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意义]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风险加剧,对安全治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作为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安全情报路径。构建与解析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安全情报角度看,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基本逻辑过程是“洞悉系统安全态势→生成系统安全态势情报→生成安全治理策略情报→应用安全治理策略情报调控系统安全态势”。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是安全态势感知子模型、安全态势塑造子模型、安全工作者子模型及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系统子模型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有助于用户准确感知所在网络安全情况,从而准确做出安全规划和决策。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全态势感知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构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所涉及的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旨在为搭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用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的角度出发,对构建安全的信息系统要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阐述构建网络安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工控网络安全形式日趋严峻,伴随着攻击手段复杂化、信息安全威胁扩大化.相较于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出现改变了工控网络安全的现状.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够及时发现在网络监视、紧急情况响应和网络安全预测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威胁.同时,它还可以针对现有状况进行正确评估,判断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预判一段时间内的网络状况.网络作为信息时代大数据不断积累的产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本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特点及趋势,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融合最初称之为数据融合,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并记录于美国文献中。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改称为信息融合,并逐渐被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网络安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的网络安全评估方式已无法保证网络及信息的安全,因此,亟需研究并规划实施一套安全的信息融合网络,并结合数据信息对其安全态势进行准确的评估,以提高整个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及高可用性。本文通过对信息融合的发展分析进而评估网络安全态势的发展情况,真正解决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呈现出了复杂化的特点,相应的安全威胁问题随之凸显,在此背景下,基于安全日志与警报形式的不断复杂化,采用传统的处理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诞生则能够为明确网络安全环境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提供技术基础,进而针对安全威胁迅速做出响应。针对基于融合决策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展开了研究与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云计算环境下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预测决定了云数据计算和存储的准确有效运行。传统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采用灰阶模型人工免疫预测方法,需要给出当前和过去的安全态势值,网络安全管理被动。提出一种引入自适应转发控制策略的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算法,建立层次化网络安全模型,计算网络安全态势值,引入转发控制机制,控制不同节点传输性能和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转发条件,求得相邻节点的网络威胁指数,并进行人工免疫进化,得到安全态势预测回归方程,实现安全态势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预测,能准确预测出攻击强度和安全态势值,预测精度提高,自适应性和实时性能较好,在云计算下大规模网络安全防御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为强化国家安全情报能力,推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构建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模型。[研究方法]该文对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进行阐释,并分析多模态大数据驱动下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运作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态势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研究结论]该模型集国家安全风险态势察觉、态势理解、态势预测及态势投射为一体,其构建可为强化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凡静  李娜 《科技通报》2023,(6):35-39
多节点网络产生的数据量巨大,无法保证评估结果精准。本文提出基于并行约简的多节点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提取多节点网络安全态势因素,构建基于并行约简的评估模型,剔除冗余属性,获取信息融合后的网络攻击模式。根据信息融合进程,将全部数据分配到各个并行处理的进程中,计算初始化局部约简集、核心属性集的安全态势评估指数。结合主机节点的安全状态和权重,融合多个节点态势。从热源节点出发,构建最简攻击图,计算安全事件关联度函数,判断攻击事件是否安全。累计每次攻击主机节点的影响,计算安全态势值,评估多节点网络安全态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预期评估结果存在0.02的最大误差,具有精准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探讨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出发,针对网络安全攻击的新态势及当前被动防御力有不逮的现状下,引出了安全态势感知,随后介绍了安全态势感知的概念、内容、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最后探究了安全态势感知在电子政务外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和正则极限学习机相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首先将一维的网络安全态势数据重构成多维时间序列,然后将训练样本集输入到正则极限学习机进行学习,并采用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建立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最后采用Honeynet数据集对模型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本文模型可更加准确描述网络安全态势的变化趋势,不仅提高了网络安全态势预测准确性,而且加快了建模速度,可以满足网络安全态势在线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INTRANET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运行安全和实体安全四个方面对图书馆INTRANET及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就每个方面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加以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张文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0,(9):280-280,73
目前,我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认识不到位。通过研究美军作战指挥人才的能力素质标准,分析其对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素质建设的启示,结合我军联合作战人才建设现状及指挥体制,构建出我军未来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素质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等级保护的网络物理安全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虹 《科技广场》2010,(1):226-228
随着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信息安全的风险也日益增大。国家提出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策略来解决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等级保护的技术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等。本文从等级保护物理安全建设的角度探讨了计算机机房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也会不断增加。本文引用态势感知,简单介绍有关态势感知涉及到的相关技术,然后针对告警和行为两大类数据的进行分析阐述思路。并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对大数据的分析思路获得期望的感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内网安全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领域,文章针对电力内网安全评估问题构建了以漏洞为评估对象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利用D—s证据理论对网络信息进行融合,获得漏洞的评估结果,以漏洞一服务一主机一网络为对象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评估。模拟试验表明,经过信息融合获得的漏洞信息能够对电力内网的安全态势评估提供很好的支持,有效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认知计算领域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对认知计算的热点研究领域做了分析,对其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构建了基于多MACDE环的网络安全态势认知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必备之品。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全球性的信息互联互通,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重点,基于网络安全的解决方式进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保证网络安全的主要方法。通过对网络安全感知体系结构进行相关分析,对网络安全态势的评估模型与预测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网络安全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发电企业开展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对安全态势感知中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对发电企业开展安全态势感知研究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4)
本文采用安全大数据分析框架体系,从技术支撑、系统架构、应用系统设计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一种省级公共网络安全预警防范平台的方法,实现具有监测、态势感知、预警通报、线索分析、事件处置、运维管理功能的支撑平台的设计研究,为省级公共网络安全预警与防范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