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技风》2021,(28)
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小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价值。方法:10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3.77%)较对照组(18.87%)低(P0.05)。结论:相较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更高,具体体现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腹腔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6年于我院入院治疗的的结肠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输尿管狭窄程度(狭窄长度、狭窄宽度、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0.05);观察组输尿管狭窄改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相近(P>0.05).结论: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输尿管狭窄,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探究组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8)进行常规护理,并于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n=58)则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洛扎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12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60,采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与对照组(n=60,采用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损伤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120例患者中,女性84例(70%),男性36例(30%)。平均年龄46.5岁。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17min,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4±10min。在对照组中,10%的人转换为开放,而观察组为1.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23.29±3.87ml,观察组18.95±4.35。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为3.3%,观察组为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7±5.3天,观察组为2.1±0.3天。结论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治疗结石性胆囊,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西藏地区特点,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方法以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122例,均为近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12.88±3.42)h、住院时间(7.01±1.42)d与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8.03±1.06)h、住院时间(3.55±1.09)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技能(18.69±0.85)、沟通能力(19.32±0.52)、护理质量(18.99±0.64)与研究组护理技能(13.64±1.11)、沟通能力(16.31±0.44、护理质量(13.15±1.09)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3)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60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均低于对照组(3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观察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显微手术夹闭疗法应用在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比较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纽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能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58例与开腹阑尾切除50例两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术后排气、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应不断总结,使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在微创技术应用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选取42人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顺行性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另取36人作为实验组,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各种并发症出现。实验组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手术中病人的出血量、所需补液量都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对比观察。实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住院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采取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经典术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术后总体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二组总疗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总体疗效相同,但前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宫缩乏力性的剖宫术后出血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实施止血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止血方法。结果: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所需时间以及出血量等)和预后情况(产褥病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由宫缩乏力而导致的剖宫术后出血的治疗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更佳,可以显著地优化患者的手术情况和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接受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30例)和快速康复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新型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术前不常规灌肠、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控制补液量、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和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等。结果:与传统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静脉输液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技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检测病人术前、术后第1和第2天血清胃动素(MOT)。结果:治疗组出现肠鸣音、肛门排气及排便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病人术前MOT值无差异,术后第1d、2d MOT上升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够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将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92.3%84.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尽快恢复,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病房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1日至9月30日按日间手术标准收治的9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42例(O型22例,I型12例,II型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包括0型25例,I型14例II型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及其团队完成,并对2组患者人均术前候床日数、术中情况、住院费、化验费、西药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人均住院时间、再入院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再入院病例;实验组术前候床时间、人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人均住院总费用、化验费、西药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间病房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电切术在严格把握准入标准的前提下,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外伤性脾破理解行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风险,对1995 ̄1999年5月收治的80例Ⅱ、Ⅲ级外伤性脾破裂随机分组。40例行单纯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0例行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略有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脾部分切除术不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