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广告语追求含蓄精炼,画面精致唯美,已成为现代生活的艺术品。然而伴随着广告意义的嬗变也出现了一些广告“异化”现象,应该引起注意。首先,广告被无限“奇观”化。广告本来是最直接反映消费大众现实生活需求的,然而现代广告把超品质生活、超感官快乐等附着于世俗、日常商品上,以极端的形式创造出视觉的神话,以达到煽情、催化的目的。这种极端审美趋势往往淡化商品的使用价值,强调其象征意义,使人们在进行消费时,同时通过广告奇观激发自我想象和生理、精神的愉悦。更甚者,有些广告不追求任何意义,只要能震撼人的眼球,给人留下感性印象就…  相似文献   

2.
广告     
《传媒》2007,(6):74-74
2006年我国广告营业额达1573亿元;网络广告整合潮来临;“百度”因发布虚假广告遭起诉;  相似文献   

3.
文传 《新闻导刊》2007,(1):37-38
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及对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争夺,报纸的广告经营遭遇滑坡,报业特别是市场主流报纸,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1979年5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出了第一条广告,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980年1月1日恢复广告播出,部分省、市级电台也开始播出或恢复播出广告。广播广告的代理伴随着广告播出的恢复而产生,但由于广播广告播出费便宜,代理费不高,难以调动广告公司的积极性,因而广播广告业长期处于一个低基数基础上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张楠 《新闻世界》2012,(11):93-94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伴随着电影、电视、游戏、新媒体等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广义来讲,植入式广告是“将商品(服务)或品牌信息嵌入媒介内容中的活动”。狭义来讲,“植入式广告是受商业利益驱使而有意识地使商品或服务及其品牌名称、商标、标识等信息隐匿在媒介内容中,以期影响消费者活动”。本文借用心理学理论框架探析植入式广告的心理动机,为植入式广告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误导性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或广告从业人员利用消费的不知情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弱点,在广告中运用模棱两可、引人误解的语言陈述或表达方式,有意诱导消费对广告主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促进销售、获取营利的行为。它“误导”消费的方式主要体现为蓄意打造“全新消费理念”、形成虚假“市场需求”等5个方面。探究误导性虚假广告存在的原因以及在我国如何杜绝误导性虚假广告,可以从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国家有关广告法律法规等层面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广告传播活动是人类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从简单的推销术到如今广告学科体系的建立,广告传播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笔者通过对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在广告市场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广告传播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不断发展的理论均是对前一个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个性与差异一直是广告传播理论中所强调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吕芳 《青年记者》2002,(8):46-47,48
广告经营必须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广告市场在不断地发生着新变化。广告经营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在经营主体、经营方法等方面适时“转轨”,拓宽广告经营领域,是媒体广告经营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张艳  王佳 《新闻传播》2007,(1):67-67,71
企业致歉广告是用来承认错误、消除误解和表示歉意,以取得公众谅解的一种广告形式。随着现代广告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形式的推陈出新、广告创意的更高追求以及广告环境的日趋复杂,广告主及广告公司都在不断寻找独特的创意表现方式。而同时受众对广告的审美需求亦在不断提升,因而在这种互动博弈中出现了一些可能是责任主体一方都始料未及的问题广告。由2003年12月的丰田新车“霸道”和“陆地巡洋舰”广告,  相似文献   

10.
在广告专业化进程中,真实始终作为核心伦理要求,对不同时代的失真广告予以规约指引。广告话语失真主要归因于广告活动主体的不当行为:广告主通过虚假谎言、遗漏回避、混淆歧义、夸大吹嘘等手段有意欺骗误导消费者,其主张违背客观事实;消费者由于认识能力局限,被消费幻象迷惑,沉浸于“信息茧房”和超真实拟像中,对广告的理解产生偏差。鉴于此,在真理共识和对话伦理取径下,真实话语要求广告主与消费者充分发挥自身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使用真实、真诚、正当、可理解的话语开展道德主体间对话,以解决失真广告的伦理冲突,达成道德共识,促动广告伦理关系向积极互动、双向动态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1.
广告传播与意识形态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当代社会中,广告已成为大众生活空间具有影响力的话语传播场域之一。也就是说,当代广告已不只是公共空间一种独立的商业促销行为,其影响已超出经济领域。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商场橱窗、街市路牌处等无所不在的当代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沟通社会交往、促进产销发展、提供文化艺术享受、引领个人和社会多种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或桥梁作用。文化视域中的广告使我们更瞩目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以来,中国广告业进入了快速与理性发展的时期,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广告大国。伴随着中国广告的发展,中国广告业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分析与解决。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分众传媒、新兴媒体、网络广告、植入广告、广告禁令、外资广告、广告产业等八个方面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经验,并展望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  相似文献   

13.
董浩 《今传媒》2016,(5):39-41
当下,每个人几乎都逃脱不了广告的“骚扰”,广告由最初的“告知”的功能,已变成了现如今的“话语霸权”,或者说已转变为一种“温和的暴力”(布尔迪厄),统治着人们,那么广告的“话语霸权”何以能如此“霸道”,本文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技术、资本这三者的合谋是广告“话语霸权”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天地》2006,(11):47-47
近日,收看省会电视频道午夜节目,发现推介“性”药的医药广告比比皆是。为招徕观众,一些频道播出的医药广告节目分别请来著名电视主持人和著名演员为嘉宾主持,以及一些有头衔的“专家”、“教授”绘声绘色地推介某些补肾壮阳药品,如邦立康、角燕 G 蛋白、活力克淋通、美国利马胶囊等。在推介利马胶囊时,有5位“专家”、“教授”坐在演播室争相发言,并引用一些数据说,中国男性阴茎短小,不能满足女性性爱要求。利马胶囊就可以促使男性性器宫增粗增大,满足性生活要求。有一家电视频道播出的一则医疗广告更是离谱。画面上是一个赤着上半身的中年男子,拖住一个掀开被子下床,欲往门外跑的穿着睡衣的女子。屏幕上立即出现一行大幅字幕:“男人不行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浅谈手机广告的精准营销战略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后的“第五媒体”,其个性化、分众化、定向化和互动性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广告传播的特性。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市场细分”理论的概念,市场细分的理论迎合了广告商的心态,而手机广告这样的新媒体使市场细分由可能变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6.
从"新兴医院"事件透视广告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茜 《青年记者》2004,(11):54-55
不久前,《瞭望东方周刊》刊发题为《北京新兴医院“神话”》和《“私人医院”的产业良心》两篇文章,对新兴医院在各大卫星电视上轮番轰炸的夸大宣传提出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家媒体也紧跟着进入对“新兴医院”事件的追踪报道,并将目光瞄准躲在“黑暗角落里”同类广告。对此,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机构在8月25日之前对本机构所播的广告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坚决制止“挂角小广告”,禁止播放虚拟剧情的医疗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北京新兴医院的宣传广告通过患者的“现身说法”和明星的  相似文献   

17.
试析“大广告”时代的我国广告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代广告业发展已经30年,广告专业教育亦已25载。本文试从我们已经进入大广告时代这一时代背景出发,摒弃对我国广告教育就事论事改革创新之讨论,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认识把握我国广告教育的地位、观念、责任等问题,以期对我国广告教育的层次结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媒体及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原生广告受到了广告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从原生广告定义出发,分析了原生广告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之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王佳 《新闻知识》2006,(9):50-51
企业致歉广告是用来承认错误、消除误解和表示歉意,以取得公众谅解的一种广告形式。随着现代广告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形式的推陈出新、厂告创意的更高追求以及广告环境的日趋复杂,广告主及广告公司都在不断寻找独特的创意表现方式,而同时受众对广告的审美需求亦征不断提升,因而在这种互动博弈中出现了一些可能是责任主体一方都始料未及的问题广告。由2003年12月的丰田新车“霸道”和“陆  相似文献   

20.
生态广告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文化、政治、思想观念等诸多领域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回首20世纪广告的发展历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广告空前繁荣,它促进了生产,引导了需求,活跃了经济,却也刺激了人的物欲膨胀,成为导致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严重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广告繁荣及其弊端的显露,迫使我们进行反思,并探索21世纪广告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