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1)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2)以数学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4)积极创设生活情境。(5)重视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观念的感召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怎样去面对数学——这个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怎样去看待学生——这些未来的世纪之才,我们怎么样去对待课堂——老师生命价值所在地,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体验着这一切,并且用心去创造,在思考与反思中,不断加深理解和认识,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及思考一提起数学,大家马上想到“题”,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在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中,我逐步体会到,数学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1、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离开了生活的数  相似文献   

13.
在应试教育中的数学教育,过分强调了解题教学的作用,数学教学刻意追求解题,在技巧上下功夫,几乎把数学教学变成了解题训练;数学概念教学,则不讲概念产生的背景,没有必要性和完备性的揭示,而变成了简单的“条+记忆+练习”;数学课不讲或很少讲数学的应用,不讲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只会做题,一涉及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变成了只会理论、书本的课堂型学生,被动学习的被动型学生,会考试而不会应用数学于生活实践的考试型学生,成为了考试的奴隶,学生又怎么不兴趣全无?怎么会主动学习数学,又哪有时间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能凭单纯的记忆与模仿学习数学知识,而应采取联系生活、探究实践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创造数学。在教学《角的认识与大小》一节时,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关于角的数学含义与可视性结论的一致性,角的边是射线还是线段?一直以来为许多教师和学生所争议,许多数学杂志上也发表过相关的热点文…  相似文献   

15.
主动创设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领悟数学 ,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能凭单纯的记忆与模仿学习数学知识,而应采取联系生活、探究实践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创造数学。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并要让学生多进行主动探索,让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及其作用.同时,把数学与实际紧密结合,把实际问题数学化,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整合”对小学数学而言,其核心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型模式”的课题研究,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指导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充实了教学…  相似文献   

19.
微积分MATLAB数学实验课程的开展,能够比较好地帮助学生,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应变能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使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情境教学不仅包含情境化(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还包含去情境化的过程,只有重视并研究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去情境化问题,才能使学生经过抽象概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