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往多侧重于从企业层面出发研究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少于基于个人层面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即高层管理团队中管理者个人特性形成的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且相关中介要素也尚未明晰。基于动态能力观和商业模式理论,以新创高新技术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深入分析了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商业模式设计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动态管理能力可通过商业模式设计间接影响创新绩效,商业模式设计在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侯翠梅  苏杭 《预测》2023,(2):83-89
本文基于211家智能化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装备数字化能力、人员数字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但管理数字化能力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4)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资本密集型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省  杨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44-151
将数字技术能力细分为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技术获取两类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分为技术导向型和消费导向型两类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数字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基于沪深股市32家数字技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的数字技术能力具有原动力作用,均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提升绩效,但必须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达到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目的 .其中两类能力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两类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数字技术获取能力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2)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但中介作用有限,其中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是数字技术企业最好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保亮 《科研管理》2015,36(11):29-36
本文旨在探讨商业模式如何通过创新双元性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商业模式、创新双元性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应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来自173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些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与新颖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都对创新双元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双元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双元性分别在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新颖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因揭示了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而拓展了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理论,同时对于企业建立商业模式模仿隔离机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并验证知识转移在联盟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从而阐释联盟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国内164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发现联盟管理能力中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关系能力均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知识转移在关系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搏 《预测》2023,(3):53-59
本文基于323家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双元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知识转化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协调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双元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双元创新对知识转化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化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化能力中介了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协调柔性正向调节了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知识转化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是创业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方式,然而创业企业的高管团队(TMT)认知如何激发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仍不清晰,无法阐释创业企业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高阶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文章分析了动态能力对TMT认知(认知异质性和认知能力)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竞争战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动态能力中介了认知异质性、认知能力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差异化战略正向调节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而成本领先战略负向调节该中介效应。文章探究了管理者认知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机制,揭示了创业企业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推动了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中参与合作及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商业模式在企业绩效和持续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探索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特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对江浙290家中小企业进行数据调研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商业模式的价值共创性和创新性对其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商业模式的难以模仿性在价值共创性、创新性与企业绩效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一方面深化了商业模式特性与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通过改善商业模式特性提升绩效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锐  李树文 《科学学研究》2018,36(7):1334-1344
摘要:组织情绪能力是组织层次情绪理论研究的新兴主题。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通过对400余家科技企业的问卷调研发现:企业智力资本在组织情绪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中介作用,其中在企业初创期扮演完全中介角色,而在企业的发展与成熟期扮演部分中介角色;其次,环境竞争性调节组织情绪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以智力资本为中介的作用关系,其中,在企业初创期与成熟期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发展期不起调节作用;再次,环境竞争性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在企业初创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均调节组织情绪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以智力资本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且在初创期的高动态-低竞争性环境条件下、发展期的低动态-高竞争性环境条件下,以及成熟期的低动态-低竞争性环境条件下,企业产品创新绩效较高。研究拓展了对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的后效分析,为复杂变革环境下组织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鉴于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本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吸收能力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动态能力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还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技术能力是新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探索技术能力如何转化为新创企业运营绩效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技术能力、数字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动态性与新创企业运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436家新创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对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创企业运营绩效有显著作用;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正向影响新创企业运营绩效;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是技术能力转化为新创企业运营绩效的关键路径;环境动态性越高,技术能力对数字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越强。研究结果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对新创企业依靠技术能力提升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172份企业调研数据,从数据赋能视角探讨信息技术(IT)与业务融合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基于资源整合、数据挖掘与分析、组织决策的逻辑框架以及企业的环境适配性问题,考察企业大数据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IT与业务融合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大数据能力在IT与业务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IT与业务融合通过大数据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间接影响受到环境动态性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的主要启示包括:企业应注重信息技术与当前自身基础架构、业务流程与战略方向之间的匹配问题,重视并发挥大数据能力积极的影响,积极开展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服务化和商业模式理论,构建服务化战略、商业模式创新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36家实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客户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呈U型曲线关系;商业模式创新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揭示了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拓展了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理论,并对实施服务化战略的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创业失败企业再发展的战略工具之一,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广受关注,但鲜有研究涉及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本文从知识管理和环境动态性视角,探讨了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基于215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分层回归、Bootstrap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管理3个维度都中介了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在知识获取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均未起到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不仅正向调节知识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而且对知识整合在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9,(1):68-71
构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为调节变量的关系管理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研究服务企业关系管理对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获取在关系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产生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知识获取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稳定动态环境条件下,更有利于关系管理通过知识获取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探讨创新伙伴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双元战略意图的调节效果。将创新伙伴关系划分成基于科技的创新伙伴关系和基于交互的创新伙伴关系,采用逐层回归分析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对211家目标企业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伙伴关系维护的好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强的企业,其创新绩效高;(2)创新合作伙伴是通过供应链整合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即创新伙伴关系好的企业,对供应链整合能力有促进效果,进而创新绩效越好;(3)探索性战略意图强的企业正向调节供应链整合能力在基于科技的创新合作伙伴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利用性战略意图强的企业正向调节供应链整合能力在基于交互的创新合作伙伴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供应链整合能力是被调节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对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258名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探究目标取向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学习目标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证明绩效取向直接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证明绩效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并不起中介作用;回避绩效取向对员...  相似文献   

19.
基于需要-满足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针对科技服务业企业,从供给-需求契合,要求-能力契合,自我概念-工作契合三个方面研究个人-工作动态契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将心理授权作为部分中介变量,验证发现,个人-工作动态契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影响,供给-需求契合与心理授权之间不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要求-能力契合,自我概念-工作契合与心理授权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日益成为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遵循"能力—行为—绩效"的基本逻辑思路,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以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收集281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动态能力3个维度对探索式创新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机会感知能力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著;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双元创新平衡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③双元创新在机会利用能力、整合重构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感知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