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唯一标识符体系是实现数字资源统一编号、规范管理、精确定位和透明利用的信息基础设施。文章重点对唯一标识符体系进行系统分析,阐述唯一标识符系统架构、建设模型、服务模型,并对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应用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责任者制定唯一标识符是网络环境下进行人名规范控制有效方法.文章通过调研责任者唯一标识符系统构建的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各自系统的特点,总结目前责任者唯一标识符构建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构建模式、技术因素、人名识别、责任者诚信和元数据信息构建和应用等,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表明:其有序的管理需要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辅助与配合。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DOIs和日本的cIDF已经发展多年,规模日益扩大,并各有特点。台湾地区的LIPS DOI虽然较为简单,但对于中文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国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与应用也受到关注,多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走出三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详细分析国内外网络出版现状、国内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比三条道路的优缺点后,倡议我国自主研发唯一标识符体系,并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CCId)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当前科研人员的姓名问题十分复杂,重名、别名等情况屡见不鲜,为信息检索带来很大的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图情领域学协会或机构开展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研究项目,并建立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项目和系统的梳理分析,归纳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引起相关学者对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问题的关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以网站调研为主,从项目组织模式、分配方式、标识符构成以及主要实现技术等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调研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官方网站,以获取关于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准确信息。以文献调研为辅,从侧面辅助了解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及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结果/结论] 定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概念,指出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特点:唯一性、永久性和通用性。总结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组织模式、分配方式、支撑技术等;得出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存在的问题:一致性问题、诚信及隐私问题、可推广性问题和信息更新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技术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在数字信息环境中, 唯一标识符承担着唯一地和永久地确认数字对象、并将它们与其它数字对象或服务系统连接起来的功能。本文简要介绍唯一标识符的功能、要求和基本框架, 以及主要的唯一标识符系统。  相似文献   

6.
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贤信  曾建勋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113-119
[目的/意义] 从科研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出发,构建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关联元数据框架,分析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系统的运行及应用机制,为我国开展科研实体唯一标识项目提供建议。[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现有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项目概况及其发展历程,通过网站调研分析各类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元数据结构以及唯一标识符系统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各大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实践验证该系统科研实体的关联方式与效果。[结果/结论] 构建以实体唯一标识符为节点的关联元数据框架,形成以“ID”为中心的科研实体网络格局。指出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系统应完善页面功能和后台功能、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加强应用机制建设;我国相关个人与机构应提高自觉标识的意识,加强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系统间的关联,强化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应用与共享,实现科研实体的一体化标识标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应用模式与管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际上的唯一标识符的运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中国应用唯一标识符的应用模式与管理机制。文章详述了CIC的职责和运行模式,及其与注册代理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唯一标识符的管理运作,以及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8.
魏大威 《图书馆》2014,(3):102-104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唯一标识符体系的构建方案,拟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标准规范、技术平台、服务模式以及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公共图书馆分散、异构的海量数字资源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各地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数字对象标识符的概念入手,对国内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对国内研制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唯一标识符领域的重要项目进行了扼要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cIDf不同于仅仅为数字作品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符的DOI、mEDRA和CDOI,它是基于数字作品内容的唯一标识符系统,对于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网络监管、信息资源的长期利用与保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文章基于此,通过借鉴日本cIDf的实践,从注册用户的视角构建我国自己的基于内容的中文唯一标识符系统:CCId(China Content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新的发展机遇期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纪之交,学术领域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掀起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将体现出以下特点:理论化与致用化并融、继承化与创新化并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融、技术化与人文化并融、集合化与专门化并融、同步化与超前化并融、宏观化与微观化并融、定性化与定量化并融、个体化与团队化并融、宽松化与规范化并融。  相似文献   

12.
情感分析研究的知识结构及热点前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  刘炎宝  刘佳佳 《情报学报》2020,39(1):111-124
为了解国内外情感分析领域的研究状况,揭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本文采用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共词分析、战略坐标分析等方法,借助CiteSpace、UCINET、BICOMB、SPSS等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以情感分析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绘制。分析结果表明,情感分析的应用、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电子商务下的产品评论、事物情感特征评分、社交网络下用户生成内容、语义定向广告技术以及文本语言属性分析构建了情感分析的知识结构,产品评论与口碑、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无监督学习、HadoopMapReduce与支持向量机以及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顾客评论、推荐系统、极性分类、主题模型、电影评论、推特数据将是未来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国外图书馆协会老年服务指南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归纳获得指南的内容框架,可归为八个方面:指南目标与编制思想,认识老龄化和老年人,图书馆老年服务原则,了解老年人需求,图书馆规划和经费预算,馆藏与设施设备,馆员与服务,合作与宣传。在对国内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尽快制定我国的图书馆老年服务规范,确立积极的老龄观和差异化的服务导向,建立对我国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向的清晰认识,明确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的使命陈述,倡导具体化、整体性、常态化的服务指导。表2。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14.
�ڿ���Դ������������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借鉴自然资源学及当代有关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对期刊资源的概念、一般属性及其与自然资源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改变传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观性、非科学、信息应用不足等弱性,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大数据发展背景,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探索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构建对策建议,即: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数据素养,加强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拓展人事档案的数据和信息应用范围,深化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健全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十八大提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探讨高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培养的对策。通 过分析国内外的高校科技人才和人文社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体系设 置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师资队伍弱和教学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 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培养的对策,包括:确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素质;改革课程设置;推 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创业;与国外联合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正积极推进国家科技报告资源建设工作。在这过程中,基层科研单位作为科技报告 资源建设的生产源头,是保证科技报告质量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元数据质量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就 科技报告元数据项要素进行分析,对其元数据质量评估确定基本内容,提出从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等维度进行质 量评估。最后,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内部约410份科技报告资源为例,通过调查统计、评估分析其元数据质量情 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上下游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信用、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文化休闲机构的跨界融合等。所有模式的共同点是跨界,但跨界的层次和程度各有不同,从跨界的领域、时限、机构、程度、范围、主动性6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特点:资源共享、业界范围拓展、利益双赢和文化认同。指出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不要为跨界而跨界,要永葆图书馆服务的初心。  相似文献   

19.
科技报告完整而真实地反映科研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技术内容和经验教训,其数量、质量可以反映科研项目 完成质量与创新程度,也能反映项目承担人员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本文通过对科技报告内在价值、山东省科技报告质 量现状、影响科技报告质量各种构成因素的分析,从开展培训、建章立制、省市联动、搭建平台、强化“内功”、责任 到人等方面阐述了山东省提升科技报告质量的措施与效果,从加强宣传、明确“双报告”差异、奖惩并用、加大撰写培 训、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科技报告内在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