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新出现的理论思潮,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新思潮。后马克思主义肯定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理想,特别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传统,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分析。另一方面,后马克思主义又主张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力图通过解构,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众说纷云;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但有的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甚至叫嚷“马克思主义使他们陷入了灭亡、落后,”“马克思主义在同历史的较量中失败了”等等。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呢?两者之间除了在思想上、阶级立场上的根本差别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怎样大众化?”的回答。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对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使得马克思主义又面临着一场更为严峻的挑战。当代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同马克思的预想不完全一致的现象。这就使得一些人对此产生疑惑:马克思主义是否还能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是否会过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只要对马克思主义稍有怀疑,无疑都会妨碍我们对整个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都会动摇我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因此,这是一个必须彻底弄清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文化比意识形态的生命更久远.我们似乎需要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既然它是近代中西文化精华相融合的思想成果,那么它在中国的传播也需要与中国文化有新一轮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凡是两者结合的适当,事业就会健康发展,一旦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尚需时日,但是,只要不断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精华、中华民族智慧的新结合,这一目标终将会实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过150多年的实践、发展,已经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价值。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爆发,使得马克思主义再次引起世人的巨大关注,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热”。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服务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它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联系、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 ,就会产生不同的传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并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胜利和成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传承 ,它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邓伟志以《论马克思主义的多样性》为题撰文说,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只有一家,马克思主义可以有许多家.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多样性是由实践的多样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化,产生出南斯拉夫式的马克思主义.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践结合,亦即把马克思主义本国化,岂不是会有几十种、一百余种马克思主义吗?只认为自己“化”得对,别人“化”的都不对,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无知.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败。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消除其逆反心理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理解和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弄清楚我们坚持的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曾在多种场合下严肃地提出过两个紧密相联的重要问题:一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对这两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息息相关。本文试结合邓小平有关论述,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展,取决于邓小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一科学态度表现在: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质和精髓;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中的一些问题不能给出确切答案,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文中概括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特征,并在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方面内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分析二者的关系,进而指导我们正确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内在结构、基本特征、理论品质、社会理想等方面阐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方面说明了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抑或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问题从来都直接关乎政治问题的根本立场,因为未必找得到第二个问题,会像国家问题那样比其他一切问题更加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鉴于此,从多个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意涵进行阐释,将有助于从不同维度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30日,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合肥市召开.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同志对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中宣部理论局、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北京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学会、省公共关系学会、省伦理学会、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省中共党史学会、当代安徽研究会、省民俗学会等发来贺电祝贺学会的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让人民大众愿接受、会应用,并给人民大众带来切身利益。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的理论。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进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进行研究,必须选准三个研究视角:理论抽象的视角、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以及与中国时代紧密结合的必然结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实践过程的理解。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由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凸显的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学会第20届年会就马克思主义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论与中国论建设、俄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及批判、马克思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等六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其会学术氛围浓烈,与会代表都提出了具有创设性的论题,这些无疑为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思潮的总称,是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小资产阶级左翼激进思潮,它本身经历了一个由成形到兴盛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文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三者的关系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了简要的梳理和概述.这有助于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建立一个宏观总体的把握,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即是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即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思想批判现实社会并导向未来社会的根本旨意,脱离价值取向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将会导致实证化和庸俗化倾向。因此,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不断挖掘其价值向度,以此回应当代社会现实的挑战并能更好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