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众传媒及其从业者为什么要遵循特定的伦理关系,以特定的道德原则和价值体系来规范和约束其职业行为?这些原则、规范、标准形成的根据是什么,按照这些原则、规范、标准展开的职业活动为什么就是合理的、正当的?为什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传媒  相似文献   

2.
新闻职业伦理是新闻界在长期实践中所达成的伦理智慧以及伦理原则的共识,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为了维护行业自律而共同制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发挥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良心和道德责任。①所谓的新闻职业伦理共识是指新闻职业的伦理规范不仅在新闻行业内达成共识,同时还要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在现存的媒介环境下,低门槛的新闻从业者、市场化的新闻环境致使新闻职业伦理的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3.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06,(15):48-48
世界各国的法律和新闻职业伦理规范普遍规定了司法上的消息来源拒证特权和记的消息来源保密义务,而在我国并没有类似的规定。为什么我国没有产生记拒证特权与消息来源保密义务的相关规定?记拒证特权会产生哪些价值冲突?如何避免其在新闻实践中的负效应?请关注“新闻茶座”《价值纠葛:在新闻职业伦理和司法目的之间》。  相似文献   

4.
浅议传媒伦理研究中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  杨纯 《新闻知识》2006,(9):57-5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媒伦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核心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传播伦理”和“传播道德”、“传媒伦理”、“广告伦理”和“广告道德”以及“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在这些研究中,特别是以“传播伦理”和“传媒伦理”为核心概念的研究中。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极其相似。笔者试图探讨一下这儿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算法将智能传感器和数字人技术融合应用到新闻媒介领域,生成了效率高、全天候在线的虚拟新闻主播。从技术和行业两方面的伦理风险审视,可发现虚拟新闻主播的不规范使用会带来虚假信息和隐私侵犯等方面的伦理失范,亟须建立一套基于信息传播实践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标准。在技术层面需厘清虚拟新闻主播的责任主体包含设计者与生产者、运营者与销售者、消费者与使用者,在行业层面提出媒介技术向善、媒介技术透明、媒介平台把关的伦理原则,以期促进虚拟新闻主播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沟通主体关系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伦理的尺度从来是定义职业规范的核心内容。而媒体伦理的坚持与放弃,既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有关,更在根本上从属于制度规范的完善或缺失。在这种意义上,“第四种权力”本身的独立性其实并不真实,其责任伦理的缺失自然可以溯源于另外的庞大存在。  相似文献   

7.
隐性采访中的权利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滥用的暗访手段正在严峻地挑战我们的新闻道德水准和法律存在的空白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综观我国的现行法律和多数外国的法律(新闻法及新闻自律规则),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可以假冒“有犯罪嫌疑”的当事人搞暗访活动的权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现在新闻界的暗访活动与被采访对象的哪些权益发生了冲突?如何来平衡这些冲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新闻人职业修养、道德与新闻伦理实践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图书馆研究中,往往使用“职业道德”概念,很少使用“职业伦理”概念。但是,近年来,“职业伦理”概念开始出现在图书馆研究中。为了规范图书馆研究,促进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建议使用“职业伦理”概念。最后,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应该用“职业伦理”概念代替“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李松晓 《今传媒》2016,(6):35-36
著名的照片“饥饿的苏丹”曾引起社会关于记者新闻道德的大讨论,而其背后所反映的记者的职业责任和记者作为“社会人”的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也在各种新闻事件中屡见不鲜。对待这种由于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和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不一致带来的伦理困境,有必要寻求一个两者平衡的“度”。而自媒体发展后出现的“全民记者”现象也使得这种新闻专业领域的矛盾开始随之出现普遍化和“去专业化”趋势,新形势下,处理“拍照还是救援”的矛盾的方法,在拍摄技术日新月异、拍摄过程日益便捷的当下,有着重要的社会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自律性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社会公德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新闻界的职业规约建立在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道德规约基础之上。因此。社会公德与新闻职业要求是一致的。然而,新闻业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出于不同利益的考虑,一旦职业要求与道德或伦理之间发生冲突,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出现选择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中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其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影响.如今,网络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大大增强,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也日益增多.本文基于网络新闻目前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构建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实际途径,为网络背景下新闻伦理与法规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伦理概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学者对于图书馆伦理的研究存在“伦理”和“道德”模糊不清的状况。认识图书馆伦理应从图书馆伦理的公共伦理和职业伦理范畴属性入手,正确把握图书馆伦理的内容体系。图书馆伦理概念可表述为:以公共知识信息服务为价值导向,在图书馆职业活动中长期总结出来的、用以规范图书馆职业活动和调整图书馆各种职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业飞速发展。但是传媒人职业良知的缺位与不完善,成为影响新闻职业伦理的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新闻职业伦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好新闻职业伦理要从两方面抓起: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二要加强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新闻事业的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以及“内容为王”的制胜法则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消解和重构着新闻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诚实、公正、同情、尊重等这些新闻伦理的基本规范时时遭遇新奇、刺激、重大、轰动等“新闻价值”的逼视;不时爆出的媒介事件对私人领域无情地僭越;默默无闻的普罗大众也经常被推入聚光灯下.成为“意外”公众人物,由此常常造成“不必要的观察引起的伤害”。这些,都构成今天广为社会公众诟病的媒介景观。也是新闻伦理和记者的职业道德被一提再提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景洋子  田皓奕 《传媒》2016,(8):70-71
互联网时代,网络为人们发布信息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平台.这不仅深刻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也给新闻工作者一直遵循的新闻职业规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依托于网络的自媒体人似乎并没有把真实、客观、中立等原则置于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动机、传播内容、传播态度等方面给新闻职业规范带来的挑战,进一步阐述了自媒体的这些传播特征会反过来促进新闻职业规范“逆流而上”,并营造出更好的新闻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制度伦理研究旨在考察制度本身的道德合法性问题。新闻制度伦理研究,旨在用道德哲学的方法来审视新闻制度的道德与否,或从人权伦理学视角去评析何种新闻制度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公民的新闻诸权,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使新闻业成为真正道德的行业。新闻制度的道德水平决定了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道德表现。道德的新闻业也需道德的从业者去实践,制度之善和职业美德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熊壮  贺碧霄 《新闻记者》2012,(10):71-77
市场化改革给新闻业带来了重大而微妙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国传媒人职业规范的严重缺失。本文尝试从失范理论的角度切入这一现实问题,在对经验材料解读的基础上,展现这一现象背后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个体从业者对此的适应性类型。最后,强调了基于哈贝马斯交往伦理理论的"道德即责任"的传媒责任模式来看待职业规范缺失问题在研究策略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马缘园 《新闻通讯》2014,(11):30-31
新闻伦理研究是传媒伦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伦理研究始于美国,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快速发展。随着大众传媒对个体认知、社会价值判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的反思,传媒伦理课题尤其是新闻伦理研究在近年再次进入研究视野,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新闻伦理的界定,早在1993年出版的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中,将新闻伦理学定义为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形成及其规律的学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及新闻职业规范之间的含义几乎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是新闻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方向,然而笔者在阅读近年来国内的该类学术研究文章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普遍存在“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两个概念使用混淆的问题。这种状况使研究成果打了折扣,令读者费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